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同学虽然进修班八点半才开始第一节课…… - 九零沪上发家日常 - 流烟萝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78章同学虽然进修班八点半才开始第一节课……

虽然进修班八点半才开始第一节课,但机械厂离学校有点远,叶薇也担心自己因为驾驶技术生疏,路上耽搁时间,所以定了七点整的闹钟。

起床洗漱二十分钟搞定,叶薇收拾东西直接出门。

之前上班她早饭都是在厂里食堂吃的,现在已经离开工作岗位,不好再去食堂,干脆将车看到外面,在路边早餐店买份粢饭团,再要一份豆浆解决。

吃饱喝足,时间也不到七点四十。

叶薇开着车,小心翼翼出发。

刚坐上车的时候,叶薇觉得自己一觉睡醒回到了昨天以前,开车时少了昨天回来时的游刃有余。

好在她没有那么健忘,开了一会后手感就慢慢上来了,只经过外滩时因为人多车多有点紧张,不由将速度放慢,其他路段都开得挺顺利。

八点二十左右,叶薇将车停在学校外面,拿着包下车。

说来也巧,刚下车,叶薇就听到不远处有人喊她的名字,扭头望过去,发现是昨天新认识的同学,回想着她的名字问道:“王瑞珍?”

“是我!”王瑞珍连忙走过来,看一眼停在旁边的车,又看看叶薇,眼里满是惊讶,“你开车来的?这是你的车?”

虽然在大院里,叶薇巴不得大家觉得她没那么有钱,但在进修班的同学面前,她不打算装穷。

宝贝星球开业不久,叶薇就联系了店里销售的毛绒玩具的生产商,让他们生产两千个贝贝玩偶。

因为厂商规模比较大,当时宝贝星球开业时间又不长,之前叶薇一直在夜市摆摊,生意没有这么好,两三个月才会进一次毛绒玩具,且每次订单金额都不大,所以对整个工厂来说,她实在不算什么大客户。

但她之前进的都是生产好的毛绒玩具,只和销售员打交道,所以没觉得被怠慢,直到这次定制生产,问题才暴露出来。

这次合作次从一开始就谈得不怎么顺利,因为距离太远,光是打样就扯了很久。

如果不是销售尽心尽力,叶薇一时也抽不出时间去深市,无法更换其他生产商,她肯定就不合作了。

可这些如果发生了,于是合作继续了下去。

好不容易谈到生产阶段,叶薇以为自己可以放心了。结果因为毛绒玩具厂商主要做出口生意,时不时会承接一些大品牌的来了解工。

而两千个玩偶的定制生产,订单实在不怎么大,为了出口的大笔订单能顺利交付,叶薇的订单就被一拖再拖。

原本签合同前,销售说她这种简单且数量少的订单,通常一个月能交货,结果硬是拖到了合同约定的最后期限才交货。

也是叶薇太弱了,如果她的生意做得足够大,订单金额足够高,约定期限自然可以由她来定,这家不同意,她大可以联系下一家工厂。

但现实是她的生意规模小,订单金额少,就算不接受这一家答应的交货期限,去下一家也差不了太多,只好捏着鼻子签下合同,并在心里祈祷他们速度能快一点。

谁想合同签订后,原本就处于弱势地位的她,更加势弱了。

因此,虽然合同约定期限截止前,两千个贝贝玩偶如期发货了,且到货后叶薇检查过,质量很不错。

但暑假叶薇还是抽时间飞了趟深市,实地查看后,选择了新的毛绒玩具供应商。

虽然目前看,新的合作方态度不错,看着比之前那家玩具厂更重视她这个客户,但和上一家合作的时候,下定制加工的订单前,叶薇也没觉得被怠慢。

所以现在说这些,叶薇觉得为时过早。

但她心里并不担心将定制加工订单给这家玩具厂后,这家的态度发生改变,一是因为这家玩具厂规模小不少,二是因为宝贝星球开业后毛绒玩具销量增多,她进的货越来越多了。

换言之,她现在算是这家玩具厂的大客户了。

只要这家玩具厂老板脑子没问题,都不会怠慢她。而如果对方脑子有问题,她也可以及时踹掉这家玩具厂,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她相信,只要宝贝星球越来越好,未来愿意跟她合作的玩具厂肯定会越来越多。<

话说回来,贝贝玩偶上市后销量很不错,一是国人大多喜欢大熊猫,二是陈宜玉画出的贝贝确实很可爱。

总店除了招牌,店内还有贝贝的塑像,有的家长带孩子来玩时会拿相机给他们拍照,那些拍下的照片中,每次总有一两张是和贝贝的合影。

这批玩偶是七月中旬到货的,到八月暑假结束,短短一个半月的时间,就卖出了足足五百个,算下来每天都能卖出十来个。

别觉得宝贝星球每天接待的家庭这么多,贝贝玩偶一天只卖出十来个很少,要知道这些人中愿意额外买东西的人不过四五分之一。

而宝贝星球售卖的玩具种类很多,光大大小小的玩偶就有二三十款,日销能上两位数的玩偶绝对算是畅销款。

贝贝玩偶的成功,让叶薇打定了主意要做自己的东西。

她已经联系代账公司,让他们帮忙注册玩具和童装公司,并让助理准备招人。

招人还好说,但之前定制合作的种种不顺利,让叶薇觉得代工厂距离太远,确实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

而且说实话,深市工厂生产出来的东西虽然便宜,但仅针对大批量生产的商品,定制生产想要把控质量,价格其实很难压下去。

再算上长距离运费,成本未必能比沪市本地的工厂更低。

叶薇不打算一杆子打死深市所有工厂,但后期她确实打算联系一下沪市本地的各类工厂,如果能保证质量,且成本更低,她可能会偏向于后者。

当然,如果能行,她还是更倾向于组建自己的工厂,但这是以后的事了,她暂时没那么多资金,不考虑。

刚好,叶薇进修班的这些同学,基本都是各国营厂的骨干。

像此时站在她面前的王瑞珍,就在制衣厂工作。

就像面前的王瑞珍,叶薇知道她在制衣厂工作。

虽然王瑞珍工作的制衣厂主要生产女装,但受到私营服装厂的冲击,国营制衣厂日子都不太好过。

为了活下去,机械厂都能转产电饭煲电冰箱,制衣厂想必也会愿意代工童装。

就算最后价格谈不拢,没有合作,叶薇认为和王瑞珍搞好关系也有好处。

王瑞珍在一线干了十几年,技术好才会得到提拔,要是能搞好关系,以后叶薇组建服装厂说不定能把人挖过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