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第九十一章
第91章第九十一章
十月中旬,贾珠到底是去了国子监念书,贾珠去了金陵一年,好不容易才回来几日,不等贾珠多陪陪家人,就被贾政送去了国子监念书,一个月才能回来一趟,这让贾母对贾政也没了好脸色,贾政来给贾母请安,贾母也是拒绝不见。
对于贾母的坏脸色,贾政倒也不在意,他只觉得贾母只是一时之气,过几天就消气了。
王氏则有些担忧,如今二房还能在荣国府立足主要还是因为贾母偏爱,如若贾母对他们二房不偏爱了,二房在荣国府更无立足之地了。
“老太太心疼珠儿,这几日都不肯见爷,不如让珠儿先回来,等年后再去国子监念书可好?”王氏劝说道。
“老太太不过是在一时之气罢了,让珠儿去国子监念书也是为了珠儿的前途考虑,你莫要妇人之仁,舍不得珠儿吃苦,珠儿正是吃苦的年纪,等珠儿考中进士,他想怎么休息便怎么休息。”贾政不满道。
“我知道爷是为了珠儿的前途,我只是担心老太太的想法,老太太疼惜孙儿,这几日都不肯见爷,如今府上可都是大房在管着,如若我们二房没有老太太的偏疼,大房可不把我们欺负死去。”
听到王氏这么说,贾政犹豫了一下,他想了想道:“老太太如今是在气头上,等休沐,珠儿回府,老太太看了珠儿无事,气也就消了。”
贾政都这么说了,王氏也没了办法,只能应下。
“听说东府的珍儿已经不去念书了?”贾政问道。
“是呀!听东府的太太说珍儿年纪大了,这么多年也没读出什么样来,再继续读下去也只是浪费时间,还不如让他早些把宁国府的担子挑起来。”
“糊涂!珍儿还真是不思进取,整日沉溺家宅庶务,没有一点上进心,日后还有什么前途可言。”贾政不满道。
“敬大哥都同意了,很显然有自己的考量。”
“敬大哥聪明一世,怎么在子嗣管教上这么糊涂,珍儿不好好念书,打一顿也就老实了,好在珠儿和珍儿不一样,否则,看我怎么罚他。”贾政很是看不顺眼贾敬的做法。
王氏勉强露出一个笑脸,然后强行转移了话题。“老爷,听说陛下正打算修建皇家别院,给太上皇休养身体?”
“这事儿你怎么知道?这些都是朝堂中事,你一个妇道人家胡乱打听做什么?”
“这京城都传遍了,我也是听上了两耳朵。”
“是有这回事,皇帝后宫人渐渐多了,皇子公主也多了,还有太上皇的后妃们,宫中也有些住不下了,太上皇就打算去别院住着,把皇宫腾出来给皇帝的后宫居住,这样宫中宽敞不少,太上皇在宫外住着也舒心。”
“既然要修建皇家别院,那必定是工部负责,爷都在工部,可否帮忙引荐引荐,咱们趁着这个机会,也能挣一笔银子。”王氏提议道。
王氏刚提了这件事,贾政的眉头就皱了起来,呵斥道:“胡闹,你怎么变得这么市侩,浑身铜臭味,我们荣国府是少了你吃还是喝了,尽做些丢人的事,与民争利,这事儿传出去我还要不要做人。”
“我们也只是做一个介绍,工部修建别院怎么样也是需要采购石料这些的吧,我们得一点介绍的好处也无伤大雅,珠儿眼看着就到了娶亲的年纪了,还有元春,也是要给他存些嫁妆的……”王氏着急解释道。
贾政根本就不想听,把王氏呵斥了回去,“说得越发不像样了,这事儿不许再提,珠儿娶亲,府上自然会负担他娶亲的费用,还有元春出嫁,府上自然也会出她的嫁妆,不用你操心。”
说罢,贾政就甩手离去。
