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第一百章 - 夫人猛于虎 - 天下皆呆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夫人猛于虎 >

第100章第一百章

第100章第一百章

很快鸳鸯的父亲就把贾母要的人送来了,贾母仔细打量了金家送来的姑娘,模样自是不用说,十分的美艳漂亮,眉眼中还带着灵动,看着是一个活泼的。

姑娘恭恭敬敬的给贾母行了一礼,“奴婢给老太太请安。”

贾母看着这个姑娘请安的姿势,倒是一个标准的,看来金家的教过规矩。

“倒是一个漂亮的小姑娘,起来吧。”贾母道。

“多谢老太太。”小姑娘心中松了口气,笑着起身。

“你叫什么?”贾母问道。

“奴婢母家姓赵,父亲母亲唤奴婢二丫。”小丫头道。

“二丫,这个名字倒是不配你的模样。”贾母瞧着小姑娘的长相,娇俏可爱,配上这么一个俗气的名字,实在不搭。

“奴婢出生乡野,父母也没有什么学问,只觉得贱名好养活,老太太不嫌弃奴婢粗苯,还请老太太给奴婢赐名。”说着,小姑娘又跪了下来。

贾母看着又跪下的小姑娘,心中满意,是一个会来事儿的,虽然出身粗鄙,却也娇俏可爱,应该也能哄得爷们高兴,赐名肯定是要赐的,二丫这个名字是在粗鄙了一些,她那二儿子好歹也是一个读书人。

贾母仔细思索了片刻,道:“既然是乡野来的,我记得前几日元春念书时给我背诵了一首王维的诗,叫《山居秋暝》,这首诗便是写了乡野的美景,最后一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你这模样漂亮,如山野美景,便赐你一名,春芳吧。”

“多谢老太太赐名!”小姑娘赶紧道谢。

“你才放入府,这几日便跟着鸳鸯学学规矩。”贾母道。

“是!”小姑娘连忙应下。

贾母让鸳鸯带着赵春芳下去休息。

桑梓来给贾母请安的时候,自然是发现了贾母身边的新人。

“这位小姑娘倒是眼生。”桑梓笑眯眯道。

“让鸳鸯的爹妈挑的,昨日刚入府,我瞧着模样不错,便把人留下伺候。”贾母笑道。

“模样确实不错,你叫什么?”桑梓问道。

“回禀大太太,奴婢叫春芳,是老太太取的名字,老太太喜欢一个叫王维的诗人的诗,说奴婢像山野的美景,所以叫春芳。”赵春芳解释道。

桑梓挑了挑眉,王维的诗,山野的美景,《山居秋暝》,‘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看来她并没有想错,这个姑娘应当是老太太特意找来伺候主子的,府上现在能纳妾的主子也就贾赦和贾政,贾赦这里有她在,老太太自然是不会塞人进来,那就只有贾政了,看来王氏弄出的那个笑话是真的惹得老太太生气了。

果然,没过两日,老太太就将贾政叫了来,让赵春芳伺候贾政,理由现成的,因为王氏坐月子,而周姨娘也年纪大了,还亏了身子,不能很好的伺候贾政,贾政身边也应该有一个知冷热的人在。

贾母赐人,贾政并未推辞,之前贾珠的事情上已经惹得贾母不高兴了,贾政特别想要讨好贾母,贾母赐的人他又怎么会拒绝,这不是更加惹得贾母不高兴吗?其二,他自觉身边确实缺少一个红袖添香的女人,王氏坐月子,而且她不通点墨,为人市侩,算计还多,再加上是正妻,平时也不少事情要忙,至于周氏,自从失了孩子,身体也垮了,再不复以前的灵动,整日吃斋念佛,好没意思。

贾母赐的这个赵氏,虽然也未念过书,胜在年轻活泼,模样也好,没有念书也不要紧,他也可以体会一把人后教妻的乐趣,对于赵春芳,贾政十分宠爱。

贾母给贾政送了新人都没有瞒着还在月子中的王氏,王氏听闻,正在坐月子的她好悬再次见红。

“老太太这是什么意思?这是打我的脸吗?我还在坐月子,她便找了狐狸精去勾引老爷。”王氏眼泪一下落了下来。

“太太,月子中可千万不能掉泪,对自己的身体不好,等出了月子,也会落下毛病,咱们最主要的就是养好身子。”周瑞家的连忙安慰。

“我心里苦。”王氏哭得更凶了。

“我可怜的太太,快别哭了,到底是咱们做错了事,这事儿没被发现也就罢了,但是被老太太知道了,如今让老爷纳妾也只是太太在敲打你,不管怎么说,您还是老爷的正妻,您的地位也不是一个狐媚子能撼动的。”

“我做这事儿是为了什么,当然也是为了我们二房,老爷如今就只是工部员外郎,这么多年没有升迁,可是大房呢?已经是应天府尹了,贾琏在金陵科举,听说考的也不错,大房热热闹闹,我二房却......,如此下去,这府上可有我二房的立足之地?”

