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 定风波 - 是鹿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定风波 >

第73章

第73章

魏君行看见霍姨娘叫人往府内搬一件什么东西。

走近了瞧,原来是一张小床。

霍姨娘问迎面来的魏君行道:“这是件旧物了,你还认得吗?”

他多打量两眼,实在没有印象,坦率地摇了头。

“那会儿你还小,这又重新打磨,上过新漆了,难怪不认得。”霍姨娘爱惜地抚着新漆过的小床,颇为慨叹,“家里要添丁,我主动向筝儿说由我来准备小婴儿的床。这张小床是你们兄弟两个用过的,漆好晾晒清爽,和新的一样,木头也结实。我想着,一代代用下去,算是一家的传承了。”

魏君行望着那张小床出了会儿神。

他只怕,杨筝心里扎了根刺,与魏云意相关的,分毫都介意。

霍姨娘一片好心,可她毕竟不知事情的全貌,避忌不那样多。

魏君行挑剔道:“东西旧了,式样也老气,别送过去,换个新的。”

霍姨娘惊诧。

他再想了想,说:“新的我去买。”

霍姨娘不吭声,她隐隐约约猜到,或许是因为小郎君。

竟不知,他们兄弟之间,嫌隙深到如此地步了。

霍姨娘忧思切切,唯恐家散,她试探着问道:“君行,那个……云意,他离家有好一段日子了,独自在外,恐遇不测,差人出去找一找吧?”

“他会回来的。”

魏君行听见,却不为所动,扔下这句话走开了。

他次日即去买小床,怕自己不懂门道,特意请了霍姨娘同往。

霍姨娘领人送小床到东院,倒半点没瞒着杨筝,就告诉她是魏君行选的:“他呀,不满意我准备的,嫌式样老,说你不会喜欢。”

一起送来的还有虎头帽、虎头鞋、拨浪鼓等物。

杨筝手上拿着虎头帽,她对小婴儿床的事不置一词,仅是很淡地笑了一下:“这个小帽子十分可爱。”

“郎君挑的。”

“……”

“这些,全都是他说要买的。”

霍姨娘看她不说话,凑近开解她:“筝儿,君行那孩子是个武将,他少小离家,在外自己管自己,常常是有许多事放在心里面不说,多少年过去,成了习惯,成了性情,你别同他计较。他想着你,更念着孩子,这才会亲历亲为去做这些的,待见着他了,给他几分薄面吧,有话都心平气和地说。”

杨筝沉默,那也要有话可说啊。

他屡屡来了,总似一个闷葫芦。

她反而还希望着,无论他心里有气有怨,说出来才好。可他从不当她面提任何。

贞观十三年二月,杨筝的身子重了不少。

“这都快八个月了,还有两个月就生产了。”胭脂掰着手指头算过,继而又劝她放轻松,“娘子别怕,翠烟姐说已经找好产婆了,那婆子接生过几十个孩子,是极有经验的。”

杨筝笑:“我几时说我怕了?”

“不是吗?我最近常看你皱眉,又总起汗。”

“傻胭脂……我是累。原来妇人怀孩子,是这么累的。”

才在院中走动了两圈,她坐下来,只觉腰酸背痛,后背上又感到热了,热气直往外冒。

胭脂急忙拿帕子给她拭面。

杨筝歇了口长长的气,尔后对胭脂说:“午后我们去看看姨娘。”

“去做什么?”

“她很费心照顾我的饮食起居。师哥之前寄了安神香给我,一时半会儿可能是用不到了,我想拿去送给姨娘。”

胭脂说:“路有点远,娘子你走得了吗?”

杨筝笑说:“走累了就中途歇歇。”

这日,魏君行早早应召入宫去了,不在家中。

杨筝午休了一阵子,听说霍姨娘去了魏夫人处,她多等了片刻,一个时辰后才让胭脂拿上那盒安神香,前去看望霍姨娘了。

霍姨娘在院中对账,正对得头脑昏沉,见是杨筝来,又给送来那么实用的香,好是感激:“你当真是雪中送炭来了。”

杨筝愧疚:“这是去岁就收到的,早该送来给姨娘,怪我记性差,总想不起来。”

翠烟扶她坐,在她腰后多添了一个羽垫。

妇人怀孕,有许多忌口。

霍姨娘细想了一番,吩咐翠烟去煮红枣茶、端金钱酥。

杨筝连忙劝阻:“不用费事,枣茶就够了,我日常也吃不下什么,更何况是果子之类撑肚腹的。”

“怎么?”霍姨娘关切地拉住她手询问,“你胃口还是很差吗?胭脂这蠢丫头,也不来告诉我。”

“不怪她。比先前还是好很多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