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时机刚刚好! - 重生:回到2000年当富豪 - 殷少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91章时机刚刚好!

第691章时机刚刚好!

杨小冬被记者们团团包围,不过,气氛却是很好,这时候,杨小冬也正好想在媒体上发声。杨小冬看着说话的女记者笑道:“好啊,下次大家最好自带小板凳,排队一个个问好了,你们这是笃定我会下车了。”

“哪有。”女记者连忙笑道:“因为我们都知道,杨总是大善人,看着我们在外面吃灰尘,杨总也不忍心是吧。”

“你要是个糙汉子,我还真就忍心了。”杨小冬打趣了一句。

众人都笑了起来,开口的女记者也捂着嘴轻笑,过了一会儿才道:“杨总,我能先提问吗?”

“当然,女士优先嘛。”

杨小冬笑道:“想问的,都一次性问了,我最近比较忙,也没时间开什么发布会。今天刚好闲下来,事情不算多,就当发布会了。”

女记者一脸喜悦,连忙道:“杨总,那我就开始提问了……”

见她一副要做专访的模样,后面的记者都急了。

糙汉子们是欲哭无泪,几个长的还可以的女记者,却是一个劲地往前挤。

早知道杨小冬对女人优待,就该一开始挤进来才对,现在被别人抢占了先机,亏大了。

杨小冬懒得管他们,笑道:“可以开始了。”

之前的女记者也知道不能犯众怒,马上道:“杨总,我就问三个问题。第一,您个人财富超过1000亿。这消息因为没得到您本人的证实,外界一直揣测不断,今天您能和我们说说吗?”

任何时候,财富都是引人关注的话题。

女记者这个问题一出,其他人纷纷安静了下来,等待杨小冬的答复。

杨小冬考虑了一下,想了想才道:“具体的数字不好说,怎么说呢,财富这东西,它不是固定不变的。就像股市,今天你的股票还值一万,明天就可能成了九千,或者更多。而且新天地也一直没做具体的统计,实际上我本人也没具体计算过我有多少钱。当然,说我心里一点估计都没有,那回头恐怕有人骂我装逼了。”

众人都笑了起来,采访杨小冬的确挺爽的。

杨小冬说话干脆直接,换成别人,问到了这个问题,回答前面那几句,敷衍一下大概就过去了。

可杨小冬不会,结果也不出乎大家的预料。

“1000亿的话,在我看来,应该不算太高估。其实,钱对于我来说,就是一堆数字…”

众人再次笑了起来,这话要是从别人嘴巴里说出来,那就是装逼,可从杨小冬嘴巴里说出来,就很正常了,短短的四年间,杨小冬就达到了这个地步,他说什么都不过分。问话的女记者也忍不住道:“杨总,您这句话太景点了。”

女记者又继续问道;“杨总,那我问第二个问题了。这次新天地的华新城计划,传的沸沸扬扬,早在您去重都市的时候,新天地这边就透露过消息。可那时候,我们也采访过一些业内人士。很多人都说,现在商业地产市场低迷,新天地在这方面进行大投资,只是个噱头。结果这才没多长时间,您就将具体计划实施了,我能问问您个人的想法吗?”

杨小冬不以为意道:“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有人看好,有人不看好,这都是正常的。而且新天地的目的,也不是做单纯的商业地产。华新城,也不是简简单单的购物广场,新天地的目的是将其打造成我们的名片,甚至一座城市的名片!就像我们在京城,在沪市,在重都市都耗费巨资,打造了一座顶级的城市综合体。以后,你去了京城,想去cbd购物休闲,首先想到的不是cbd,而是华新城!这才是我们的目的,至于商业地产市场低迷,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市场再低迷,大家总是要购物的,也要吃饭休闲的。除非经济倒退几十年,回到计划经济时代,否则我觉得没什么好担心的。”

杨小冬说完,大家忍不住仔细咀嚼起来。

这话说的,还真够霸气的!

是啊,我根本不在乎赚钱与否,我在乎的只是这个项目能给新天地带来多大的影响力。

真要亏损了一些,那也无所谓。

而且杨小冬的目标也不在赚钱上面,他的目标更宏大,让华新城成为城市的名片。

任何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人文文化。

杨小冬现在想做的,便是让华新城,融入这座城市,取代他们的文化,这个目标比赚钱可大多了。

众人现在有些理解,杨小冬为何会不计成本,疯狂投资了。

真要让杨小冬达成了这个目标,以后新天地那就真成了商业帝国了。

当然,这个目标也不是那么容易达成的。

几十亿的投资虽然大,可有时候,不单单是钱的问题,还得看新天地怎么经营他们的城市综合体。

经营不善,倒闭也不是不可能。

问完了第二个问题,女记者想了一会儿才问道:“杨总,那这么说,12座远方城并不是新天地的极限了?按照您的说法,是不是以后,每座城市都会有一座华新城?”

杨小冬苦笑道:“这个你们还真高估我了,全国有多少城市?就说地级市以上的,大概有300多个。想全覆盖这些城市,平均一座华新城,最低投资20亿吧,有些城市只会更高,那就是7000亿左右了。要是横天地产能做到这个规模,光是一个横天,我就能赶超比尔盖茨了。”

账,大家自然都会算。

可很多人还是听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女记者的三个问题完了,可别人还能问啊。

杨小冬一说完,马上就有人急忙道:“杨总,您话中的意思,是新天地日后不会引入外来资本吗?”

要不是独资,杨小冬也不会说一个横天就超越世界首富了。

甚至众人隐隐都听出来了,杨小冬指不定连上市的心思都没。

杨小冬这次没给肯定的答复,笑了笑道:“这个不好说,看情况吧。如果需要的话,也不是没这个可能。”

“杨总,那您觉得,您在华新城计划上大笔投入,除了您的城市名片计划,这个项目能赚钱吗?”

“必然的!”

杨小冬笑道:“赚钱和城市名片不冲突,或者说,两者缺一不可。如果一座城市综合体,不赚钱,那说明经营不善。你们觉得,经营不善的城市综合体,会成为城市名片吗?在我看来,如今虽然国内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可国内抗风险能力一直都是世界第一,国内的经济很快就会复苏的。只要经济复苏,12座华新城,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双倍乃至更多的利益。今天我花了500亿,过两年,也许我就能赚回来一千亿!”

众人咋舌不已,一千亿,也就你敢说了,连银行大概都不敢说这个话。

咋舌归咋舌,吹牛大家都会。

到现在,大家也没问什么刺激性的问题。

眼看着采访也有段时间了,有人问道:“杨总,听说远方这次的华新城计划,资金来源是新天地超市这边的货款,这事是真的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