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106章
第106章第106章
给贾母办了接风宴,贾母就安心的在林家住了下来,贾母每日带着元春去找贾敏说话,有贾母陪着,贾敏的心情十分舒畅,即使肚子已经很大了,快到生产的时日,因为心情好,状态比孕初还要更好。
“没想到元春理账也是好手,这几日元春协助女儿管家,女儿松快多了。”贾敏道。
“这都是她跟着她的大伯母学的两招,如今还稚嫩得很,及不上她大伯母一两分。”贾母谦虚道。
“元春还年轻呢,还有很长时间跟着大嫂学。”
“一转眼元春他们这些孩子都长大了。”贾母感叹道。
“孩子都是见风长,很快就长大了,马上就都要成家立业了。”贾敏也跟着感叹。
“是呀!家中都已经在给珠哥儿和琏哥儿相看人家了。”贾母道。
“珠儿和琏儿确实到了相看的年纪了,已经给他们瞧好了吗?”贾敏问道。
“这事儿是你大嫂安排的,琏儿去年回京也已经是下半年了,你大嫂忙,倒是没有那么多功夫处理这些事,今年再怎么忙,也要定下来了,珠儿的年纪不小了,可别耽误了。”贾母笑道。
贾敏想了想道:“珠儿这边真的没有吗?如若没看好,我倒是想给珠儿做个媒。”
“你有什么好的人选吗?”贾母问道。
“是珠儿恩师看中了珠儿,珠儿都恩师姓陶,是我们扬州鼎鼎有名的大儒,陶家不仅仅在扬州是书香门第,和京城中对陶翰林一家也是同出一脉的,陶先生一辈子都在教书育人,可谓桃李满天下,只可惜,陶先生重情,夫人早逝,只留一个女儿在,便是如珠如宝的疼着,珠儿不是在青山学院念书吗?便是拜在陶先生门下,陶先生也看中了珠儿到才华和人品,特意请山长夫人找我说媒。”贾敏解释道。
“这陶家姑娘怎么样?”贾母问道。
“陶先生这些年都没有再娶妻,家中中馈都是这个女儿管着的,女儿见过这姑娘,模样性情都是不错的,女儿还挺喜欢这个姑娘的,但是女儿只是珠儿的姑母,这事儿也不好做决定,想着等孩子生了,再给您写封信告知此事,没想到您居然来扬州了。”
“你都说好的姑娘自然是没话说的,改日我见见那姑娘。”贾母对贾敏的眼光还是很信任的,自家闺女,总不会害了珠儿,而且还有师徒情谊在。
“行,横竖女儿过不久便要生了,等着孩子满月宴的时候给山长夫人下帖,请她把那姑娘带过来一起说说话。”贾敏道。
“也好。”贾母应下。
“母亲此次好不容易来一趟,得多住一段时日,也让女儿尽尽孝。”贾敏道。
“最起码这孩子的满月宴之前我这个老婆子是要在这里待的,等满月宴之后,我再去金陵看看,这么多年没有回去,也不知道金陵现在是什么情况。”贾母感叹道。
“到时候我陪着母亲一同前去。”贾敏道。
“你得照顾家里,孩子还刚出生,你到处跑什么?”贾母不赞同。
“金陵离扬州又不远,女儿虽然跟随夫君来了扬州,一直都要操持庶务,也不得空,正巧母亲来了,我陪着母亲四处走走,也当松快松快。”
“到时候和如海商议一下,他没意见,那我们就一起去。”贾母道。
“好!”贾敏开心应下。
贾母来到扬州时已经二月处,离贾敏的预产期也没多少日子,到了二月十二,贾敏就发动了,许是母亲守着,贾敏生这一胎时极为顺利,辰时发动的,到了下午未时便已经把孩子生下来了。
“恭喜老爷,是一位千金。”稳婆抱着孩子出来道喜。
林如海从稳婆手中将孩子接了过来,他欣喜的看着贾母,道:“老太太,敏儿生了。”
贾母看着林如海欣喜的模样,并未因为这孩子是女孩而失望,心中十分的满意,老爷给敏儿挑的这个女婿真的是极好的,除了林家子嗣不丰,其他挑不出一点错来。
“恭喜如海,我们墨玉有妹妹了。”贾母看着襁褓中的孩子笑着恭喜。
“是呀!我们林家五代单传,到了墨玉这里,总算是有了手足。”林如海抱着孩子眼睛泛红。
“外头还冷,把孩子交给稳婆吧。”贾母道。
“哎!”林如海连忙将孩子交给稳婆,让稳婆带下去好生照顾。
虽然林家没有其他的亲戚,但是孩子洗三宴的时候还是很热闹的,林如海是巡盐御史,官场朋友还是有一些的,相处得还很不错,林如海本人是探花郎,扬州又是文兴之地,林如海和当地的大儒关系也还不错,都知道林家子嗣艰难,即使生的是一个女孩,过来参加洗三宴的人家还是不少。
前院招待男宾的有林如海和墨玉,贾琏和贾珠也能帮着一起招待,后院则是山长夫人帮忙,贾母招待。
贾母坐镇,即使贾敏在坐月子,女眷们都十分的和谐。
洗三顺利办完后,贾母也松了口气。
林如海则开始给孩子挑名字,林如海看中了黛玉二字。
贾敏也觉得这个名字不错,贾敏自己的名字就和贾赦、贾政一般从文,贾敏也没觉得黛玉和墨玉一样从玉不好。
贾母抱着黛玉十分的高兴,“我们的大姐儿有名字了,小黛玉。”
贾敏也笑眯了眼睛。
等贾敏出了月子便是黛玉的满月宴了,满月宴比洗三宴更热闹,大大小小的官员还有朋友都来了,贾母也看到了陶家的那个姑娘。
那个姑娘模样确实不错,也落落大方,跟在山长夫人身边,与人说话也十分的周到体贴。
贾敏看着贾母的注意力都在那个姑娘身上,不由得好奇问道:“母亲觉得如何?”
“还不错。”贾母道。
贾敏笑了笑,便是知道自家母亲是满意的。
“元春,你去和那个姐姐说说话。”贾敏笑着对元春道。
元春也不小了,知道府上在为自己的婚姻大事考虑,自家姑姑突然让她去和那个姐姐说话,估计那个姐姐便是给自家大哥相看的对象。
元春也不推辞,直接往那个姑娘身边去了。
“姐姐,你的荷包好别致呀!”元春走了过来,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