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终章朝局稳定百姓安居…… - 月落星沉 - 喝咖啡安眠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月落星沉 >

第106章终章朝局稳定百姓安居……

第106章终章朝局稳定百姓安居……

初八,长宁城中的新年氛围尚未消散,是夜,整齐的马蹄声划破了京中夜晚的宁静。

在所有人尚不知发生了何事的时候,数千兵马以迅雷之势接管了皇城与宫廷的守卫,同一时刻大理寺卿周晏宁亲自领兵砸开了孙家的府门。

天明之际,孙府被抄家完毕,府内上下数百口人连带着皇城宫墙内百余名试图武力抵抗的内廷军全部被控制收押,一夜之间大理寺监牢被塞得满满当当。

不少天蒙蒙亮便出门上朝的官员都瞧见了皇城军押解着人往大理寺送去的场景,这场毫无预兆的清缴,叫他们心中都有些惶恐。

宣德殿内,几个来得早的官员正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窃窃私语谈论着来时路上瞧见的场景。

殿外台阶下,许季松远远瞧见从另一侧而来的孟陆离,他放缓步子有意停留。

孟陆离走近后,朝他颔首,“太傅,早。”

许季松望着孟陆离,丝毫不见往日的板正严肃,他问道:“王爷昨日回来的?瑶定城之行可还顺利?”目光和蔼言语亲切,好似寻常人家长辈对小辈的关心般。

“昨日傍晚时分入的城。”孟陆离知晓许季松这是在以父亲故友的身份同自己说话,他的姿态亦放亲近了些,“有劳太傅关心,此行一切顺利。”

许季松连连点头,“顺利就好。”

二人并肩走进殿内,所有人都不自觉噤声站回了自己的位置,孟陆离与许季松一左一右在百官之首站定。

不多时,离京数月的护国长公主高沉星在许清挽与李祥安的陪同下踏进了宣德殿,许清挽回到百官之间,高沉星则在雕龙御座旁的位置坐下,李祥安垂首立于侧。

孟陆离与许季松率百官叩拜行礼,“臣恭请长公主圣安。”

“诸卿免礼。”

众人起身后,政事堂李善书出列,代百官提出疑惑:“殿下,不知孙家所犯何事?以至一夜间如此大动干戈。”

高沉星开口道:“清挽,将萧则山的口供宣读给众人听一听。”

“是。”许清挽躬身应下,从袖袋中取出那份方才从清养斋得来的口供,这是叛党萧则山伏诛前留下的。

许清挽清朗的声音在殿中响起,萧则山的口供中将如何与孙仪合谋伙同高泰共行谋逆之事一一交代,这份口供如惊雷掷地,众人哗然反应各异。

许清挽收起口供退回原位。

“此谋逆罪乃为其一。”高沉星冷声,又示意一旁的李祥安,“把墨竹带上来。”

李祥安应是后上前扬声:“宣承干宫掌事女官墨竹上殿——”

墨竹入殿,跪于阶下,“奴婢墨竹,叩请殿下圣安。”

高沉星擡了擡手指,“墨竹,将本殿不在京中这段时日,承干宫发生之事说与诸位大人听。”

“奴婢遵命。”墨竹垂首开口,字字清晰。

“殿下离京后,陛下身子每况愈下,奴婢曾多次询问太医院三位负责给陛下备药的太医,他们次次都言一切正常。

可奴婢是最了解陛下身子情况的,奴婢心有担忧寻得齐尚宫帮助,偷偷取了药渣出宫另外寻了人查验,意外发现其中竟含有慢性毒物,长期以往能伤人根本叫人毙命!

奴婢本欲回宫将此事告知齐尚宫,可熟料未及奴婢回宫便遭人追杀,奴婢假死躲在城外破庙中多日,侥幸苟活至殿下回京,方得以出来指正。”

此言一出朝臣再次哗然,立刻有人站出来质疑:“此等重罪,如何能单凭一名宫女的一面之词,不知可还有其他人证物证?”

周晏宁出列,悠悠开口道:“墨竹提及的三名太医昨夜在大理寺上门抓捕之前,一人自尽而亡两人欲逃跑未遂,被捕的两人已在大理寺签字画押,皆对谋害帝王之事供认不讳,而背后指使并给他们提供禁药的正是孙其中。”

“可——可孙大人为何要这样做啊!”

周晏宁冷笑着看向质疑者,他道:“虽然孙家父子所犯数罪皆是抄家灭族的死罪,但在定罪之前大理寺也定会问清其动机与目的,如此方更能替陛下肃清朝堂拔除隐患。”

“周大人所言有理。”质疑者知晓自己失言,讷讷不敢再开口。

墨竹退下,朝堂上下一片唏嘘。

两桩重罪,皆是人证物证确凿,再无一人质疑高沉星昨夜雷厉风行之举。

高沉星瞧着阶下众臣,她又不无痛心道:“陛下原本刀伤未愈现又被下毒多日,太医院虽已尽力救治但效果甚微,诸位若有善医之人推荐,可随时举荐。”

“臣等遵旨。”

议完高临与孙家之事后,许季松上前一步道:“臣还有一事欲奏。”

高沉星:“太傅请讲。”

“自陆淮将军故去之后,我朝大将军之位空置至今,如今广宁王前退北崛,达成太祖建国以来的夙愿,现又将大宛逐过梅江,使得我朝对西南边境的控制达到新高。”许季松言辞恳切掷地有声,“广宁王本人身份贵重能力卓绝,对内可安邦定国对外能震慑异族,身负大将军之能,故而臣欲推举广宁郡王孟陆离担任大将军一职,以此上告祖宗下安百姓。”

闻得许季松所言,高沉星下意识看了眼孟陆离,他虽面色依旧,但高沉星还是看到了他眼底的意外之色。

高沉星不禁有些想笑,想来许季松也是先帝在时压抑得久了,如今倒是能毫不掩饰地“护犊”了。

高沉星微微颔首道:“太傅所言甚是,诸卿以为如何?”

“臣附议。”

“臣附议。”

“……”

面对孟陆离实打实的功绩,再加上是许太傅提议,自然无人说不,一时间一片附议之声。

“如此甚好。”高沉星也毫不掩饰自己的满意,她本就在考虑西南此役后该如何嘉奖孟陆离,许季松这提议亦是颇合她意,她点名道,“徐尚书,大将军受封礼便交由礼部去安排,此乃扬我国威的大事,一切皆依照古制来办。”

徐兆谦:“微臣领旨。”

***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