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黑龙卫
“几位将军退下吧,赢钱你留下。”
随即王翦与王贲,蒙恬与蒙毅纷纷离开,只留下赢钱
“钱弟,你是我宗族胞弟,也是与我关系密切之人,我有一个任务交给你。”
赢钱立刻拱手,“定不负政哥嘱托!”
“好!,我决定组建一支强军,就叫黑龙卫,由你统领,内部的人员就等武功在军中流传后,你在其中选出五千人组建。”
说罢又从怀中拿出一物扔给赢钱。
赢钱一眼就认出来这是蟠桃,顿时明白政哥的意思。
“这是灵物蟠桃,能加快你武学修炼,统领一军,实力那必须要有的,我看好你!放手去做吧!”
“小弟一定不负政哥期望!”说完赢钱抱拳行礼离开。
目送赢钱离开,嬴政在心中呼叫系统,想要再次穿越。
“叮,国运不足,无法穿越,请宿主增强本国国运后在尝试穿越!”
“嗯?”嬴政微微一愣,原来穿越需要国运,不是什么都不需要可以任意穿越。
“增长国运的方法有哪些?”嬴政向系统提问。
“叮,国运可以通过增长本国实力增长,或者通过征伐扩充领地或者覆灭他国获取。”
“看来横扫六国的计划要提前了。”嬴政喃喃道。
与此同时离开的赢钱也被系统给予了这些信息。
“看来横扫六国的战争会提前开启了,还有我的计划也要改变了,要加快郑哥实力的增长啊,不然后面可不好躺平啊!”
接下来的日子,秦王嬴政将从倚天屠龙记世界了解到的对于目前大秦有好处的东西都拿了出来。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高炉炼铁与轩辕犁。
这两样东西的推行让秦王嬴政在大秦的声望到达了一个巅峰。
岁月易逝,转眼间秦王的改革过去了一年,武学在秦王朝的四十万精锐部队中已经推行。
四位将军在嬴政不吝啬蟠桃的情况下,除了王翦将军只是二流武者以外,王贲,蒙恬以及蒙毅都到达了一流境界。
赢钱为了展现自己的价值以及不愧政哥而外的培养,将自己的境界表现在半步先天的境界。
军中全部士兵达到了不入流境界,其中个别优秀者达到初入三流境界。
然而赢钱组建的黑龙卫则全部达到了三流武者境界,其中又五百人为一组,各十位统领,每一个都是二流境界,其中还有一位大统领,达到了一流境界。
此人正是日后被称为大秦最后的名将章邯。
自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并迅速席卷全国。面对严峻的形势,章邯建议赦免骊山囚徒,组成军队迎击起义军。这一建议被秦二世采纳,身为文官的章邯由此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
章邯率领骊山军迅速平定多支起义军,包括击败周章、田臧、李归、邓说、伍徐等部,斩杀楚国柱国蔡赐、将领张贺,迫楚王陈胜遁走。他还成功击败齐魏联军,斩杀齐王田儋、魏王魏咎等重要人物。
可惜巨鹿之战战败,投降与项羽,最后自杀身亡。
他也被视为秦朝末年黑暗统治中的一道亮彩和悲剧性人物。
对于这样的人才,赢钱有机会自然招募到自己的麾下。
赢钱让现在默默无名的章邯统领着五千人的黑龙卫,章邯认为遇到了自己的伯乐,做事全都尽心尽力。
当然章邯不知道的是,赢钱重用他一是因为他的能力,另外一个是为了做甩手掌柜并且又不会让政哥失望。
“我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我只是一个合适统帅的搬运工。”赢钱不要脸的自夸。
之后赢钱更不要脸的邀请政哥以及另外四位将军来展示黑龙卫的风采。
只见在那辽阔的原野上,五千精锐之师列阵以待,其军容之威严,犹如铁壁铜墙,令天地为之色变。晨曦初破,金色的阳光洒在这片肃穆的土地上,为每一顶铠甲镀上了一层耀眼的光辉,仿佛是战神降世,不可侵犯。
军队分为数大方阵,排列得井然有序,每一行、每一列都如同标尺量过,展现出惊人的纪律与默契。将士们身披重甲,手持长枪利剑,脚踏坚实的大地,目光如炬,直视前方,透露出不屈不挠的坚定与对胜利的渴望。铠甲在阳光下碰撞发出的微响,如同低沉的战鼓,激荡着每一个战士的热血与斗志。
阵前,章邯立于高台之上,身披战袍,头戴金盔,手持令旗,威风凛凛。他环视四周,目光深邃而果决,仿佛已洞察战场的每一寸变化。随着一声令下,全军将士齐声高呼,声震云霄,那不仅仅是战斗的号角,更是对大秦忠诚的誓言,对敌人无畏的挑战。
旌旗猎猎,在风中翻飞,每一面旗帜都承载着军队的荣耀与信念,它们在空中交织成一幅壮丽的画卷,宣告着这支军队的不可战胜。战马嘶鸣,铁蹄声震,五千匹战马在战车的牵引下缓缓移动,它们的肌肉紧绷,眼神中闪烁着战斗的光芒,随时准备冲锋陷阵,踏平一切阻碍。
整个军队散发出一种令人窒息的压迫感,那是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力量,是长期训练与实战磨砺出来的铁血精神。在这片土地上,五千人的军队不仅是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更是一支能够披荆斩棘、无坚不摧的利剑,随时准备为守护大秦而战,书写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
“好!好!好!”秦王眼中充满了光芒,对于眼前的黑龙卫十分满意。
一只完全由三流武者组成的军队,每一个人都可以以一当百。
大秦目前实行远交近攻策略。这一策略的核心是先与距离较远的国家交好,以孤立和削弱邻近的敌对国家。同时,秦国还采取了贿赂分化、各个击破的策略,通过收买六国权臣、刺杀将领、离间君臣等手段,削弱六国的抵抗力量。就等到合适的时机,横扫六合,一统中华大地。
根据历史的推动,加上现在大秦日益的强盛,这一天很快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