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 定风波 - 是鹿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定风波 >

第2章

第2章

十月,杨筝入长安。

魏君行满腔欢欣地领着人进了魏府大门,却发现府中清静如昔,半丝喜气也无。

常日里院里伺候的婢女翠浓、胭脂匆匆赶来迎接。

魏君行脸色阴沉:“家书没有送到吗?我在信里说,我将要成亲了,嘱咐府中准备,你们是不知道还是没当回事?”

翠浓和胭脂面面相觑,不敢接话。

“我娘呢?”

“在这呢。”

廊下缓缓行来一妇人,珠光宝气,由嬷嬷扶着,一副养尊处优的模样。

衣饰贵气的妇人站定在厅前,打量了魏君行身畔的杨筝,言语间依稀有些轻慢:“这就是你在信里提到的女子?”

魏君行牵起杨筝,几步上前,在阶下问了安。

杨筝和林煌知道这是魏夫人,也跟着行过了礼。

“娘,这就是杨筝,如我在信里写的,是我要娶的姑娘。”

“你倒长进,出去一遭没寻回云意来,却给自己定下一门亲事。”

“云意……我实在不知该往哪里去寻他……”

“是了,都陷在温柔乡里了,怎么还有心思去寻人呢?”

林煌听不下去,皱了眉头。他挨近些,用手肘碰碰杨筝,小声问道:“筝儿,你真的嫁他?”

杨筝却没在意魏夫人的尖酸,她轻轻一笑,显得分外洒脱:“我嫁的是他,不是他阿娘。”

“你烧高香吧,得亏是我跟来,换了修承,这会儿已经将魏家房顶上的瓦打烂了。”

“那我多谢你。”

眼见着魏君行因为不满府中怠慢,即要和魏夫人发生争执,另有一位妇人急忙赶了来,左宽慰一句、右解释一句,打起圆场,请众人到厅上说话,又命婢子奉茶。

后面来的妇人,比之魏夫人年岁稍轻,面容雅丽,衣色简淡,望之颇为和善——杨筝猜得没错,进到厅上,妇人与来客见礼,她果真就是魏府的霍姨娘,自言小字瑞娘。

林煌不惯大户人家的客套虚伪,又急着为杨筝抱不平,茶才奉上来,他就开门见山往魏夫人面前的几案上搁下了一只沉甸甸的箱子:“夫人,我这妹子已经答应魏家的求亲了。我们向来住在穷乡僻壤,身价自然比不得长安城的达官贵人,但因着杨筝是女儿身,也就还是为她攒了一份嫁妆,不算厚重,恐怕失礼,所以也想问问,长安城的嫁娶都是什么规矩?不够的话,家里再添置些。”

小箱子一打开,起先还微有蔑视的魏夫人登时直了眼。

原当是一箱金银,能装得多少。

谁知竟是满满当当的宝物!

簪钗步摇,项链玉佩,镯子臂钏……金玉耀眼,珍珠雪白,琥珀奇丽,宝石斑斓,瞧着成色皆为上乘,更有好几件做工精巧到能去长安城最好宝物斋当镇斋之宝。

魏夫人伸手在箱子里拨了又拨,件件流连难舍,最后拿一只金嵌珠宝圆花的发饰托在掌心里赏看,啧啧赞叹,满眼的又惊又爱。

魏君行没想到临行前凤三娘塞给杨筝的箱子里装的是这些,他惊讶极了,且为母亲贪财的表现感到羞赧,将欲起身,被杨筝拉住。

林煌故意探问:“夫人,不知长安的人家嫁女,得备多少嫁妆?”

魏夫人的魂飘在天外:“够了,够了……”

霍姨娘亦觉失礼,在旁咳嗽了几声。

魏夫人闻声回过神来,将东西放回箱子里,正色质疑道:“杨郎君和杨娘子是什么家世来历,怎会有这般身家?”

林煌含笑:“我先纠正一下,论关系,我不是杨筝的亲兄弟,算是师兄。”

“你不姓杨?”

“我姓林,林煌。”

“那这些……山野之处,别是偷掠来的赃物!”

魏夫人脱口而出,立刻自己吓得脸白,急往旁遭躲闪。

魏君行终于不可忍耐,起身冲上前去说道:“娘,这便是我们魏家的待客之礼吗?就算我只是将寻常的朋友领回家来,您也好这般羞辱他们?往日我什么事都依您,今日唯独这桩不行,无论杨筝是何出身来历,我都非她不娶!”

魏夫人哆嗦着手指,险些骂一声,逆子。

“贤弟莫动气,夫人谨慎,好事啊!”

林煌仍旧是个笑模样,一手拦了魏君行,一手将宝箱关上了,末了还特意拍拍那箱子:“不瞒夫人说,我兄妹两个生在乡野之地是不假,却有一位非常见过世面的师父,她医术数一数二,显贵人物医治好了无数,在随州地界很有名的,她平生只有一个爱好,喜欢金玉玩物,砸进去多少钱都不带心疼的,这些就是她攒下的部分家私。”

“果真、果真不是偷来的?”

“凭夫人拿出去品鉴,若有一件赃物,抓我去将长安的牢底坐穿便是了。”

魏夫人这才放了心,但她有言在先,这箱东西得交她保管。

魏君行当即反对,不行。

林煌点点头:“是不行,嫁妆嘛,是女方的。不如就一分为二吧,一半我妹子拿着,一半留在府里,反正早晚是一家人,这样既遵循了旧礼免教外人鄙夷我们家底子薄,又令夫人心中踏实,代小辈管家,不给他们乱花。”

魏夫人听得喜上眉梢,连连称是,转脸就吩咐婢子小厮准备客房。

林煌婉拒:“不用麻烦,还未成亲,我们住在外面客舍就好。”

送他们去客舍的路上,魏君行道了一万次歉。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