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花钿修改版
第37章花钿修改版
到了时辰后,太监引着众人进殿,朝臣官员与家眷们分殿而坐,大殿内,孟陆离与高沉星分坐于主座左右,官员们按照品阶依次入席落座。
井然有序的大殿内,众人都在等着高沉星或孟陆离开口,高沉星下意识看了一眼一旁的孟陆离,在得到了一个肯定的眼神后,她开口道:“想来大家都已知晓,前些日子我遇到了一些意外,幸而得王爷相助方能平安度过,今日邀请大家来此赴宴主要也是为了很感谢诸位在此期间对我的关切,再者正逢杏花春色,亦是赏花聚会的好时节。”
“本殿有些话也想借此机会与大家说说。”高沉星顿了顿,目光在席间众人身上看了过去,“父皇仙逝已一年有余,陛下虽年幼,但这朝堂之上还有许太傅广宁王与诸位在,诸位乃是我大惠朝的股肱,本殿希望大家能如先帝在时那般齐心协力,分君之忧解百姓之苦,撑起我大惠朝的颜面,想来去岁北崛来京之事谁人都不愿意再看到。”
高沉星掷地有声的话语在大殿回响,殿内众人谁都没有想到这番话竟是从长公主口中说出的,一时皆错愕。孟陆离望向下面众人,语调平淡立场清晰:“长公主所言亦是本王所愿。”
孟陆离这一句简单的表态让怔愣的众人反应了过来,皆起身拱手齐道:“微臣当谨遵殿下与王爷之言。”
高沉星擡了擡手,一旁太监扬声:“开宴——”
丝竹声起,助兴的舞姬踏乐而来,端着餐盘的丫鬟们也鱼贯而入,安静的大殿立刻热闹了起来,轻歌曼舞,觥筹交错。
直至夜幕微垂之时,宾客方在灯笼与暮色中相继告辞。
甚少饮酒的高沉星在宴席间被众人敬酒寒暄,不由多饮了两杯,此刻的她站在杏花树下被书玉虚扶着,在瞧见不远处走过来的孟陆离时方不由笑道:“王爷,怎么办?我好似有些喝多了。”
高沉星边说着边有些不受控地摇晃了下身子,似有些站不大稳,孟陆离眼疾手快地接住她身上未系紧差点滑落的披风,伸手替她重新系好后问道:“可还能自己走。”
“无妨,让书玉扶着我一些就好。”
高沉星在书玉的搀扶下走得很慢,孟陆离也不着急缓步跟在她身侧,月光将三人的身影拉得很长,高沉星忽而开口道:“王爷,太医说我已经痊愈了八九分了。”
“嗯。”孟陆离没开口,静候她的下文。
“明日我便回自己府中了。”高沉星的声音因为饮了酒要比平日沙哑一些,她觉得有些干涩,“这段时日叨扰王爷了。”
***
凝香阁内,一身着水粉色衣裙的女子一走进门内便引来店铺中了不少人注视的目光。
原本正在店内挑选首饰的京兆尹家赵小姐认出了这位王侍郎家的小姐后,立刻迎上前打招呼道:“王姐姐,你今日可真好看,尤其是这额上的杏花花钿衬得人好生娇俏。”
王家小姐将众人惊羡的目光瞧在眼里,心情本就不错的她又见赵小姐这般说自是更高兴了一分,她与赵小姐道:“前几日长公主的杏花宴妹妹没去,有所不知,这花钿乃我是仿造长公主那日的妆容的画的,长公主那才真真叫是天人之姿。”
两人说话间,店外又来一人,亦是额间一点精致的杏花钿,王小姐小声与赵小姐道:“瞧见没,那日只要见过长公主的,回府后都仿着殿下的妆容去打扮了。”
店内的玉儿小娘子见王小姐来了,亦从里间走出来与她问好:“王小姐您来了呀。”
王小姐问玉儿道:“我订的那套头面可有做好?”
