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第七十一章
第71章第七十一章
“陛下消消气,想来杜尚书也是想着为陛下分忧。”皇帝的大太监李成道。
“哼!真的是替朕分忧吗?”皇帝轻哼一声。
“可是巡盐御史一职事关重大,陛下也不好随便派人过去,总得是自己的心腹才行,杜尚书或许有自己的私心,但也是事出有因。”
“到底是朕可用之人太少,如若是废太子还在,当不会有朕这样的烦忧。”皇帝叹了口气,如若不是废太子逼宫,与老大老三一同去世,这皇位也落不到他身上来,虽然这些年他也有发展自己的势力,终究时间还是太短,可用之人太少。
皇帝想了想道:“随朕去一趟太极宫。”
“是!”
太极宫是如今太上皇的住所,平日,太上皇就在太极宫休养身体。
“参见父皇!”皇帝恭敬地给太上皇请安。
“你来了,坐吧!看你整日忙碌,坐下陪朕钓一会儿鱼。”太上皇让刘福荣再给皇帝拿一根钓竿来。
皇帝恭敬坐下,拿起钓竿陪着太上皇钓鱼。
“扬州盐场的案子已经了解了,处置得很好,怎么还愁眉苦脸的。”太上皇问道。
“扬州盐场的案子已经了解,可是后续官员补缺的问题还是令人头痛,其他官员还好说,关键是这位巡盐御史,儿臣一时间还真的没有合适的人替代。”
“昨日大学士不是给你推荐了一人吗?”
“儿臣觉得大学士推荐的那人优秀倒是优秀,就是还想看看有没有更合适的人。”
“朕面前,不用说违心的话。”
“父皇明鉴,只是觉得大学士如今势力有些大,父皇说过,臣子之间应当相互掣肘,只是外祖父和大学士比起来,差得有些多,今日外祖父也向儿子推荐了一个人选,是杜家的一个子侄,这位子侄儿子也了解一二,才能并不出众,可是扬州的巡盐御史又尤为重要。”
听着皇帝的话,太上皇脸上的表情变得满意,“不错,朕的话你倒是记在了心里,之前你还不是皇帝,他们可以心无旁骛地辅佐你,如今你已经是皇帝,他们之间就没必要这样团结了,不要单单偏袒一人,时刻警惕外戚专权。”
“儿子明白!”皇帝连忙道。
他已经当了差不多快一点的皇帝了,这点他已经明了,外祖家和岳父家,在他还不是皇帝的时候,可以心无芥蒂地辅佐他,他如今已经是皇帝,各自都在为自家的势力谋求更大的发展。
“你到底是根基太浅,得用的人不多,巡盐御史的位置很重要,关系到盐税,可是盐税可是大庆重要的税收来源,这个巡盐御史必得是自己信得过的人,即使信不过,那也得是有能力的忠臣。”
“还请父皇明示!”
“朕给你推荐一人。”
“谁?”
“兰台寺大夫林如海。”
“他!”皇帝恍然大悟。
“林如海祖上五代列侯,最是清贵,林如海本人能力也不错,也很是忠君,探花郎出身,朝中,他算是中立的一派,与荣国府是姻亲,他去担任扬州巡盐御史最是合适。”
皇帝脑海中想着林如海,觉得林如海确实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林家本就清贵,子嗣还单薄,林家累积了这么多代的财富,对一般的钱财也放不进眼中,林如海并未投靠外祖或者大学士,与他们的势力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最关键林家与荣国府还是姻亲,荣国府可是代表了老牌勋贵,背后也不是没人撑腰,想要动林如海,也没那么容易。
太上皇看着皇帝脸色,便知道,皇帝对这个人选是满意的。
皇帝回过神来,看着太上皇戏谑的目光有些不好意思,“还是父皇思虑周全。”
“你哪里是不周全,不过是见得太少了,不过礼部尚书和大学士之间,你平衡得很好,切记,不能一家独大。”太上皇再次提点道。
“儿子谨遵父皇教诲。”皇帝起身给太上皇行了一个大礼。
“行了,父子之间,无须这样客气。”
皇帝在太上皇这里得了一个人选,心中的石头瞬间落了地,倒是没有那么急切了。
皇帝不再急切,大学士和礼部尚书倒是有些坐不住了,前朝后宫都安排人在试探,前朝的官员在提巡盐御史的紧迫性,后宫的皇后和淑妃在吹枕头风,说大学士和礼部尚书提供的人选有多么多么的好。
就在各方的催促下,皇帝召见了林如海。
林如海怎么也没想到,大学士和礼部尚书争的这个巡盐御史最后落到了他的头上,只不过君命不可违,皇帝选了他当这个巡盐御史,他也只能上任。
差事落到林如海身上,大学士和礼部尚书也停止了争抢,他们两个很清楚,他们两个推荐的人都不如林如海优秀,想要让皇帝改变主意,基本是不可能,但是,这个肥差没有落到对方的人手中,也不算是坏消息。
林如海得了扬州巡盐御史的差事,最起码要在扬州待上三年,林家子嗣稀薄,家中的主子就只有林母、林如海、贾敏以及新出生的林墨玉四个主子,林如海去扬州,贾敏和孩子自然是要跟着一起去的,林母舍不得儿子和孙子,自然也不会单独留在京城。
林家过来报信的时候,贾赦还有些愣,“没想到扬州巡盐御史的差事落到了妹夫手中。”
“巡盐御史倒是一个肥差,只不过这个肥差也不好做,如若太过于清廉,便阻了其他人的财路,如若是同流合污,陛下那里又不好交差。”桑梓皱着眉头道。
“是呀!不管怎么说,陛下已经下令让妹夫补缺,等三年后,我看看能不能走个关系,把妹夫再重新调回京城。”贾赦道。
桑梓点了点头,如今也只能这样了。
林如海要离开京城去扬州,自家的亲朋好友都是要一一拜别的,最先拜访的便是兰台寺的同僚,再然后是同窗好友,再就是亲戚了。
过来荣国府拜别的时候,林如海自然将贾敏和林墨玉带上了。
贾母抱着林墨玉不肯撒手,她伤感地看着贾敏,眼睛泛红道:“怎么就调去了扬州呢,你这一去,我们母女什么时候能再见?”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陛下下旨,让我家爷补了扬州巡盐御史的差事,我们总不好抗旨,好在扬州走水路回京城也方便,我们得空,会回京来给母亲请安的。”贾敏的眼睛也有些泛红,不过还是打起精神安慰贾母。
“你少框我,扬州到京城即使有水路,回一趟也不容易。”
贾敏尴尬一笑,气氛更加的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