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六章王爷来了
期盼很久的雨,终于下了起来。淅淅沥沥,断断续续,下了十多天。仿佛整个世界都平静了,不再为断水而焦躁不安。叶尔湖畔又是绿意盎然,人们在自己的土地上劳作。个个都是喜乐万分。叶尔州的百姓,比起其他地方的人来,生活是相当富足而安定的。从总督到地方乡绅,不会去盘剥百姓。甚至和百姓一样,一起下地耕耘。总督夫人也和其他普通村姑一样,提茶送饭到田间地头。人们看着那个腹部微起,温润如玉的小女子,心里有无限的感动。
“夫人,你休息会吧!”秦姨扶着麦子。她微微一笑,“没事的,我没那么金贵!”他们来到田间,赵恒正在和百姓们聊天。“大少爷,吃饭啦!”麦子喊他。
赵恒笑着走过来。“农忙结束了,我们一起进趟京城。一方面去朝见天子,另外就是看看朝廷对我们叶尔州的态度!”赵恒边吃饭边说。
麦子问:“我们进京,要带多少人去?”赵恒说:“我想过了,我们进京朝贡,就带胡一刀和钱师傅去。钱师傅对京城比较熟悉。他在京城做过翰林,朋友也多。”麦子点点头。
李涵走过来,“赵大人,你干什么事情,都是把我撇开算,你这是个什么意思啊?”赵恒看看他,“你就不动动脑子?我们都走了,这叶尔州谁看着?国相是个文官,万一有个大事情,你让他一个老书生,提刀上战场?”
李涵撇撇嘴,“好吧!这个理由很充分,我同意了。“哥,你的任务就是看好家,等我们回来。”麦子说。李涵笑了,“这话就像一家人该说的!好吧!我会看好的!”
一大早,赵恒和麦子坐上了进京的马车,胡一刀和五个侍卫紧随左右。李涵又通知沿途的四海帮分舵,与以接待和保护。
一路没有什么波折,十天的晓行夜宿,使团顺利进了京城。马车一进高大的城门,麦子的一双眼睛就不够用了。
那宽阔的街道两边,店铺林立。每间店铺都是极尽奢华。“真气派!”麦子艳羡的说。“这是帝都,当然要比一般的地方更胜一筹!”赵恒说。马车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缓缓前行。
钱千毅先去理藩院投帖,赵恒和众人在驿馆住下。没过多久,理藩院的官员就匆匆赶来。他带来了皇帝的旨意,请归宁郡王和夫人进宫见驾。
赵恒和麦子坐着软轿,由八个内侍抬着,从皇城门口一路往里走。两旁高大巍峨的宫殿,飞檐斗拱,威严壮观。来到养心殿,赵恒和麦子下了轿。内侍把他们带进宫殿。
一个面貌清秀的少年正坐在龙椅上喝茶。他一身略显肥大龙袍,头上戴着一只金冠。
内侍禀奏:“万岁,归宁郡王携夫人,前来见驾!”乾元帝微微一笑,“有请!”赵恒和麦子来到里面,跪下磕头:“臣赵恒拜见皇帝陛下,万岁万万岁!”乾元帝摆摆手,“爱卿平身,赐座!”
内侍端来凳子让两人坐下。乾元帝笑着说:“我听皇叔父经常提起二位,今日一见,过然气度不凡!”赵恒欠了欠身,“万岁爷过奖了!”
乾元帝问:“听说二位是先罗国王室成员,为什么要屈居我朝做个地方官?”赵恒起身答:“臣和妻子都是土生土长的天朝子民,能为天朝尽一份力,自当义不容辞!”
乾元帝微笑点头。他又问了些地方上的事情。赵恒一一回答。到了午时,乾元帝在光禄寺赐宴,招待使团的成员。摄政王哉匡也来作陪。老友相见分外亲切。
哉匡笑着说:“龙城一别,已有一年有余。能再次相见非常开心。”赵恒说:“我们能够再次与王爷见面,也是荣幸之至。”
哉匡说:“据边境传来的战报,先罗国发生内乱。先罗太师和太子各自拉起人马,打的很焦灼。大批的平民涌入我朝境内,因此时常和我朝百姓发生了冲突,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伤亡。边境上的守军被搞得焦头烂额!不知归宁郡王有何高见?”
“最关键的是要平息先罗战乱,让百姓回家,休养生息!朝廷可以宗主国的身份,出兵干预!实在不行,也可效仿古例。去国号设郡县,分而治之,可安天下!”赵恒说。
哉匡赶紧起身施礼,“王子殿下,你这是想用一人之罪,还百姓平安啊!撤国号,则先罗宗庙社稷不保,王子岂不是千古罪人了?本王深感惶恐!”