王氏看着贾政离去的背影,只觉得心里泛酸,她也是为了他们二房,老太太百年后,大房必定是要与他们分家,日后二房就只能得三成家产,她不趁着现在多存一些家产,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
王氏觉得心酸却没有办法,贾政不出面,她一个妇道人家,还真的没办法挣这个银子。
这边薛鹏和陈飞扬的动作倒是挺迅速的,与工部负责采购的官员交谈得不错,可以把别院的两个宫殿的石料交给他来提供,能分到两座宫殿的石料供应,对于这个结果,薛鹏还是很满意的,足够他挣上一笔了。
事情达成了,薛鹏再次上门道谢。
“事情办好了就行,你这是准备就回去吗?”贾赦问道。
“是呀!已经十一月份了,只希望能一路顺利,能赶回家中过年。”薛鹏道。
“过年确实得赶回去,不然我就留你在荣国府过年了。”
“不用不用,趁着时间还早,还是得赶回去过年,去岁夫人又替我生了一个女儿,女儿十分的黏人,我不回去她会生气的。”
“没想到薛兄弟还挺喜欢姑娘。”
“姑娘贴心,不像男孩调皮,我家那小子调皮得不行,可他母亲还偏偏宠着,我有心管教却也没那个心力,还是姑娘好,虽然小,特别惦记我这个父亲,不像小子,是只知道玩闹。”薛鹏提起自己的儿子一脸的嫌弃。
“薛兄弟家的姑娘去年什么时候出生的?和我家姑娘谁大?”贾赦笑道。
“我家姑娘正月出生,应该比小姐大上一点。”薛鹏道。
“确实大一些,我家是二月出生的。”贾赦道。
……
送走了薛鹏,也差不多快过年了,年前都是极忙的时候,贾赦有各种公务应酬,桑梓也不清闲,要准备给各家的年礼,府上伺候的下人也是需要赏赐的,两人忙着自己的事情,也没有空去关注其他的事。
过了年,桑梓就开始准备贾琏要去金陵考试的事宜了,贾琏这一趟也不仅仅只去扬州,还要往福州去一趟,张家到底是贾琏的外祖家,这些年贾琏也不曾过去探望,正好也趁着这个机会去福州看看。
很快到了六月,贾琏便出发了,先去福州,再去扬州,最后去金陵备考。
贾母听到贾琏还要去一趟福州,便有些不高兴,不过到底也没说什么,只让贾琏注意安全。
只是一旁的王氏开口道:“琏儿去了张家要特别注意男女大防,莫要什么姐姐妹妹都认,出了事儿可就不好了。”
王氏这话让贾赦有些不高兴,“弟妹这是说的什么话,张家到底是簪缨世家,人家也是知礼的,岂会做那种事。”
“我就是提醒一下琏儿,毕竟贾琏可是我们家的继承人,他的婚事自然要好好挑选,张家到底已经没落,谁知道为了重新往上爬,会不会生出什么不该生的心思。”
“弟妹实在是有些过于多虑了,当年的事情都已经过去了,废太子也被陛下重新册封义忠亲王,张家也只能认倒霉,而且张姐姐嫁给老爷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替老爷生下了瑚儿和琏儿两个好孩子,琏儿不过是去看看外祖一家,也无可厚非,弟妹说话何须如此刻薄。”桑梓皱着眉头不快道。
王氏见贾赦和桑梓两人都站在张家那边说话,只能道:“我也是琏儿的婶婶,只是提个醒,我也是为了琏儿好。”
“大可不必,你管好自己的孩子就行。”贾赦不快道。
“好了!都是长辈,在孩子面前说话也没一个分寸,琏儿路上注意安全,到了就给家中写信,莫要让家里担心。”贾母叮嘱道。
“老祖宗放心,琏儿会的。”贾琏连忙道。
“还有,你二婶的话虽然不好听,也是有几分道理的,你到底是外男,和张家的姐姐妹妹们也是要保持距离。”贾母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