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依然是牛逼的存在 - 巡河诡事 - 园中葵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巡河诡事 >

第五百七十七章依然是牛逼的存在

秦主任躺在床上,一动也不动,应该是处于高度昏迷的状态,谁知道下一秒,秦主任忽然站了起来,而且是以一种十分诡异的姿势——他身体是僵直的,像是一根木棍,无论是腰部,还是双膝,始终没有丝毫的弯曲。说起来好像很简单,可这么起身,恐怕只有武侠小说中的高手才能做到。

忘记是古龙还是梁羽生的小说中,有种叫做“沾衣十八贴”的轻功,好像就能这么忽然起身。

接下来,他朝着左侧的白墙径直走去,整个人像是一个影子,直接走进了白墙里,刚开始墙上还有个黑色影子,慢慢的这影子就消失了。

一切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整个过程只是一瞬间的事,都把我看懵了,本能地松开了手。

“怎么样?”

“看到……看到秦主任是怎么不见了的?”

四周一阵嚷嚷声。

我忙揉了揉眼睛:“看到啦!看到啦!”

我猛地扭头看向一侧的白墙,大脑“嗡”的一下:“秦主任……秦主任走进了那面墙里!”这一刻我都能感觉到自己声音在颤抖。

“啥?走进了墙里!这……”

昊宇一声没吭,但脚下动作很快,两步跑到了白墙边,伸手摸了一下:“这墙好像没有什么不对劲的,难道墙的后面是另一个空间?”

没有人回答,因为根本没有人能回答。

胡主任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甚至嚷嚷的要把这面墙凿开看看。

这一刻我心里隐隐有了答案:大概秦主任的失踪就此成了悬案。

接下来的事,就和我无关了,想到包里的一百五十万,还有卡上的三百五十万,以及口袋里的欠条,我哪里还有心思待在这里……其实这一刻我对我吸引最大的还是躺在床上的吴静涵。

不知道现在她醒了没有,是不是已经起床了……

匆匆回到宾馆,推开门,恰好见到蓬头垢面,双眼红且肿的吴静涵。

“你怎么这么一副嘴脸?”我忍不住笑着问他。

吴静涵急得一跺脚,左手掐腰,怒嗔道:“还笑——还不是因为你!”

我忙过去搂住她的腰,连连赔罪:“怪我!都怪我啊!饿了吧?咱们出去吃饭吧!”

“哎!还真是饿了……这也怪你!”

如家宾馆对面恰好有一家兰州拉面,吴静涵说味道很不错,很地道,俩人各自要了一碗。

边吃边聊天,我和她提起墨者的事,没想到吴静涵兴趣比我还大。

“吴老师也对墨者很感兴趣……”

墨者?我念叨着这名字,一个冗长且诡异的故事逐渐在我脑海里成型了。

根据已经掌握的资料,墨者是个牛逼到让人震惊的神秘组织,老眼镜说他们在历朝历代都起着关键作用,甚至控制着历史的走向——如果那晚秦主任在网上搜索的那十几个人都是墨者,那么这事我相信。

大禹治水成功,建立的夏朝,使得中华历史真正步入了奴隶制社会。

其实商鞅才是秦始皇能统一六国,建立中华第一个权力集中制国家的功臣,不是有这么句话嘛!叫做“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而李斯则是导致大秦王朝“传不到三代”的罪魁祸首,什么大泽乡的陈胜和吴广,什么项羽和刘邦,如果不是李斯,秦朝绝对不会灭亡。

后来我听吴静涵说,秦末爆发农民战争时,秦朝的百万铁骑还在,著名的将领王翦他们也还健在,但他们都遵守着秦王的命令,镇守边疆,直到刘邦建立了汉朝,这百万雄师都没有再出现。

这件事至今都是历史上的一个谜。

再往下。

就说唐朝的袁天罡和李淳风,一般人可能觉得这两位爷仅仅是著名的阴阳师或者说算卦的,其实是他们改变了大唐朝。

武则天的出现彻底使得大唐朝开始走下坡路,而武则天之所以会在泱泱中华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正是因为有这两位功臣,接下来便是安史之乱等一系列战乱,虽然之后出现了个唐玄宗李隆基,但衰败已成趋势,大局已定。

刘伯温则是朱元璋能建立大明朝的第一功臣。

关于这个刘伯温,他身上也是一大堆神话色彩,他自幼勤思好学,聪慧过人,过目不忘,12岁考中秀才,乡间父老皆称其为“神童”。长大后更是自诩为“诸葛亮第二”,留给后世一本“烧饼歌”,被称为风水玄学的经典著作,和唐朝的“推背图”齐名。

阴阳圈里至今流传着他“斩龙脉”的传说。

相传在兴隆山以前叫“兴龙山”,山里森云密布、走兽成群,如今却丝毫不见鸟兽,成了荒芜之地。山里住了一位远近闻名的阴阳先生,他有两个儿子。

第一天,两个儿子按捺不住,就去问父亲,让父亲教他们本领,可是老先生说不是我不教你们,是你们没有这个根基,兴隆山这个地方时卧虎藏龙之地,教了你们万一糟蹋了龙脉怎么办?后来在老先生临终之际,两个儿子问他死后埋在哪里?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第二天老先生说:“我死后你们不必声张,只需要将我的身体用清水清洗干净,再赤身用草席卷起来,用草绳子捆好,再抬着他向兴隆山一直跑,绳子在哪里断就埋在哪里,切记不可随意移动,等到墓地修好之后再守墓一百天,同时还要将我留给你们的桑弓柳箭每天在太阳升起的时候拉弓三次。

最后到了第100天,你们就将箭对准太阳射出去,这样你们便可出人头地。”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为了朱家江山能世世代代传下去,命令刘伯温到全国各地去巡视,看看还有哪些地方有龙脉,如果有,就想办法破坏掉,以免出真龙天子争夺朱家天下。

这一日刘伯温来到了兰州白塔山,他在山上的望河楼极目远眺,见黄河由西向东奔腾而去,南北岸边有两座大山对峙,山上郁郁葱葱,树木林立。

兰州城被黄河隔开,河上水汽弥漫,与山的雾气合在一起,似有七彩霓虹。

为了斩草除根,彻底斩断龙脉,刘伯温又下令挖龙脉。等挖了差不多的时候,刘伯温挥剑向皋兰山下斩去,相连的山脉便被斩出缺口。

以后,人们就管刘伯温斩龙处叫大豁岘,把皋兰山尾部叫成龙尾山,龙血流下的地方叫红山根。刘伯温还在龙尾处修建了四个墩子,人们把那里叫四墩坪,也叫伏龙坪,而且还在坪上建了一座伏龙亭。

后来人们说,龙脉断了后,南北两山生态逐渐恶化,变成了荒山秃岭。

……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