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灭韩(2)
“好!好!好!有此精锐之师,何愁大业不成,出征!”秦王嬴政满意的看着眼前的大军感叹道。
收到秦王出征的指令,大军立刻行动了起来。
营寨之内,顿时战鼓雷动,号角齐鸣,激昂的乐声穿云裂石,响彻云霄。士兵们迅速整装待发,铠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寒光,每一声铠甲碰撞的响动,都像是战神的低语,预示着即将来临的激战。
立于高台上的指挥使们,目光如炬,手中的令旗齐齐一挥,顿时,整个营地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驱动,开始有序而迅速地移动起来。步兵方阵,如同山岳般稳重,盾牌紧密相接,长矛林立,宛如一片钢铁森林;骑兵队伍,则如同狂风中的黑色风暴,马蹄声轰鸣,烟尘四起,他们身形矫健,手中的长刀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散发出摄人心魄的杀气。
大军行进间,大秦的旌旗招展,色彩斑斓,各式各样的图腾与旗帜在空中翻飞,每一面旗帜都代表着一种荣耀与信念,它们在空中交织成一幅壮丽的画卷。远处望去,这支大军宛如一条巨龙,蜿蜒前行,其势不可挡。
沿途的百姓纷纷驻足观看,有的面带敬畏,有的则含泪送行,他们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出征,更是为了国家的荣耀。孩童们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崇拜的光芒,他们或许还不能完全理解这背后的意义,但那份对英雄的敬仰与向往已深深烙印在心底。
随着大军逐渐远离,空气中只留下阵阵余音,那是战鼓的回响,是号角的呼唤,更是战士们心中不灭的战意与信念。他们即将踏上征途,面对未知的挑战与危险,但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为了国家,为了荣耀,勇往直前,将阻挡在他们前进路上的一切阻碍摧毁。
大军兵分三路,分别向潼关,武关以及函谷关进发。
此时,其余六国也收到了消息。
韩国都城,韩王一脸阴沉的坐在那里,
“该死的郑国,“疲秦”计划是他提出的,他也去实行了,为什么现在秦国没有因为修水渠被拉垮国力,反而让秦国更加强盛了呢!他是死了,一了百了。秦国打过来了,现在如何是好啊?”
随后目光投向下面的大臣们缓缓问道。
“诸位面对目前的形势可有何良策?”
“…………”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一言不发。
“真是一群废物!我要尔等有何用?”
韩王愤怒地吼道。
此时韩国左丞相朴不成站了出来,
(ps:度娘了一下,实在不知道当时韩国丞相是谁,所以取了一个棒子国的名字,呜呜呜~~大哥们见谅,古人莫怪。)
“王上息怒,为今之计只能求和了。”
“求和,求和,求和有什么用,秦国就是饿狼,此次就是为了覆灭我大韩来的。”
韩王既愤怒又无奈的说道。
“王上,事到如今,臣到有一个想法,不知当不当说?”
韩国的右丞相朴得成站了出来。
“哦,卿有何良计?”
韩国仿佛看到了一丝希望对朴得成问道。
“按照当前秦国来势汹汹的态度,是想要覆灭我大韩来的,以我大韩独自对抗秦国无疑是以卵击石的,想要得到生机,只有求助他国的力量了。”
“求助他国?他们凭什么帮助咱们。”
韩王无奈道。
朴得成立刻说到,
“王上,秦国之意六国皆知,如果我们被灭了其他国家也得不到好处,反而要面对秦国的虎视眈眈。
如果我们派人游说各国,再付出极大代价,相信他们一定会出兵帮我们的。”
“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了。”
韩王一脸绝望道。
见此,朴不成连忙安慰道,
“王上,不必如此,我韩国对此战有三优势!
其一我大韩位于中原腹地,尤其是其占据的上党高地,在防御秦国时具有天然的优势,能够利用地形进行有效的阻击,对于等待各国援军有着地利上的优势。
其二我韩国的军事装备以强弓劲弩著称,这种武器在远程攻击中威力巨大,对秦军构成了严重威胁。在以往的多次与秦军的交战中,我韩国的强弓劲弩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地削弱了秦军的攻势。
其三唇亡齿寒的道理各国都知道,加上以利相求,各国大概率会出兵协助,加上以前合纵攻秦的以往。
我相信我大韩此次一定能度过危急!”
“卿所言甚是,那具体事宜就全交给朴不成和朴得成两位了!”
韩王脸色微微好转道,但是更多的还是浓浓的恐惧与担忧。
视角转换,齐国国都。
齐王懒洋洋的坐在大殿中央问道,
“诸位对于此次秦国攻韩有何想法。”
齐国大夫魏岘站出来说道,
(ps:好吧就是哥们文化不行,真实的历史人物不知道,所以都自己编了……)
“秦国素来与我大齐交好,而且此次攻打韩国师出有名,完全是韩国自食恶果,小小韩国用计谋划大国,被发现灭国也是活该,况且我大齐远离秦国,对于其他过多的考虑该是那魏赵楚三国考虑的事情。出兵就会劳民伤财,不如静观其变。”
“卿所言甚是。”
齐王认可的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