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心他后悔了
第59章心他后悔了
大概是年少漂泊异国他乡的缘故,江稚是个归属感并不强烈的人,这世上能让她用到“回”字修饰连接的地方并不多。
苏州老家是其中之一。
江稚记得每年暑假爷爷都会带她回来住上一段时间,白天走遍城里各个角落,黄昏兴尽归家,用过晚饭,窝在天井树下的藤椅里,捧着西瓜,数星星,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
爷爷的故事大多跟奶奶有关。
因而江稚和奶奶素未谋面,可对她并不陌生。
那是个温婉美丽又不失坚韧的女人,风雨飘摇的特殊岁月里,夫妻被迫分隔两地,她无依无靠,独自生下儿子,艰难抚养,吃尽了苦头。
后来历尽艰难一家人终于团聚,眼看就要苦尽甘来,一场普通的伤寒却轻易带走了她的生命。
这一世夫妻缘分虽浅,但刻骨铭心。
爷爷没有再娶,带着年幼的儿子一路南下去了香港,摸爬滚打,创业打拼,最后定居桐城。
去年冬初,爷爷在桐城病逝,临终前留下遗言,要回老家和奶奶合葬,落叶归根。
这是他们的约定。
生同衾,死同xue。
江稚收回心神,提着行李箱踏入院子里,回忆画面纷至沓来。
只是爷爷再也不会从屋内走出,接过行李箱,慈爱地摸着她的头,笑说:“累了吧,爷爷给你做了好吃的,赶紧洗手去。”
院子打理得井井有条,一草一木和记忆中相差无几,当年南下赴港前,爷爷把老宅托给了小姨子,三年前小姨子撒手人寰,如今是奶奶的外甥女在帮忙看管房子。
江稚喊对方桂芝姑姑。
桂芝姑姑准备了一桌她喜欢吃的饭菜,她没什么胃口,但还是每样都吃了点。
吃过晚饭后,江稚打算出门到附近逛逛,兜来转去,走到了熟悉的杏花老街。
斯京入夜后街上行人寥寥,冷冷清清,远没有国内鲜活热闹。
人声鼎沸,街边两侧规整地支起各种小吃摊,铁板鱿鱼,炸串烧烤,锡纸花甲,酸辣粉肉夹馍……
迎面走来各色面孔,青春洋溢的学生,略带疲倦的上班族,精神矍铄的老人家。
江稚站在街角,看着不远处的馄饨摊子,老板娘动作利索地往锅里下馄饨,白色蒸汽一涌一涌地往外冒,被灯光染成温暖的橘色,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她喜欢待在热热闹闹的人群之中。
江稚从街头闲逛到巷尾,走着走着只剩下了自己一个人。
穿出长长的小巷,经过一家奶茶店,听到放在门边的音响在唱:
“我们在途中匆匆挥手并不说告别……”
“不问出路,不求退路,我心惟一归处
沿着你的方向昼夜奔赴……”【注】
灯火阑珊,晚风留人,她驻足倾听。
一曲终了,原路折返,行至永安桥时,眼前忽然一亮,天上炸开一簇彩色烟花。
桥下波光粼粼,游船接连穿梭而过,水面月影碎了又碎。
江稚独自站在桥上看烟花。
直到烟火燃尽,她仍立于凛冽寒风中,仰望着夜空。
薄薄烟雾弥散后,视野尽头出现一泓月明。
弯月棱角分明,在她眸底由清晰变得朦胧,又由朦胧转为清晰。
夜深寒重,有说笑声隐约传来,江稚裹紧外套,转身往回走。
在她身后。
一颗流星划破天际。
翌日,天气依然晴好,江稚带了两束鲜花和三杯饮料去山上墓园看爷爷奶奶。
照片里他们都是年轻时候的模样,她没见到爷爷最后一面,好在送了他最后一程。
照片是她选的,当初爷爷病重入院,偶尔意识清醒,总念叨着怕奶奶认不出他。
他老了,头发斑白,满脸皱纹。
照片里,爷爷风华正茂,笑得很温柔,是奶奶熟悉的样子。
她相信,纵然阴阳相隔数十年,奶奶也一定会一眼就认出他。
江稚在墓前坐下来,从纸袋里拿出饮料,芝士莓莓给奶奶,庐山云雾是爷爷爱喝的。
她有些困,和他们碰杯后,喝了两口咖啡提神。
“爷爷,您一定和奶奶在另一个世界重逢了吧。”
……
很多很多深埋心底的话,只能跟爷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