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太子的下场
第239章太子的下场瞪大了眼,太子简直不能相信自己听到的是真的。
“你、你这个毒妇!”
“我是毒妇!”郑氏哈哈大笑,睨着太子,没有半分惧意,“是啊,我是毒妇!你不是知道吗?这些年,我们姐弟为你做过多少恶事,你心里没数?!你要我做这做那,我怎么能不变成毒妇?!”
太子面色一变,突然就想起了什么似的,看着郑氏,面色转暖,“爱妃,是我情急说错了话,不过是个美人,病死就病死了,那个孩子也是命薄,怎么就掉进荷花池了呢!爱妃一定也是尽了心的,都怪我不好,怎么能责备爱妃你呢!”
温言善语,太子看着郑氏,无限爱重的模样,郑氏却是禁不住冷笑:“你这么说不觉得亏心?!不过是个美人,那可是你的心头好,不是说了等你登基为帝,就要立她为后吗?”
“哪有?!”太子立刻反驳,可是他脸上讪讪的表情却出卖了他的心思。
床弟欢好之时,说这种话也是常有的。
盯着太子,双眼好似喷出火来,郑氏冷笑:“那命薄的孩子,不是太子命吗?不是生得像你,是个真命天子吗?!却原来,淹死也是白淹……”
太子也是脸色难看,强压下恨意,装着温和体贴,“爱妃,说这些做什么?你我夫妻一体,同患难共富贵……”
“同患难是真,共富贵?!”郑氏冷笑一声,竟是不顾太子阻拦,上前一步大声道:“白大人,你不是要问太子罪证吗?要问哪一桩、哪一件,我来答你!”
“郑氏……”嘶声大喝,太子也是动了真怒。
双眼赤红,全然忘了这是在大理寺大堂上,纵身扑了过去,直接就掐住了郑氏的脖子,“贱人!害我——你害我……”
别说堂上的白狄,就是那些差役也没有想到太子居然失态至此,竟没有在第一时间就扑过去阻止太子。
等白狄反应过来让差役上前拉开太子,郑氏已经被掐得几乎背过气去。
白狄忙召大夫救治,好一会儿,才让郑氏缓过一口气来。
冷眼盯着太子,郑氏喘着气,恨声骂道:“像你这样不忠不义之徒,枉为太子!我早就说过,你若是负我,我就是死也要拖着你一起死……”
大理寺堂上这一场荒唐剧,到底还是被人传了出去。
谁曾想到,从前高高在上的太子夫妇,居然也似寻常老百姓一样大打出手。突然之间,一直备受百姓崇敬畏惧的皇室,染上了其他的颜色,似乎在一夜之间,就变了个样儿。
“还好,还有睿王!”
不知是谁先说的这话,渐渐的,这话就成了京城里最常被人提及的。
常常是一群人聚在一起,说着太子的恶行恶事,再有人一声叹息:“还好有睿王!”
是啊,还好有睿王,还有仁孝忠义的睿王。
因为前太子妃郑氏的突然举证,之前太子有些还未证实的罪名就这样被落实了。
皇帝诏告天下,列举太子十二条大罪,将太子囚禁于一处新建的府邸中,终身不得出府半步,更一生不见天颜。
“逆子不孝,朕就是百年终老,也不必相送。”
据说这是皇帝的原话,只是到底是在茶楼里传的小道消息,谁也不敢说这一定就是真的。
太子妃郑氏因为举证太子,有违妇德,被皇室休弃,贬除一切封爵后被送往城后庵堂。
虽然现在不禁妇人再嫁,但皇家休弃的儿媳,又有什么人家敢娶?郑氏想必是要伴青灯苦佛一辈子了。
不知道是受不了这样的苦,还是其他什么原因,郑氏在被送往庵堂的第二天,就自缢身亡。
顾思晓听到消息时,唏嘘不已,苏景春却是冷冷道:“自缢?!也只有那些寻常百姓才会相信。”
举证太子,岂是被休弃就能赎罪的?虽然表面上皇家宽容,但背后里却是容不下这样的妇人。
哪怕太子被废、被囚,是不忠不义不人,却也仍然是皇家的骨血,容不得半分背弃。
太子被囚,是皇帝宽容,顾念父子之情,可是其他随太子谋乱的人却没有这么幸运了。
甚至有些当日没有和太子一起谋乱,但平时交往甚密的官员,也是大批被革,大理寺短短数日,就收监数十人,一时间天牢里人满为患,连一间空牢房都没有。
随着太子的倒台,之前因太子而受害的官员以及平民百姓,都一一被平反。
将军李震,被追赐义将军。因其妻另嫁,又无子嗣,只有一女。
皇帝怜其自幼流落民间,受尽苦楚,赐了赦命,封为六品安人。
无论是诰命,还是赦命,一般都是赐与官员妻母的,像顾思晓这样,因亡父而得了封号,又还未嫁人的,还真是大夏朝建国以来第一个。
但比起这个封赏,顾思晓更高兴的,是看到大理寺门前贴出的告示。
“查松江案凶手另有其人,顾留白蒙冤受死。今特此公告,诏告天下,真凶为何人……”
虽然不过是为死者证了名,除此之外,再没有任何补偿,可是顾思晓却仍是激动莫名。
“你看到了?景春,你看到了!我大哥终于洗清了冤屈!他不是凶手,不是——琪官儿再也不会被人骂是杀人凶手的儿子了……”
从大理寺另买了一张公告,顾思晓把那份公告小心收好,请苏景春帮忙送去了沐阳。
不知道嫂子现在是不是已经知道这个好消息了。她真的很想亲自把这份公告送去沐阳,想亲自告诉嫂子大哥终于清白了。
只是,京中的事还没有完全了断,她暂时还走不开。
太子被囚,此时此刻,谁都不敢再亲近太子。
可是睿王却偏偏反其道而行,竟是不怕皇帝猜疑,给太子送去了不少美酒佳肴,什么稀奇送什么,什么贵重送什么,除了这些,还送了数十个美姬。
“兄长被囚,一定心中苦闷。虽然他所作所为大错特错,但到底与我是同胞兄弟。儿臣不会为他求情,也不耻他的作为,但还是希望能尽一分心,让他过得舒服一些。”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这样的话,说得何苦坦然,就是皇帝,也觉得睿王果然仁义,就是这个时候,还是顾念兄弟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