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第四十七天
登基第四十七天
即使是再沉浸此刻的浓情蜜意,理智也让楚朝云向卫宁提出前去拜师。
“若是她不愿意出山,我们也好早点换个人选。”
“好吧。”
卫宁没打算让林庄羽趟着一池浑水,“三天后朕让乐吉给拜贴。”
为啥是三天,因为钓鱼还挺上瘾的。
中午才吃到了心心念念的鱼,下午她就打包了点带过去,给那个路人姐姐尝一尝。
对于这个钓不到鱼(那两条小鱼太小卫宁没看见)的鱼友,卫宁略带点同情。
“相见就是缘分,尝尝我家厨师烧的鱼。”
路人女子有些不好意思,她的容貌清丽,大概二十五左右,像是记忆中的白月光,一身青衣,朦胧中似乎能看见烟雨。
“谢谢姑娘。”
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软,路人女子也不是那馋嘴的吃货,她本打算不再来这钓鱼,偏偏又欠人一鱼,只想着今天还上。
她看着色香味俱全的鱼,与自己想得黑暗料理完全不一样,细腻嫩滑的口感,浓厚鲜香的浇汁,好吃到几乎要把舌头吞下去,对于爱吃鱼的人来说更是要命。
“咳。”
路人女子厚着脸皮询问做法,还好卫宁这次把乐吉也带上了,她把乐吉推了出来解释,至于食盒也一并送给了路人女子。
“多谢姑娘的款待,也多谢公子指教。”
路人女子观那食盒外观朴素,但摆盘和碗筷精美,非富即贵。
而卫宁也从不掩饰自己的身份,无论是华服还是身上的配饰,都是贵族才用得起的,尤其是出行还带有厨师、工匠,也得是贵族中的贵族。
路人女子心中有个猜测,“听闻古兰有位叫林庄羽的先生隐居在此,最近多了有好多人拜访,那拜帖都堆满了门口,也不见人影,你也是来拜访的吗”
“是啊。”
路人女子斟酌着再次开口,“这林先生曾当过何国相师,想来是不愿再出山了。”
“哦,没事。”
卫宁无所谓,“好的老师有什么用,遇到朽木也无折,既然这样……乐吉你也别准备拜帖了,咱们三天后直接回家嘿嘿,唉,古兰也没有那么好玩,也就钓鱼有点意思。”
“?”
卫宁没再开口,路人女子也在琢磨自己是不是哪句话说错了,气氛突然安静下来。
乐吉靠近卫宁,悄声询问,“不是,主子你真不请林先生出山啊,那回去怎么交代啊。”
“……”
卫宁不怀好意道:“乐吉,我觉得你才得多读点书,回去给你请老师啊。”
“奴……”乐吉感动得快哭了,主子都还没找到新太傅,反倒给他请老师,呜呜,陛下真好。
卫宁对上感激的小眼神,有点心虚,“不客气,知识就是力量。”
好不容易钓了一条大鱼,可是路人女子有点怀疑人生,回去就写了封信给古兰国的女王陛下,直到第二天中午才收到回信。
对卫国女帝的事迹才有些了解,当今时代动荡,信息传播很慢,尤其是偏远的地方。
加上隐居之后,来往的人就更少了,林庄羽与古兰女王关系好,偶尔能从只言词组中了解一二。
林庄羽来古兰的时候,古兰还是很乱的,奴隶主和女王存在着诸多矛盾,因为宁珥是想解放奴隶,但这个想法危害到了奴隶主的利益,于是奴隶主仗着手里有不少奴隶,和女王谈判也不肯矮上一头。
宁珥需要林庄羽的提点,林庄羽需要女王陛下的保护,两人才由此有了书信的往来。
可是再怎么稳定国内秩序,粮食和经济都是愁中之愁,可惜林庄羽对于农事不甚了解,她只能从中建议和路过的商人进行交易。
宁珥在信中提到卫帝似乎只是以拜师的名由来帮助古兰发展,带来了两种可以适应古兰气候土壤的农作物,大篇幅描写了卫帝对古兰的帮扶,之后古兰的未来该是如何繁华,最后如果可以,她希望林姐姐可以多留卫帝几日。
路人女子,也就是林庄羽提笔良久,最终还是放下了。
……
第二天卫宁没有来钓鱼,出去钓了两天的鱼,果然还是床最舒服,好想念梧桐殿的床啊。
这天卫宁抱着楚朝云的腰,香香软软爱不释手,于是她赖了一天的床。
然而卫宁不知道这让挺直了背,钓了一下午空气的林庄羽更加怀疑人生。
卫宁没钓到鱼,倒是把林庄羽是钓得死死的。
第三天,卫宁一行人就要打道回府了。
“哈……”
昨天闹了一天,卫宁中午才起来,随便吃了点,下午才动身,卫宁踩着木凳灵活地钻进马车里。
“等等,等,等一下。”
林庄羽骑着马奔来,脸上满是不可置信,“吁!”
“不是,你就这么走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