“罪人也罢,逆子也罢!我赵恒不是个圣人,最多只是个商人!商人唯利是图,我的利,就是天下苍生之利。天下平安了,我就与贤妻将归隐田园,做一闲云野鹤。”赵恒看了看麦子。麦子的眼眶湿润了。
哉匡不禁唏嘘不已。“我一个身经百战的将军,堂堂皇叔。竟然没有一位落难王子的气度,惭愧至极啊!”哉匡深有感触的说。
他叫来显轩,“轩儿,你把我那份折子递送给皇上吧!就说老臣这次带兵出征回来,就告老还乡,回漠北草原放羊去了!”
“能回得去吗?”显轩迟疑的说。哉匡苦笑着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就要看皇帝的气度了!”显轩摇摇头,“主公,我觉得你还是三思而后行。毕竟这不是你一个人的生死荣辱。这一不小心,就是一场腥风血雨!”
赵恒也说:“摄政王可以先探探皇帝的口风,若皇帝宽仁,自可放心交权。若要秋后算账,那就另作打算!”哉匡沉默了一会儿,点点头。
显轩去递奏折,赵恒跟他说:“小王爷,你去见见太后,把王爷的话带给太后。并告诉她,说王爷想把这次的统兵权交出去。看太后如何做,皇帝如何说!我就能有个判断了!”显轩答应了。
“如果皇帝派人过来交接,那就是他有心要夺权,和消灭你的势力。那就要早作打算。若是太后派人来接替,那说明皇帝没什么恶意,还有回旋余地。若是挽留,就顺水推舟!”赵恒跟哉匡说。
等了散席后,哉匡邀请赵恒夫妻俩去摄政王府去做客。赵恒欣然接受。王府和皇宫隔了一条街。是一座年代挺久远的大宅子,前后五进院子,亭台楼阁,假山回廊。在闹中取静,别有一番情趣。
哉匡介绍说,这是前朝的一个富豪的宅子。老皇帝做太子时,是太子府,做了皇帝后就送给他做康亲王府。“这有江南园林的风格,是非常漂亮的一座宅子!”赵恒赞叹道。“这是仿照姑苏园林建造。听说建材和工匠,都是来自南方。”哉匡说。“我的眼力还行啊!”两人哈哈一笑。
来到客厅分宾主落座。哉匡让人泡来香茶。“我从十六岁起,就跟着先帝南征北战,到如今二十多年。特别希望每天能闲坐庭前,和一两好友品茶聊天,那可谓人生之快事!”哉匡感慨道。
赵恒笑着说:“王爷天纵英雄,怎能与我等凡夫俗子一般见识啊!”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哉匡苦笑了一下,“功高震主,能有几个人善终的?我之所以每日如履薄冰,就怕有覆巢之祸!到那时候,反抗天下大乱,不反抗也会血流成河!真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啊!”
赵恒笑了,“我送王爷一个字!”他用茶水在茶几上写了一个字:“逃”赵恒然后说:“东南一禺,地广人稀,海疆辽阔。闪转腾挪,游刃有余!”哉匡大喜,“赵大少爷教我的可是活命之法啊!妙哉啊!”
正说着家人来报,显轩回来了,带来了太后的懿旨。哉匡跪接懿旨,懿旨上说,摄政王身经百战,劳苦功高。是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请王爷千万要替朝廷着想,不要有任何顾虑。统领千军万马,少不了王爷出力。
没过多久,宫里也来了旨意,皇帝竭力挽留摄政王,让他不要打退堂鼓。现在关河不宁,正是一将难求之事。万不可心生退意,做为一朝首辅,自当以国事为重。
哉匡表示愿为国征战沙场,无怨无悔!请太后和皇帝放心。一番冠冕堂皇的表示后,双方皆大欢喜。
哉匡说:“我们朝廷发兵先罗,所要做到的就是各打五十大板。希望他们明白,什么叫安分守己!现在的太师,依仗的是先罗王妃的声望。而太子则是挟持着命在旦夕的先罗王。双方各自称自己是正统,在先罗王城和边城,对峙杀伐!”
“那我们两面出击,来个围而不打。”赵恒说。哉匡点点头,“一旦有什么反抗我们就立刻围而歼之。决不给他们有逃脱的机会!纵虎归山,必然为祸人间!”
几个人在一起商量着下一步的方案。不觉天色已晚。哉匡安排赵恒和麦子在客房休息。
这是一座两层的小楼,前面是一条锦鲤池。赵恒和麦子在露台上,看着夜色下的王府,心情都有些沉重。
忽然小楼旁的侧门被人打开了,两个披着斗篷的人走了进来。
“大小姐,王爷正在东书房等你呢!我来带路,”王府总管轻声说。“不用,这是我家,我认路。你去忙吧!”那个大小姐说。“是!小姐走好!”总管退下了。旁边的随从,提着宫灯,前面带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