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聚餐 - 一线牵·星辰 - 南淮北星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一线牵·星辰 >

第八十三章聚餐

第八十三章聚餐

大课间的时候,白星铭来到a班找他哥,“妈刚才打电话,让我们两个中午回去吃饭,到时候司机会来接我们。”

白星宇虽不解,但也答应了。

中午,司机先是将兄弟接回了白家别墅,宋雪婷已经换好了衣服,她让两个儿子也赶紧去件正经的衣服。

白星宇:“是家庭聚餐吗?怎么不见爸爸?”

宋雪婷摇摇头,“你们爸爸有事去公司了,晚上才有时间回家吃饭。

今天的饭局是侯太太攒的,说是为却将又去美国的小女儿送行,但我觉得这事不仅仅只是吃饭那么简单。”

都提示到这份上了,要是再不明白就是傻子。

白星铭瞥了他哥一眼,仿佛是在说:瞧瞧你惹出来的桃花债。

其实雪婷也明白大儿子对人家是一点儿兴趣也没有,“本来我也不想参与这个饭局的,但仔细想想,如果我们不去,可人家却又把地点选在了我们家企业下的酒店,一来对你们爸爸形象有所损失,二来外人就觉得我们在摆架子,自以为高高在上。所以去是肯定的,但那毕竟是你们小年轻之间的事,我也不好掺和,一会儿按你的意愿来就行,妈妈不勉强。”

交待完,三人坐上了车。

要说这侯家,当年确实威风。

侯老太爷,也就是当今侯家正主侯正的爷爷。

侯老太爷出生于民国早年间,年仅十五岁参军,打过游击战,解放过南京城,新中国成立后又奔赴朝鲜战场,是一名立下过赫赫战功的老将。

侯老太爷膝下育有三子,老大侯建国十八岁参军,老二侯立国二十出头从政,老三侯兴国大学毕业选择从商。

老大因出色的战功,很快干到了团长的位置;老二年纪轻轻就在政治方面开露头角,得到了政府的重用;老三也在商界站稳了脚跟,取得了一席之地。

侯老太爷看着三个儿子都异常优秀,也当真是打心底里高兴,可这样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

在一次反侵略战争中,侯团长为掩护部队撤退而壮烈牺牲。

在□□时期,侯立国已经干到了某市的副市长的位置,结果有人举报他品行不端,妄图搞逆流事件,最终被批斗致死。

接连收到两个儿子的噩耗,侯老太爷一夜之间病倒了。

哪怕有小儿子的细心照料,侯老太爷还是因旧伤复发和思念过度而去世了。

一夜之间,侯家地位一落千丈。

失去了老太爷这棵大树,侯兴国在商界开始受到排挤,在那段特殊的岁月里,侯家过得可谓是异常辛苦。

不过好在侯兴国是个十分有才能的商贾,抓住了国家给予的发展机会,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了商界内难以憾动的巨树。

哪怕在去世之前糊涂地将大部分产业交到了败家十足的小儿子手上,之后连续弄倒闭了好几家公司,但家底依旧无比深厚,更何况如今掌权的是侯正。

侯正虽不及其父亲,但也比那废物一般的异母弟强得不是一星半点。

所以如今的侯家再怎么不敌当年,也依然企业内享誉“家族企业老大”的称号。

在家族企业里头,侯家依旧无敌手,而在后起新秀中倒是有几个够姿格跟侯家碰一碰的,但这一只手就能数过来,白程宇便是这其中之一。

这一饭局是侯太太以“为女儿送行”为由攒的富家太太及其子女局,虽然受邀的太太们都知道这饭局不简单,但碍于侯家的身份和地位,众人也就默默地禁了声。

今天这饭局,侯太太先后邀请了二十三位富家太太,然后这些太太们又带了子女,当然也有独自前来的,比如沈清。

沈清并不是富家太太这一点在场的都知道。

虽然沈清身为一介女子,但她的的确确白手起家,用自己一滴又一滴的汗水才走到今天的位置上。

而且侯太太邀请她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沈清是当初最早投资白程宇的一个,也因此与白家夫妻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侯太太也知道宋雪婷很少在她们这种名流太太圈露面,所以请沈清来也是为了她不显得那么拘束。

这些太太和她们的子女们一上来就分成了两派,小辈派和长辈派。

而长辈派这又分成两派,一派是家族企业太太派,一派是后起新秀太太派,哦,不对,应该还有沈清这独自成派的女总裁派。

虽说都是富家太太,但家族企业和后起新秀还是有区别的。

何为家族企业?说白了就是如今手上的资产并非自己首创,而是继承父母或更往上数的长辈的,说白点就富二代或富n代。

相反后起新秀也就是所谓的白手起家,或者称富一代。

也因为这样一层关系,双方都是不怎么看得对眼,在后起新秀们眼中家族企业就是陈旧资本家,而在家族企业眼中后起新秀就是典型的暴发户。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到如今新世纪20年代伊始,这四十年来的商界发展以千禧之年为分界线。

上个世纪80、90年代,家族企业进入了鼎盛时期。

那时便有人放言:家族企业必将永远成为商界的领头羊。

而然也有人预言:盛极而衰,新旧交替,这才是世间永恒不变的真理。

两方人马争持不下,便将这个问题丢给了时间去证明。

21世纪的浪潮带来春风的同时,也吹走了20世纪末尾的败叶枯枝。

在思想、技术、政策等各方面的复杂原因纠缠下,家族企族的大厦开始倾斜,而相反的,后起新秀却如雨后春笋般暴发式冒头。

因此千禧之年在人们眼中,不仅是旧新时代的交替,更是残夜的破晓、旭日的黎明。

前二十年,后二十年,清清楚楚,泾渭分明。

纵使是那些富了不知多少代的家族企业,在大时代的浪潮面前,也不得不认承自己的劣势,或是重新正视后起新秀们的实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