“已经备好了,您这边请。”玉儿边说着边示意王小姐与她进雅间。
赵小姐见状不由好奇:“王姐姐,您订做了什么头面,怎么还神神秘秘的。”
王小姐大方邀请:“妹妹要不要与我一同进去瞧一瞧?”赵小姐自是欣然答应。
内室雅间,玉儿小心取出一只梨木妆匣放置在桌上:“王小姐,我给您打开,你先瞧瞧可还满意,这里面除了您订的头面,我们还额外做了步摇与坠子,你也可以一起试戴着看看。”
妆匣一打开,整套精致的杏花粉玉头面便呈现在了众人眼前,赵小姐的目光落在这套首饰上不无惊艳道:“王姐姐,这簪子也太好看了,你快试试,我瞧着与你今日的妆容衣裙极为相称。”
王小姐点了点头,玉儿小娘子立刻上前替她试戴,王小姐瞧着镜中的自己在杏花簪的映衬下颇有了几分那日长公主的仪态,不由欣喜:“这整套我都要了,过会儿便让人给我送去府上。”
玉儿立刻应下,又问道:“我们铺子还出了杏花色的胭脂,原本是打算明日开售的,我想着与您这套妆面极为相称,可要先拿过来给您试一试?”
不待王小姐开口,一旁的赵小姐便忍不住问道:“玉儿,除了王姐姐订的这一套,你们这可还有其余这类的首饰?”
玉儿答道:“赵小姐您莫急,王小姐这套是最先订的,是第一套,不过我们玉匠师傅正在赶制其他能与杏花妆相配的首饰,最多十日,您便能来我们铺子里买上了。”
赵小姐不无遗憾,只得叮嘱道:“下次有了可定要记得遣人去我府上知会一声。”顿了顿又道,“那杏花胭脂也多取一份来给我试试。”
“两位小姐稍等。”玉儿小娘子笑得和善,快步走出雅间去取胭脂过来。
自望景苑那场杏花宴后短短半月时间里,长公主的名号在这长宁城中被提及得日益频繁了起来,最明显的便是街市上越发常见涂抹着凝香阁新出的杏花色胭脂,眉间点着杏花花钿的年轻女子。
相较于姑娘们之间对于长公主妆容服饰大方的交流与模仿,朝堂之内可谓是暗流涌动,无人在台面上谈及,但所有人都在观望猜测着长公主在这场权力拉扯中充当的角色。
这日早朝,一份来自昌州府江阳县的急报打破了往日的平和,江阳县已接连十几日暴雨,江湖水位暴涨,若无有效措施任其发展下去恐会殃及周围重镇,江阳县令与昌州知府皆不敢妄做行动,上书求请朝廷决议。
高临端坐在龙椅上开口道:“江阳水患之事诸位爱卿有何想法。”
太常卿齐昌文出列道:“陛下,微臣以为江南水患积怨已久,此次应尽快安排钦差去昌州与江阳一带实地探查,彻底根治。”
齐昌文此言一出户部尚书郑齐躬深以为然刚要出列附议之时,另一侧的孙其中早他一步开口道:“齐太常此言差矣,江南江西一带自古以来春夏多水患,若每每发生天灾便派遣钦差,那当地官员是虚设的吗?昌州知府前两岁都顺利解决了当地水涝之事,且更为熟悉当地地貌人情,故臣认为今年应同前两年一般将主导权交由昌州知府与江阳县令,朝廷辅助提供赈灾物资方是上策。”
齐昌文问道:“今年的暴雨量已是去年两倍之余,若不派遣钦差援助,孙尚书觉得这洪灾岂是光凭昌州知府便能解决的?到时若殃及周边重镇,这损失便不仅仅是一些人力物力能挽回的了。”
孙其中道:“如此天灾别无他法,只能开闸泄洪,牺牲下游村镇以保全江阳及昌州内其余重镇要塞。”
高临:“孙尚书言之有理,自古洪灾都只能弃下游保重地。”
齐太常反驳:“开闸泄洪之前安顿下游百姓亦是难举,江阳下游百姓已经饱受洪灾饥荒三年有余,若朝廷不出手好生安置,那些百姓恐要比水生火热更难熬,陛下三思啊!”
齐太常言罢,有好几人出列附议:“陛下三思。”
高临下意识看了眼立于百官之上的孟陆离,见他面色淡淡并没有开口的意愿,方挥手拍板道:“先按孙尚书所言去做,朝廷养了这么多地方官也不是吃白饭的,且赈灾的银钱物资刚拨去了昌州,怎么也够安顿下游百姓了。”
早朝结束,以齐太常为首的数名官员追上了孟陆离:“王爷请留步。”
孟陆离转身:“齐大人还有什么事?”
齐太常道:“王爷,此次昌州水患绝非小事,若昌州知府能解决便也不可能拖到今日这个局面,贸然泄洪定然会使得下游百姓民不聊生啊。”
孟陆离眉头微挑:“方才早朝陛下不是已经决定了吗,齐大人现在与本王说,本王也无法改变什么。”
齐太常见孟陆离丝毫没有插手之意不由急切:“王爷,您不能不顾百姓死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