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第36章 - 直播女性文物后被诸朝围观了 - 向南看月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36?第36章

36第36章

◎因为她善!◎

和当事人密切相关的谢道韫都没反应过来,就更别提直播间里一脸茫然的观众了。

这个时候,就该主播上场了:

【家人们眼前所见的,正是有着“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兰亭集序》,也是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

【但咱们直播间又不是来上书法赏析课的,《兰亭集序》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全是因为作品中那个特殊的时间点。】

“原来如此!”谢道韫轻呼一声,有些懊恼地捶了下桌案。

彼时她尚且年幼,自然对隔了许久的事记忆不深。

与此同时,弹幕上也有观众反应了过来,率先抢答:

【封鳞非冕.欲星移:这题我会!】

【封鳞非冕.欲星移:是“永和九年”对不对?】

下一秒,答案就得到了肯定:

【恭喜这位家人抢答成功!】

【《兰亭集序》开篇所提到的“永和九年”,看似云淡风轻、毫不起眼,却是关键所在。】

【因为那一场文人雅士的集会,再加上这一篇《兰亭集序》,“永和”二字就此成为豆浆大王的代名词——啊不!】

【莱昂:笑死,我看煮啵你是真的饿了!】

【2:现在全直播间都知道你想喝豆浆了,大馋丫头!】

主播紧急撤回了一个品牌冠名,正经道:

【一跃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有文化的年号之一。】

“但永和,精彩的可不只是第九年。”

光幕前,谢道韫心有灵犀,和夏语冰同时说出了这句话。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八年前。】

【永和元年,有一个女人抱着年仅两岁的皇帝登临太极殿,执掌天下。】

【这个女人,就是褚蒜子。】

至此,一切重新回到原点。

永和元年,正是褚蒜子开始接触政事的起点。

以此为线索,夏语冰顺势引出了今天介绍的这件文物:

【这次直播为家人们带来的,正是出自永和年间的古砖。】

话音刚落,她将镜头对准了文物展示柜中的那一块砖头:

【一套永和古砖共有十二品,分别对应着褚蒜子的儿子晋穆帝司马聃的年号——从永和元年到永和十二年。】

以年号纪年,并刻于砖上的做法上可追溯至汉时,并不罕见。

谢道韫长于谢家,更是见过不少珍奇,一眼就认出了光幕上的熟悉物件。

夏语冰又示意观众们仔细观察砖石窄面的文字。

【而在这十二品古砖之中,又以永和九年的砖最为珍贵。】

她咧嘴一笑:【原因也很简单嘛——】

【谁叫这砖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同年呢?】

【它的身价也就跟着水涨船高,名声大噪。】

【这可不就是让它蹭了波大的嘛!】

为了方便观众们能全方位地看清这块砖石,主播还不忘贴心切换机位,无死角环绕直拍:

【我们再来看一看砖石的宽面。】

随着镜头切换,一方砚台呈现在直播间里:

【砖石的另一面被打磨成了砚台的形状,兼具美观性与功能性。一物双用,可以说是居家旅行的不二之选。】

【因此,这件文物还有个正式的大名——“永和九年砖砚”。】

相较于前面几期的文物而言,这块批量生产的砖砚本身并没有太多精彩的故事,难免乏善可陈。

主播也不执着于深挖下去,详略得当,很快转回人物本身。

【“永和九年”我们已经很熟悉了,褚蒜子嘛……到了这会儿,也算是有所了解。】

【但把两者相提并论,似乎总觉得有点儿不真实。】

【这年号虽然听起来文艺多才,可褚蒜子最初接触到政权的时候,远远没有这样风花雪月的美好。】

这一点,再没人比谢道韫更清楚了。

彼时,她那位名义上的“表外甥”以稚子之龄即位,懵懵懂懂,连话都说不全,其中的艰难辛酸自然是由表姐一人扛了下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