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地下诡域
既然这样,现在的人类又怎么知道远古时期有这种冶炼技术呢?可以从一些口口相传的传说或者史料中窥见一斑。
我国很多神话传说中,神仙们都会千变万化,例如孙悟空拔下一根猴毛,吹一口气,可以瞬间变化出另一个一模一样的孙悟空,史书还有一段关于蚩尤大帝的诡异记载。
这段文字大意是这么描述的:
蚩尤和炎黄部落打得不可开交,蚩尤军队曾一度领先,因为蚩尤找来了自己八十一个如狼似虎的亲兄弟,他的这些兄弟每个都能以一敌百,一时间打得炎黄部落溃不成军。
这段史料描述很清楚,蚩尤的这八十一个兄弟是“共天共地”的兄弟,用现在话说就是同父同母。
那个时代虽然不实行计划生育,可不论如何也不可能有这么多亲兄弟,所以大部分史学家认为这段文字记载是后人杜撰的。马华东和薛传强在研究了部分蚩尤所在的东夷族资料后,做出了另一种解释。
这所谓的八十一个亲兄弟,其实就是幻化出来的八十一个蚩尤。
历史上蚩尤被誉为“战神”,如果一下子多出八十一位这么牛叉的人物,炎黄部落这仗还怎么打?
俩人顺着这个话题又聊了下去。
他们分析,当时蚩尤所在的东夷族用某种技术“复制”出八十一个蚩尤。原文中还有这么一段描述,蚩尤的这八十一个兄弟个个长得铜胳膊铁臂,不但刀枪不入,而且力大无穷,可以轻而易举撕碎一个人。
当然现在的史学家也都把这段当成“杜撰”内容。
马华东分析,这里描述的铜胳膊铁臂是当时人们对眼前所见的客观描述,他们看到的应该是穿着金属盔甲的士兵,那个时代,所谓的金属其实就等于青铜。
说到这里,就和之前他们所说的古代东夷族掌握着高超的青铜冶炼技术对上了。
当天下午,杨建强把水利站的我们几个年轻人喊来,递给我们五万块钱和一张纸:“这次去的地方比较特殊,有些东西还是民间的比较实用,麻烦你们几个跑一趟,去淘点东西。”
田振很高兴地接过纸,扫了一眼,笑着承诺保证完成任务。
开着车来到河口区最大的五金建材市场,我才知道,杨建强让我们购买的有尼龙绳、直径三点五厘米的钢筋,还特别备注,让我们把钢筋截成六十厘米一根,共十根,每根一端磨出尖儿,另外还需防水布、建筑用的卡子、防水服等,看到最后一样东西,我们仨都笑了。
竟然是十盒大号的杜蕾斯。
“这是去考察还是泡妞?”田振咧着嘴笑得前俯后仰。
于晋也捂住肚子笑出了眼泪:“这不会是写错了吧!”
我也觉得十分荒唐,可想到杨建强递给我们钱和纸时,一本正经的样子,又觉得不会弄错。
这玩意除了男女共赴天堂外,还有别的用处?我一下子想到国外的“荒岛求生”节目,记得阿德用这东西包裹手机,套在脚上还能隔水……于是纠正了俩人的龌龊想法。
看着杨建强让采购的东西不多,可他要的要求很细,都具体到多大、多厚,甚至什么牌子,仨人足足跑了一下午,累的腰酸腿疼才总算买全。
当晚杨建强也住在了水利站,用他的话说,要趁着出发前这最后一两天,给我们普及一些知识。
晚饭后他把我、吴静涵、杨惠菱、韩建立叫到办公室。
杨建强身侧坐着四个老头和姚立国,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很严肃。
“这次科考活动是带着上头任务的,而且十分危险,甚至……甚至咱们十五人中的一个或者几个可能会留在下面。”
憨货韩建立“啊”了一声:“留下干啥?”
姚立国瞪了他一眼:“就是死在下面!”
韩建立一直怕姚立国,被他这么一呵斥,赶紧吐了吐舌头,闭上了嘴。
杨建强接着说:“事已至此,我必须把这次要去的地下空间的一些资料给你们说说……”
他讲了足足一个半小时,话从五六十年代苏联科考人员被吓疯的事说起的,当时这地方已经引起了黄河军区的重视,还曾先后组织了两批科考队一探究竟。
当然这两次科考队第一次以失败告终,第二次也遇到意外,最终被人窃取了科考成果,但这两次考察却留下的重要的一手资料。
说着杨建强拿出两个牛皮纸信封,我一眼就认出,这是吴静涵的爷爷藏在黑箱子里的东西。
其中一个信封里是张手绘的地图,纸张已经泛黄,但上面的线条和文字标注还十分清楚。
地图最上侧写着几个娟秀的楷体字“九泉部分地形图”,杨建强解释说,这里的九泉就是指得位于黄河下的地下空间。杨建强还补充道,其实关于地下空间的发现,在当地清朝道光年前的县治上就有记载。
这些那天他已经给我讲过一边。
听到这里,憋了二十几分钟的韩建立再次忍不住开口:“这么大的地下空间,应该不是人工挖的吧?难道古代东夷人住在地下?”
姚立国又想开口骂他,这次却被吴老师制止了。
“小韩兄弟问的问题其实很好!我们也琢磨了好久,但目前还给不了你答案。”吴老师很和蔼地正当了一下眼镜,又接着说,“我和老宋就这事,已经讨论了好几周,甚至还吵过几次,我们猜测这么大的地下空间,别说古人,就是现在运用机械设备,也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宋教授又接着吴老师的话往下说:“所以我们猜测,黄河下的地下空间应该是天然的,之后又被人工改造过,至于用处嘛!我们俩的观点有很大分歧。吴老师认为这是古人的藏身之所,用于躲避严寒酷暑,或者猛兽攻击,甚至还包括一些我们想不到的自然灾害,我认为是举行祭祀的场所,换句话说,就是东夷族的圣地。”
宋教授苦笑一声,缓缓站了起来,从桌子上拿起烟,抽出一根点上,深深吸了一口,又缓缓地说:
“我之所以坚持认为那是一处祭祀圣地,是因为我曾经踏入过那地方,当时的经历至今历历在目,那绝对是个诡异的所在,当时我们一起下洞的一共十八人,最后却只有我和李国志活着返回到地面……”
宋教授吸了吸了几口烟,脸上的表情有些扭曲,似乎陷入到了沉思中。
“几位!下面就让宋教授说说当年他们进入地下空间后的经历,大家可得认真听啊!这可是当年前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杨建强恰到好处地插话道。
杨建强话说完,我们几个的视线都定格到了宋教授脸上,可他始终瞅着门外,直到吸完整根烟,才缓缓开口。
那次科考队阵容也算强大,队伍中既有伸手了得的特警,又有宋教授他们这样的考古专家,还有李国志这样的专业人才,总之阵容十分强大。
有一点需要说明,当时他们这些人其实是被那位幕后大人物利用的,打着为国贡献的旗号,所以他们大部分人,彼此之间并不认识,李国志和宋教授也是后来才认识的,这也就解释了当时队伍中有我的父亲,但宋教授和李国志并不知道。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他们始终认为当时的十八个人除了他,全都死了,其实当时老爸和另外几个人也躲了起来,几天后才带着半条命逃出地下空间,这是后话,暂且不说。
他们按照上一次考察队留下的资料,在黄河东侧找到个被大石头压着的地下洞口,很顺利进入到一条很长的隧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