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114章 - 夫人猛于虎 - 天下皆呆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夫人猛于虎 >

第114章第114章

第114章第114章

鸳鸯亲自来接,贾政只能让鸳鸯把人带走。

贾母见贾珠过来,担心的问道:“怎么样?你父亲骂你了吗?”

贾珠靠在贾母怀中,道:“老祖宗让鸳鸯出现得这么巧,他没说几句鸳鸯姐姐就来了,还没来得及呢。”

贾母揽着贾珠,心疼道:“你父亲的性子被老祖宗给养偏了,苦了我的珠儿。”

贾珠摇了摇头,道:“我有老祖宗心疼就够了。”

“等你成了亲,你还有媳妇心疼,陶家姑娘是个是好孩子,和珠儿很配,等你成亲了,老祖宗就安心了。”

“多谢老祖宗为孙儿谋划。”

“珠儿,你要好好的,如若缺了什么,就和老祖宗说,再不济你大伯也会帮你的,你可千万不要伤了自己,你那病再来一次,老祖宗是真的撑不住的。”贾母想起之前贾珠病重,眼睛一下红了。

贾珠的眼泪也一下没忍住,落了下来,“不会的,老祖宗放心,孙儿以后一定好好爱惜自己,不让老祖宗担心。”

贾母听到贾珠这么说,这才按下心来,问道:“你现在学业怎么样?能去参加乡试了吗?”

贾珠有些羞愧,道:“先生说我现在的学问去参加乡试还有些悬,还得再沉淀两年,乡试不仅仅只考学问了,策论的比重加大,先生现在在让我们了解是国策,孙儿这方面进步缓慢。”

“我家珠儿年纪还小呢,五十少进士,珠儿这么小已经是秀才了,已经很优秀了。”贾母夸道。

“其实轮学问,琏弟比孙儿天赋好,策论上,琏儿一点就透。”贾珠有些羡慕。

“琏儿的外祖是张太傅,琏儿再怎么样,也继承了一点天赋,而且老大如今是户部侍郎,朝廷有什么国策老大都知道,他和琏儿的父子关系又那么好,琏儿平时耳濡目染的,自然是一点就透,老二在朝廷上是一块榆木疙瘩,你母亲又是一个拎不清的,珠儿能有今日,都是依靠了自己,珠儿不用和琏儿比,只要自己比前一天的自己有进步就好。”

贾珠用力的点了点头,贾琏的优秀对贾珠来说怎么可能一点压力都没有,虽然他不嫉妒,但是也是羡慕的,如今有贾母的开解,贾珠倒是放轻松了不少。

“正巧你回京城了,一些什么国策你也可以和你大伯说说,你大伯肯定比你父亲知道得要多,也更加深刻。”

“先生也是这么说的,大伯是户部侍郎,对国策的了解肯定很深,不过大伯忙碌,孙儿也不好打扰。”

“如今马上过年了,确实忙碌一些,等朝廷封印,你大伯就空闲下来了,你就可以多去找你大伯说说话了。”

“可是......”贾珠还是有些踌躇。

“你要是不好意思可以带着琏儿一起,你大伯不会介意的。”

贾珠点了点头,“那孙儿只能去叨扰大伯了。”

贾母和贾珠说了话,便让贾珠在梨香院休息,她早先就让人把贾珠的屋子收拾出来了,自己的乖孙,她可舍不得让老二夫妻磋磨。

晚上用晚膳是在贾母这里摆着的,外头是男丁们在用膳,里间就是贾母带着女眷们在用饭,男丁和女眷也就一墙之隔,两边说什么了,互相都听得到。

用过晚膳之后,鸳鸯告诉贾政夫妻,老太太舍不得贾珠,就让贾珠在梨香院住下了,也多陪陪老太太。

贾政和王氏只能道:“老太太思念贾珠,贾珠是应该好好侍奉老太太。”

贾珠就这样在梨香院住下了。

因为贾琏他们回来了,荣国府到处都热热闹闹的,特别是又临近过年,更加的热闹。

虽然开心热闹,正经事还是没忘,贾母带着贾政夫妻和贾赦夫妻以及贾珠去了陶家拜访。

贾赦和贾政、贾珠被陶家人引去了前厅,而贾母和王氏、桑梓则被引去了后院。

“见过荣国公太太,见过荣国侯夫人!”陶家女眷们见贾母带着桑梓来了,连忙行礼。

“日后都是一家人,何必这样拘礼。”贾母亲自将陶翰林夫人扶了起来。

等起身后,陶夫人连忙邀请贾母上坐。

“早就想拜访夫人了,一直不得空,这会儿才算是真正上门,真是抱歉。”贾母笑眯眯道。

“我们是晚辈,怎么也应该我们先上门拜访,这不,到了年下,也确实有些忙碌,不好上门。”陶夫人笑道。

两家都说的是客套话,贾母不上门主要是因为陶小姐没有上京,陶家对她来说也还是小辈,她这个长辈自然不好主动去陶家拜访,至于陶家不主动去荣国府拜访,是因为陶家是女方,不能主动,不然会让人觉得女方恨嫁。

如今陶先生带着女儿来了京城,这会儿贾母拜访也是顺便下聘交换婚书的。

“这是陶小姐吧,第一次见面,给你带了一对镯子,算是我这个未来大伯母给你的见面礼。”桑梓笑道

陶小姐红着脸道谢,“多谢侯夫人。”

“前些日子我们府上还得了一盒子宫花,我们家的姑娘少,也用不到这么多,便给一起带来给你了,你家中姐妹们多,你们挑挑看,有没有喜欢的,如若没有喜欢的赏赐给下人也是好的。”

“实在太破费了。”陶翰林夫人连忙道。

桑梓笑眯眯的,道:“马上就是一家人了,我送来给她们小姑娘玩的,实在无需客气。”

桑梓这边送完了礼,就轮到王氏这个正牌婆婆了。

王氏想了想,从褪下手上的一对手镯,道:“这是我出嫁的时候我母亲给我的陪嫁,就送给陶小姐当见面礼了,希望日后你和珠儿感情和睦,能够贤惠的辅佐夫君,绵延后嗣。”

王氏这话场上的气氛一下就冷了,这婚都还没结,王氏这个婆婆怎么就催着绵延后嗣了?这话可不是她现在能说的。

桑梓连忙接过话头,笑道:“弟妹还真是喜欢这个未来的儿媳,自己的嫁妆都拿出来了。”

王氏勉强一笑,她原本准备的见面礼也不是这个,是一个金钗,只是自家大嫂又是送镯子又是送宫花的,她那金钗拿出来就太寒酸了,她这个正牌婆婆的见面礼被隔壁大房伯母的见面礼比了下去,外人不知道要怎么说。

“多谢夫人!”陶小姐也行礼道谢。

贾母见桑梓把话圆了过去,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对陶夫人道:“夫人莫要介意,我这二儿媳不怎么会说话,让夫人见笑了,我们一家对陶小姐都是特别的满意的,只恨不得马上把人娶回去,只是这婚礼流程还是要走一走的,这样才能表示出我们的诚意。”

“我们家姑娘运气好,能被荣国府看重,日后我们两家可得更亲热一些才好。”陶夫人笑眯眯的,对刚刚的插曲不是很在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