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仿制与真品
第43章仿制与真品彩衣说到做到,自打怀疑了张氏要害她肚里的孩子,还真就是不吃大厨房送的东西,只在后书房里小厨房自己煮东西吃。
也不知她是怎么磨的顾永,这两天顾永到底还是答应了后书房这里的采买也由他们自己做。
虽说彩衣不过是个丫头,甚至连通房丫头的名分还没有,可是这回顾永不知怎么的居然大方了,给后书房采买的份例银子居然是比照沐春院二位姨娘的。
这些钱,彩衣自己是捏在手里的,不肯轻易拿给顾思晓,就是拿钱给她买东西,也一再说她可不是大家千金不知柴米油盐的价钱,明里暗里的敲打顾思晓,千万别起坏心想中饱私囊。
那些个小钱,顾思晓还真没有想要贪过。虽说现在她是没有钱,可是到底也是见过世面,过手过大额钱财的,怎么可能会去贪那一文两文的小钱。
对顾思晓而言,这事儿最大的好处就是她可以离开顾家,虽然是得和厨房采买的程家嫂子一起出府,可处得熟了,说几句好句,她也能溜开自己逛上一两个时辰,再在菜市会合,一起回顾府去。
其实,与其说是程嫂子成全她,倒不如说这样分开行动对双方都有便利。
这个程嫂子,就是大厨房程妈妈的儿媳,虽说生得不怎么漂亮,可是却极是能说会道,和商贩砍价时,又泼又悍。在顾家负责厨房采买已经有七、八年了,看起来一脸朴实,可戴上手指头上那沉甸甸的金戒指,却不像她自己说的是铜上镀金。
凡是采买,大概就没有不从中捞钱的,早前顾思晓也不大懂,但现在想,就是她们顾家从前,也不少这样的人吧?
只不过没有太大差池,所以她嫂子才睁一眼闭一只眼,这样算了,这样的事禁不了的,就是另换一批人,也还是逃不了一个“捞”字,倒不如就盯着这批人算了。
已经很久没有上街了,走在熟悉而又陌生的街市,顾思晓心里说不清到底是个什么滋味。
那些曾经属于他们顾家的铺子,如今早就已经换了姓,就连顾家的根本,顾记扇行,都姓了罗,何况其他?
站在街对面,顾思晓怔怔地看着罗记扇行门上的牌匾,只觉得眼睛都被冬日难得的艳阳刺得生疼。
合上眼,她垂下头,默默站了好一会儿,才举步上前。
虽然同样是扇行,可是罗记扇行的摆设又和顾记不同。从前的顾记,清雅高贵,而罗记,则是华丽异常。
打眼一看,铺子里并没有顾客,这个是自然,如果已是腊月,再好的扇子也锁进箱底了,又怎么会还有人来买扇子呢?
掌柜的也不在,铺子里只有两个伙计坐在凳子上打磕睡,顾思晓走进来半天了,才有一个伙计无意中睁眼时警醒起来。
“呀,姑娘,来买扇子?”
顾思晓点头,也不应声,目光一转,却是移步往一旁的琉璃柜前走去。
跟在她身后,那伙计尤自笑着说:“姑娘,是替你们小姐买春扇?这两日我家正好出了几本新的,绝对是从前没有看过的花样儿……”
回头瞥了他一眼,顾思晓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暗暗骂了一声。
良家女子皆称娘子、小娘子,只有青楼女子,才称小姐。这伙计,是把她当成哪个青楼花魁的丫头了。也是,这个时候哪儿还有几个买扇子的呢?往年顾家这个时候的生意也是只有夏季时的一两成而已。
倒是罗记,虽然别的也是不卖的,可这个春扇,倒是不分季节,闺房中以增情趣的,又不是真个用,何必分季节呢!
看来,罗记现在这个时候,也就是卖些春扇了。
不理会那伙计,顾思晓停下脚步,定定地看着那琉璃柜中的团扇,过了好久,才别过脸去。
咬着唇,她的鼻子已经有些发酸。
这琉璃柜中放置在架上的团扇,她太熟悉了。
这一把以玉为骨,以金、银镶边,象牙为柄,罩以绢纱,上绘工笔桃花,又在周边嵌镶琥珀、珊瑚、砗磲、琉璃、玛瑙五样宝石的团扇,正是那把她兄长顾留白亲手做出来的“七宝桃花扇”。
“呀,姑娘可是好眼力,这把七宝桃花扇,是我罗记亲近制的,比从前顾家的更精美更宝贵……”
后头的伙计陪笑着说,可顾思晓的目光却仍盯在那把扇子上。
虽然制扇这一行,跟风很重,往往一把扇子做出来,就会有其他扇行跟风,可是眼前这一把七宝桃花扇,顾思晓却可以肯定,这不是跟风之作,就是顾家所出的那一把。
即便是别处可以仿造,可扇上那枝活色生香的工笔桃花,却是别人仿不出的。
扇子虽是大哥所制,可是那枝桃花,却是她亲手所绘。
顾家四代经营扇行,皆工书画,在扇面上做画,是打小就练的基本功。不论是纸扇面,还是这种绢制扇面,对顾思晓来说,都是惯常画的。
大哥顾留白,擅颜体,精山水,喜仕女。而她,却是攒花小楷,尤擅工笔,花鸟鱼虫,无一不精。
所以,这七宝桃花扇的扇面,是由她所绘。用的颜料更是她顾家秘方,碧色丹青,经年不褪,比起其他家的画作更显颜色鲜活,娇艳欲滴。
因为这,她一眼就认出了这正是那把本该成为证物,深锁衙门的七宝桃花扇。
“小哥儿,你说这是你们罗记新制的?”顾思晓偏过头,看着那伙计,笑问:“卖得可好?”
“自然是好,前几个月天热的时候,城里好多娘子都买这个,就是杭州城里都有人特意过来买呢!”那伙计挺着胸,很是得意。
“哦,卖多少钱?”
听了顾思晓的话,那伙计眨了眨眼,笑得有些暧昧,“这个价钱,自然是比别个是贵的……”
“你只说是多少钱就是,不用说别的。哦,你是觉得我买不起,是吧?”
伙计一笑,别明说,可那意思却是摆明了,“姑娘,这一把扇子就要五百两银子。”
话一说完,他偏着头看看顾思晓,见她居然一声不吭,连表情也没有什么变化,不禁扁了扁嘴。
这丫头,是被吓着了吧?也是,别说只是个丫头,就是小康之家的娘子,一辈子也未必能见着五百两银子啊!
不知道伙计是怎么看她的,顾思晓偏了头,淡淡道:“是挺贵的。”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这把扇子,若论成本,不过百两左右,他们顾家当初卖时,是卖了三百两银子,除了成本之外,这作工、画工、名气都是要算钱的。可这罗记,不是顾思晓看不起人,罗记的作工根本不能和顾家比,不说比大哥,就是比顾家的熟工都比不上。而且罗记的画师庸俗不堪,画春扇,都已经画废了。
“姑娘你是有所不知,这七宝桃花扇,单只是这些用料……”
他才说了一半,顾思晓就截住了他的话,“这真是你们罗家新出的扇子?我怎么看着,这像是顾家的做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