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重聚
第252章重聚
叙过别情离绪,顾思晓把这几年的经历都告诉了石头爷爷。虽然有很多事还是没有说的,但能说的她都说了。尤其是扇王大会的事,更是大书特书。顾石头听得直掀胡子,时不时地还会问上一句:“真的?真是那样——厉害,不愧是我们顾家的传承——那个东瀛人呢?”
顾思晓忙唤山田次郎上前,“过来见礼,这是我师傅,你的师公。”
这些,山田次郎不是很懂,但仍听话地行了个大礼,迟疑着问:“师公,就是师傅的师傅?”
看着这有点傻乎乎的东瀛人,顾石头失声大笑,“好、好,这个徒弟收得不错!画儿啊,要是真有一天,不只是大夏,连那些蕃邦异国都知道咱们顾氏的名声,那我就死而无憾了。”
“石头爷爷又在胡说,您啊,还要好好享福呢!现在这宅子,已经不是他们的了,那些讨厌的人都走了,您啊,就好好养老吧!”
顾石头有些迟疑,低声道:“这是顾家的宅子啊!我帮着老太爷、大官人、小郎看宅子可以,怎么能以主人自居呢?”
看看顾思晓,他到底没有说话。
这宅子是顾思晓买回来的,他就是念着旧主,也不能让顾思晓把房子还给顾家。
顾思晓却是笑了,“石头爷爷,您放心。这宅子始终都是顾家的!但,也是您的!我相信不论是谁都会和我一样想。”
大嫂和琪官儿,也都是好人。又怎么会那样寡情,赶石头爷爷走呢?
只不知道,他们会是什么时候赶到松江。
之前送平反的告示时,她曾和他们有约,说于松江再见,不知他们两母子会不会如约而返,还是已把松江看作是伤心地,一世不再踏足故土。
第二天在衙门里等了很久,顾永才磨磨蹭蹭地到了。
不过还好,等人时也并不枯燥,苏景春不肯去内衙和知县闲话,知县索性跑到办房契的小吏房里来和苏景春见礼。
顾永进门时还冷着脸,等看清了正和苏景春说笑的人是本县父母时,立刻就变了脸色。
哪里还敢多说别的,爽爽快快地就办了过户手续。
知县大人在旁看着,那办事的小吏也不敢耽误,不到两刻,就把一应手续都办妥了。
“顾永,还有九天!”
顾永回过头,脸色灰败,却没有反驳。
看着顾永佝偻的背影,顾思晓只觉得痛快。
怎么拿去的,就怎样给我送回来!
不只是顾永,还有别的人。
她要拿回的除了老宅,还有现在被罗记占着的铺子,其他被卖掉的都无所谓,可是那间铺子却是一定要拿回来。
可还没等顾思晓去找罗家说这个事,罗家就有人找上门来。
来的不是罗子英,而是罗记的当家人罗大官人。
一登门,先就道歉,说是为犬子在京里的无状而致歉,都是他这个做爹的太娇惯孩子,才让罗子英长成现在这样,胡乱说话实在是不应该。
然后话锋一转,就说现在生意不好,想要卖个铺子,不知道顾小娘子有没有意。
顾思晓一听,眼睛就亮了。
罗大官人看到顾思晓的表情,心里却也是松了口气。
当初罗子英回来时,他也不过是训了几句,怪他把事情办坏了。
没过多久,就听说京里大变天,当时他真是慌了神。
如果睿王成了太子,日后再登基做了皇帝,那他儿子得罪了国舅家,可不是要遭大难了。
等到听说苏景春、顾思晓到了松江,他真是紧张了,再听说顾思晓去了顾永家把顾家的老宅拿回来,更是心里压了块石头。
他猜不出这个顾思晓和扇王顾家到底有什么关系,但既然非要让自己叫那个当初死去顾家小娘子的名字,又代替顾家出赛,那想来现在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顾家。
思前想后,踌躇再三,他还是决定破财免灾,虽然家里混帐独子还在反对,但罗大官人还是觉得自己这个决定实在是太英明了。
因为是打着破财免灾的主意,罗大官人把价格压得很低,几乎是比当初顾家把铺子卖给他时的价格还要低。现在铺面都在涨价,这样子,罗家倒是亏了些钱。
罗家这样主动,顾思晓坦然受之,不过,却是投桃报李,答应了日后顾家承接的贡扇,可以分给罗家五分之一的量,但是最后这扇子能不能被送进皇宫,却是要过了顾家的审核。
“罗大官人也是明白的,送进宫里的贡品自然是要精益求精,出一丁点差错,都不只是丢了生意那么简单的事了。”
“明白明白,顾小娘子放心,到时,我一定让我们扇行最好的扇师负责。”罗大官人也是意外惊喜。
罗家制扇也有几十年了,可是从没有做过贡扇,一旦接了贡扇的制作,那他罗家的名声也就要更上一层楼了。
这样想,他对顾思晓更多了三分感激,原本只是因为畏惧苏景春才做的决定,现在倒成了明智之举。
顾思晓倒没有因为罗大官人的谦卑而感到多得意。
罗家并不是个好的合作对象,今日谦卑有礼,他日也一样会翻脸无情。
不过,警惕归警惕,她却不能把所有的路都封死。
说到底,顾家还是要做生意的,她如果对谁都赶尽杀绝,这个生意真的是没法子做下去了。
在没有收回老宅之前,顾思晓先把铺子收了回来。
当初罗家也曾把铺子做了些改动,现在顾思晓收回铺子,第一件事就是请了木匠回来,再把这间铺子回复到从前的模样。
虽然这个活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完的,可是看着渐渐有点从前模样的铺子,顾思晓还是觉得欣喜。
铺子开始重新修茸的第四天,也就是收老宅的前一天,顾思晓终于得到消息,说是城门刚进来两辆马车,看样子,有些像是顾家大娘子带着孩子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