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第66章
几日后,宫里的一架马车停在魏府门前,车上还有一位小宫娥,携令牌在手,说是奉杨妃之命前来接杨筝进宫陪话。
这是很突然的事。
莫说魏夫人觉得意外,连霍姨娘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能见杨妃已是不容易的事了,杨筝只说自己事先知道的,她不敢迟疑,令云锦取了两坛莲花酒,更衣后随车入了宫去。
昭庆殿中。
杨妃笑语相迎来:“杨娘子,你我有许久不见了。”
杨筝一见她温柔可亲的面容,不觉涌上泪意,连忙屈身下拜:“娘娘……娘娘万福。”
杨妃快快扶起了她,看她一双潮红的眼,讶然过后,轻轻说道:“小郑说话,倒是句句属实,你真的很想来见见我。”
她令闲杂人等退下,贴身伺候的也叫站到帷幕外去了。
杨筝赧然:“准备不及,今日只给娘娘带了我酿的莲花酒。”
杨妃叫她不用管:“她们会替我收好的。你来坐。”
殿内已置好花茶与各式精巧糕点。
杨妃说:“不怪你无措,也是我没有打招呼。实在宫里规矩多,我怕惊动太多人,本意是让人去请你,今日能来当然好,若有不便处,改日亦无妨。只是改日的话,要劳魏府送你来了。”
到魏府的小宫娥不怎么说话,她没提过这些。
杨筝怀有愧疚地低下头:“我素知娘娘是谨慎的人,却还提这等无礼要求,令娘娘平添烦忧……”
她真是比自己还谨小慎微了。杨妃含笑开解道:“这算什么烦忧,能见到你,我心里畅快得紧。”
杨筝没坐下多久,就立刻起身,她问杨妃今日想吃些什么菜,她好去厨间准备。
“真是个实诚的孩子。”
杨妃打趣她,仍旧拉她同坐下叙话,不要她去忙碌。
“你只当今日是来我这儿做客的,我这殿上准备什么,你就随我吃什么。”
说到厨间,自然而然想到那传话的人,小厨郑氏。
杨妃说:“照规矩,小郑是不能够面见我的,他求告许久,事情才传进我的耳朵,才被带来了我跟前说话。倘使是恪儿在,你想见我,就不必如此弯绕了。”
她念着郑氏也算是受人所托忠人之事,品行正直可信,立时就叫嬷嬷过来,吩咐去给郑氏赏一些钱和两匹布料。
待面对面见着了,满腔的酸辛皆难言、不敢言,杨筝只敢说,她很久没有见过杨妃,不知怎么,甚为想念。
杨妃高兴听她这样说:“不枉我与你交心。除了远在安州的恪儿,我如今常常能想一想的人也唯有你了。”
宫里林苑的景致好,坐了会儿,杨妃领杨筝到四下里转了转。
午膳丰盛。
过后,杨妃要去小憩,她叫宫里人也给杨筝在偏殿准备了安歇处。杨妃笑说道:“你安心睡会儿,我不会那么早醒的,免得你枯等。”
杨筝拗不过她,去了偏殿。
昭庆殿长日清静。
杨妃的确醒得不早,她起来整妆,问及杨筝所在。
小宫娥说:“回娘娘的话,杨娘子似还在睡着,奴这就去叫她。”
杨妃制止了,她整妆更衣后,亲自去了偏殿。
杨筝确实还在小榻上睡着。
杨妃徐徐走近,紧接着便是一阵吃惊,因为她看清杨筝脸上挂着泪……这孩子不知是因了什么事,在睡梦中也流泪。
小厨郑氏当时非要面见杨妃,来见之时,直道万死,可是他说,他实在怕别人说不清楚,他将杨筝的话原话转呈,再说到杨筝情切欲泣的神情。
试想,若是别人草草来说,杨妃真的未必会见杨筝。
一个是身处后宫育有皇子的天子妃嫔,一个是新近被重用的武将的妻子,两边应当避嫌的。
杨妃是听过了郑氏的话,郑氏说杨筝像是快哭了。那孩子或遇难处才想见自己的吧?她就出了这样一场风头,兴师动众用了车马,去魏府接杨筝入宫陪话。
人是来了,却讳言其他,只言相思。
安静的偏殿中,杨妃迟疑,她没有贸然唤醒杨筝,而是悄悄转身出去了。
天色晚了一些。
杨妃在看几个小宫娥互染指甲的时候,杨筝来了。
杨筝很感到失礼,反而杨妃不以为意,与她笑说道:“见你睡得香甜,不忍打搅。我曾经尝过睡不好的滋味,所以是最恨好眠被打断的。你不必为这个觉得不好意思,左右也没什么要紧事。”
昭庆殿的客人醒了,小宫娥们就收起东西,开始各忙各的去了。
热牛乳和点心送上来。
杨妃拿了一块清甜的豆糕给杨筝:“这个,好吃的,你快尝尝。”
虽然杨筝尝过说好,但杨妃瞧得出,她的心思不在点心上。
这也难怪,魏家婆母据说是不好相处的,她在长安城举目无亲,魏将军且不在身边,她恐怕来来去去都是一个人,没谁能陪着解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