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弄点儿好宝贝
“这件东西,年份不浅。”
“清中期的和田青白玉,雕琢纹样,福禄寿喜,工还算细致。”
“市场价大概……”
他随口报了个数字。
瘦高个一听,眼睛都亮了,搓着手,有些激动,“那杨大师,您……您收不收?价钱方面,都好商量!”
杨业端起茶杯,“我这神眼阁主要是鉴宝,偶尔也收。”
“不过你这件玉如意嘛,品相一般,我暂时没太大兴趣。”
“啊?”瘦高个脸上的喜色顿时垮了下去,“那……那杨大师,您店里有没有什么……能让我捡个漏的宝贝?”
他还不死心,小声问道。
杨业抬眼瞥了他一下,嘴角勾了勾,“捡漏?你觉得我这神眼阁是慈善堂,专门摆着漏让你来捡的?”
后头排队的人群,不少人脖颈子都往后缩了缩。
这位杨大师,年纪轻轻,说话可真不含糊。
可越是这股子劲儿,越叫人信他有真章。
人群里,冷不丁有人拔高了嗓门。
“杨大师,我听说您前两天收了个宣德炉,真的假的啊?”
“哦?你消息倒是灵通。”杨业搁下茶杯,不咸不淡,“怎么,你想买?”
“想啊!做梦都想!”那人嗓门都带了颤音,“杨大师,您给开个价!”
杨业慢悠悠用杯盖拨了拨茶沫,“宣德炉,镇店的,不卖。”
“想瞧可以,排队登记,一次一位,只许看,不许上手,更不许拍照。”
这话一撂,底下跟炸了窝似的。
不卖?那得是多金贵的东西!
越是这么着,越是勾得人心痒痒。
一时间,神眼阁里正经来鉴宝的人影儿都淡了,反倒是那些削尖了脑袋想从杨业这儿沾点‘仙气’,淘换宝贝的,快把门槛给踩平了。
杨业也不着恼,来者皆客,只要守他这儿的规矩,他都有条不紊地接着。
“下一个。”
……
“我的亲哥诶,这买卖……可真比去工地扛水泥还累人!”
胖子一屁股瘫在太师椅旁的杌凳上,两条腿伸得老长,捶着后腰,嘴里哼哼唧唧。
杨业从账本上挪开视线,瞥了他一眼。
“怎么,这才几天就打退堂鼓了?”
“嫌累?”
“行啊,明天开始,门口挂牌,‘东家体虚,恕不接待’,你看成不成?”
“别别别!我的杨大神!”胖子一听这话,噌地一下从杌凳上弹起来,动作快得不像他那个体型,三两步凑到杨业跟前,声音都带上了几分讨好,“我这不是……感慨一下嘛!有钱赚,谁会嫌累啊,嘿嘿,您当我放屁,纯属放屁!”
一阵轻盈的脚步声从后堂传来,韩雨墨端着个描金边的黑漆食盒出来。
她将食盒轻轻放在杨业面前那张擦得锃亮的红木八仙桌上。
“刚出炉的桂花糕和莲蓉酥,快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食盒打开,一股子清甜的香气混着热气,丝丝缕缕地弥漫开,冲淡了店里因人多而残留的混杂气味。
胖子鼻子尖,早伸长了脖子,此刻更是直接凑了过去,搓着手,哈喇子都快包不住了。
“哎哟喂,还是韩大小姐心疼咱们!这手艺,绝了!比外头那些稻香村、桂香斋什么的,强出一百条街去!”
话音未落,他已经拈起一块还冒着热气的桂花糕塞进嘴里,烫得他“哈赤哈赤”直抽凉气,却又宝贝似的含在嘴里,舍不得吐。
杨业也拿起一块莲蓉酥,咬了一口。
酥皮层层叠叠,入口便化,内馅甜润细腻,不齁不腻,满口都是莲子的清香。
“手艺确实没话说,”他慢慢咀嚼着,“许多老字号的点心师傅,怕是也做不出这个味道。”
韩雨墨取下食盒盖子放到一边,听到这话,手上的动作顿了顿,片刻后才低声应道:“杨大哥喜欢就好。”
过了一会儿,杨业放下吃了一半的点心,用餐巾擦了擦手,神色也郑重了几分。
“雨墨,我正有事想跟你商量。”
“什么事呀?杨大哥你说。”
“今天这些人,虽然嘴上喊着求宝鉴宝,但不少人骨子里还是想着捡漏,长此以往,咱们神眼阁的名声就落了下乘,跟那些街头巷尾招摇撞骗地混为一谈了。”
胖子在一旁听着,也用力点了点头。
“所以我想着,”杨业继续说道,“要真正把‘韩氏鉴宝’这块金字招牌立起来,还得靠真正的硬通货说话,靠那些市面上轻易见不着,甚至是别人听都没听说过的独家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