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执念他也是不愿欺瞒她的
第77章执念他也是不愿欺瞒她的
长公主府的书房内,窗外微风吹动茂密的树叶发出沙沙声响,窗边案几上的香炉内升起袅袅细烟。
桌案前,高沉星正在仔细翻阅着从案牍库借阅来的几本地方志,虽然孟陆离已选定了几处先行开办百家学堂,但在此之前她将各处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多作些了解总是没有错的。
不知过了多时,一阵脚步声打破了书房内外的安静。
“奴才给殿下请安。”
高沉星从案卷中擡起头,“从别庄赶过来的?”
成吉解释道:“今日正好修葺青山阁的工匠入场,奴才方会在那处耽搁了一会儿。”
青山阁本是与一水别庄相连通的一座偏院,常年空置,这回高沉星欲令辟一处待客场所,成吉便想起了此处。
“这些事你看着安排。”高沉星又问,“你手下那些人训练得如何了?”早前刚出宫时她便授意成吉训练一批忠心护主的手下,日后有什么需要私下去做的也能有几个可以使唤的。
成吉道:“奴才之前有意安排过他们去查探过京中各家的秘闻,尚算有些成效,身手方面奴才也让他们与军中交好的兄弟比试过,基本能做到以一敌三。”
“甚好。”高沉星点了点头,取过被压在镇纸下的那张纸,“这上面的几户人家,你安排人私下去查一查,看看这些年可有何异常之处,尤其看看与哪些人交好,平日里何人会对他们多有照拂。”
成吉接过纸张收好,“是。”
看着成吉领命离去的背影,高沉星眼底闪过一丝笑意,出宫以来,她身边的这几人没有一个让她失望的,以前在瑶华宫中都是没心没肺无忧无虑的,现在连穗儿都成了能独当一面的存在。
能有这些人成为她的左膀右臂是她的幸运。
***
在高沉星给孟陆离递了准信后,以永昌县为中心的周围几处县城同时开设起了数所百家学堂。
安台县城,距离衙署一条街道外,一处三进三出的宅院门口此时正稀稀拉拉地站着十余个围观之人。
宅院的大门打开着,一名身着长袍的中年男子与一衣着襦裙面目慈善的妇人前后走了出来。
在一阵鞭炮声中,二人一左一右揭下了门匾上的红绸,“百家书院”四个大字随之映入众人眼帘。
中年男子与围观众人抱拳道:“安台县的诸位父老乡亲,安台县百家书院今日正式开设,过会儿会有专人为大家宣读入院规则。”
中年男子话音落下,便让开位置,一声音洪亮的小厮上前扬声道:“本书院沐浴天恩,经由永嘉长公主出资兴建。”
“所有安台县十岁以下上不起私学无人启蒙的孩童皆可申请入学,家中没有男丁劳力且无谋生技能的妇人亦可申请入院学习谋生手艺,所有申请者通过背景核实后方能入学,且本书院每月会有基础测评,通过测评者方可继续下一月的留院学习。”
此言一出,围观众人不禁议论纷纷。
“你们书院是免费的?”
“书院不仅学习免费,亦会给院内学生提供免费食宿。”小厮边说着边朝着京城方向拱了拱手道,“我们书院乃是永嘉长公主心怀百姓,特意上达天子后施行的利民之举。”
此言一出,众人皆拍手道好称赞之声不绝于耳。
不过数日,百家学堂与永嘉长公主之善名经由百姓间口耳相传很快便扩散了开来,这其中自然少不了孟陆离安排的言论引导,至此百家学堂初步的兴建工作也算顺利完成。
***
高沉星这几日在府中闭门不出也乐得自在,她并未过问百家学堂兴建之事,毕竟有孟陆离在又何须她再过多操心。
她这几日未进宫,这日高临反倒是主动让人来寻她入宫小坐了。
御书房内,高临兴冲冲地将基本奏折递给高沉星,“皇姐,你看看这些。”
高沉星接过奏折简单翻看了一下,都是开办了百家学堂的各地县衙送来的,折子里一片溢美之词,道此举有多得民心,又道百姓皆赞天恩浩荡云云。
高沉星合上奏折,笑道:“陛下心怀百姓,自是该被称赞的。”
高临眼底不无兴奋,他自登基以来还是第一次感受到自己是一位受百姓爱戴的“明君”。
高沉星又提醒道:“不过后续发展如何还是得徐徐图之。”
“这是自然,不过皇姐做事素来是最令朕放心的。”高临道,“再过几日安王也该进京了,到时还得皇姐你出面敲打敲打他,免得他生了不该有的心思。”
高沉星颔首道:“这是自然,能为陛下分忧乃是永嘉之幸。”
高沉星从御书房出来时,在文干门处碰上了正带着人巡逻的孙仪,孙仪退至一旁给步撵上的高沉星行礼。
高沉星只垂眸看了他一眼,甚至懒得开口说免礼,任由宫人擡着继续往宫门处行去。
孙仪站在原地目送着高沉星的撵架走远,眼底的狠戾几乎要隐藏不住。
也不知高沉星给陛下灌了什么迷魂汤,这些日子他爹在朝堂上安排人递上参高沉星的折子无一没被退了回来,高临这种耳根子软的按理早就该对高沉星设防了,谁知这么多折子递上去竟没有对高沉星造成任何影响。
从宫中出来后,高沉星想着有几日未曾见着孟陆离了,便让马车直接去了一水别庄,并让人给广宁王府递了个口信去。
***
孟陆离此时并不在王府,他乘着马车径自驶入了珍鲜坊的院内。
珍鲜坊乃是长宁城中数一数二的私房菜馆,不仅以食材鲜美价格昂贵著称,更以私密清幽的环境为达官贵人所青睐。
珍鲜坊接待的小厮一眼便认出了孟陆离的马车,立刻殷勤上前迎着孟陆离下了马车,“王爷万安,您这边请。”
孟陆离甚为喜爱珍鲜坊的珍馐,自打珍鲜坊开业以来,在后院便一直留有一间仅供孟陆离用餐的雅间,整个珍鲜坊上下皆知孟陆离注重隐私不喜被扰,所以他这间屋子伺候的下人也都只有那固定的几人。
引路的小厮自然知道将孟陆离的规矩,领着人行至雅间外便先行告退,孟陆离推门走进,身后的孟易顺手将门关上。
屋内三名小厮一名丫鬟打扮的下人齐齐与孟陆离行礼,“属下见过王爷。”
四人动作齐整,训练有素,显然并不仅仅是珍鲜坊的小厮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