“到底老太太还在呢?咱们还有珠哥儿和元姐儿,就是为了元姐儿,老太太也不会对咱们二房坐视不理的,太太,莫要太心急了。”周瑞家的继续劝说。

“可是老太太年纪大了,还能活几年?如若老太太还在倒是能给元春谋划一个好前程,那如若老太太不好了呢?还有我的珠儿,即使考中了进士,也得一步一步往上爬,大房说的好听,不会不管珠儿,可是大房自己也有儿子,到时候贾琏、贾瑾都考中了,大房自然只会尽心尽力的帮助贾琏和贾瑾,怎么会管我的珠儿。”

王氏眼中出现绝望,她只觉得自己一腔真情全都错付了,她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二房,如今她身体垮了,长子与她生离,长女养在老太太膝下与她不亲,次子因为怀相不好,又未足月便用了催产药身体也不好,如今她还在月中,老太太又给相公赐了年轻漂亮的姨娘,她的日子还有什么盼头,王氏越想越悲,眼泪怎么也止不住。

因为王氏在月子中,赵姨娘也没办法过来给王氏敬茶,只能等王氏出了月子再来给王氏敬茶。

等王氏出了月子,看到了贾政新纳的赵姨娘,心是彻底的死了,模样出挑,性子还调皮娇俏,男人一看就喜欢得不得了,下人们也说了,她坐月子的时日里,贾政一直宿在这个新来的赵姨娘屋子里。

王氏到底生了儿子,荣国府也添了新丁,该摆的宴席也是要摆的,只不过这孩子出生的时候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被贾母极为不喜,即使摆满月宴,也并未大摆,只请了姻亲们。

对此,贾政并没有什么意见,他的性格本就古板,出现了王氏算计的事情,贾政对新出生的这个孩子也没有那么喜欢,满月宴上,贾政心情不爽,还多喝了几杯,在亲友问他新出生孩子的名字的时候,贾政脱口而出,“便叫贾宝玉。”

经历过王氏那日生产的荣国府中的人自然是明白贾政说的贾宝玉是什么意思,如若只说取名宝玉,还能算是对这孩子的祝福,偏生说的时候连带将贾府的姓也说了出来,便是贾政在怪罪王氏故意让这孩子衔玉而生的手段了。

贾政让这孩子叫贾宝玉的消息传到了后院,王氏的眼眶一下红了。

荣国府的人一下就明白怎么回事,不过其他人家的女眷可不知道,纷纷说这个孩子的好话。

贾母看着正在奶嬷嬷怀中睡得正香的贾宝玉,道:“虽然我们家孩子的名字从玉,叫宝玉也不妥,当小名尚可,大名便有些不妥了,等明日,老二醒了,再重新择一大名。”

听贾母这么说,周围的女眷们又是一阵恭维,伤心的王氏听到贾母这么说,心中松了口气。

过了贾宝玉的满月宴,贾瑚过了府试的消息也送到了京城,桑梓和贾赦也挺高兴的,过了府试便是童生,只等过了院试便是秀才了。

与贾琏一同过了府试消息的送来的还有贾敏又有了身孕。

相比贾琏过了府试,贾母更欢喜贾敏有孕,“阿弥陀佛,老天开眼,林家世代单传,敏儿已经平安生下墨玉,没想到还有再孕的时候。”

“确实是大喜事,不管敏妹妹这胎是男是女,林家也都不算是单传了,即使是一个女儿,林家也多了一门姻亲。”桑梓笑道。

“可不是,林家五代单传,即使是一个女儿也是好的。”贾母欣喜不已。

就在贾母为了贾敏又有了身孕而高兴的时候,西院有丫头传来消息,贾政新纳的赵姨娘已经有了一个月的身孕了。

贾母向桑梓看了过来,道:“今日是什么好日子,喜事倒是一件接一件。”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