登基第六十八天
登基第六十八天
“啊啊啊!”
噩梦!绝对的噩梦!
“你告诉我这是从哪里来的!”
“是之前陛下派去藏书阁抄写书籍的学子,她们结合了陛下的经历改编,以陛下为原型一齐书写而成,约摸着有四册,她们才写到第三册,便将这第一、二册的原稿先呈给陛下。”
“……”
第一册写到战火四起,凤国内乱,皇帝子嗣稀薄,加上后宫争斗,妃子背后的势力使出各种阴谋手段,凤宁就是其中的牺牲品,最后父君身死,凤宁则被迫假死出宫保命。
第二册则是写所谓成大事者,必先体验人间疾苦,方能成长,所以,通篇都是凤宁受人欺负的场景,直到结尾处才写微服私访的先帝发现卫宁身上的信物,将人认了回来。
后面肯定是开始写凤宁逆袭之路了。
这种真命凤女一步步打脸逆袭的狗血爽文,前期有多虐,后期就有多爽,一读就根本停不下来,而且语言通俗易懂,没有一点华丽的辞藻修饰。
对于如今的古代话本、小说市场来看,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必然大爆!
尤其是只要知道卫宁的出身,就很容易把主角凤宁和卫宁联想在一起。
不敢想象,这要是成为民间每家每户人人知晓的故事,到时候卫宁的影响力有多大。
“完全是想拍朕马屁!”
但不好意思,拍到马腿上了。
“赶紧让她们停笔,不准再写下去了!以及,不能往外发布出去!”
“啊?”乐吉可是了半天,还是吞吞吐吐地提醒自家陛下,“这本小说已经发行一个月了。”
也就是说,当初那些学子出宫后就开始撰写,卫宁还在边关的时候,就已经发行了。
楚朝云默默补充,“奏折上有说过,说是怀疑这本小说可能会影响到陛下的形象,歪曲事实,军机大臣还专门去调查了一下,发现那些学子是真心敬佩陛下,才有所感悟,写下这本《且听凤鸣》,而且剧情精彩,参照陛下经历,若是全册出版,想必影响甚广,有利于陛下的呼声,便没有多加阻拦。”
也就是说,她不仅没有在苗头刚起的时候掐灭,还因为不管事,任由百官做主造势,才成了如今这种局面。
“……”
看来单纯拉仇恨值也没用,民间对卫宁的呼声越大,新帝上位的阻碍越大。
得想想其他的破局之法了。
至于这本书……
卫宁鼓起腮帮子,“就没有办法让她们别写下去吗?额……不伤她们性命的那种。”
这本书的发行本是为了让陛下在百姓心中的影响根深蒂固,一个拥有悲惨经历的皇帝永远比一生顺风顺水的皇帝来得深刻。
虽然陛下的经历基本上有心的人想打听都能打听得到,但远没有文字来得传播快速和广泛。
只是这些经历难免是陛下的所承受过的痛苦,这样不亦于揭开陛下的伤疤。
想必陛下是不想自己的经历再受人议论,也不想借自己的痛苦博得任何人的同情。
而且,既然是参照陛下的经历,继续写下去也不如正在发生的精彩。
楚朝云认真思索片刻,“这些年轻的学子最是身具逆骨,越是阻拦反而越是起劲。倒不如建个书坊,给她们发放工资,给个名头,让她们撰写其他的书籍。书坊内还可以从民间征集一些写者,专门给陛下写些话本,供陛下观阅。”
还是当皇帝好,一个喜好就可以形成一个产业链。
“……唔,也行吧,那就交给朝云你安排人去监督就好了。”
“臣卿吗?”
“毕竟其他人朕都不放心,”卫宁叹气道,“交给你总不会再出什么幺蛾子了吧,反正《且听凤鸣》这本书的绝对不能再写下去了!”
由凤后暂为管理,反正只是个小书坊,卫宁退位后解散就是了。
而且……
她现在还忙着想办法如何顺理成章让姐姐们逼自己退位。
“对了,朝云你不是最喜欢看书吗?有些看不懂的书可以让她们研究分析,写个详解,反正才尽其用,不用客气。”
让她们闲得没事写什么《且听凤鸣》!
……
晴王卫茗询问,“皇姐,今日上门可有何事商议?”
卫嫦半躺在坐塌上,明媚的五官上泛起淡淡红晕,皮肤肤若凝脂,身上丝滑的云纹陵缎,配着黄白游的色调,香肩半露,简直是媚骨天成,比男子还诱人。
可女子并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勾人,右手漫不经心地把玩着镶满宝石的酒杯,左手撑着脑袋,笑眼看向卫茹。
“本王就是想和皇妹叙叙旧,皇妹不用紧张。”
很好,还是大事。
深知套路的晴王默默喝茶,并未接话,反而打量起站在卫嫦一旁,行若扶柳的温青。
卫茗挑眉,“这个美人有些眼熟。”
卫嫦叹气,打趣道:“曾想献给陛下,谁知陛下妹妹看上了本王的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