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大蒜素 - 三国:开局用玻璃杯换二乔 - 榆木格达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7章大蒜素

即便是孙权这个和孙翊处处对着干的人,也只是家族内部的较量,他们兄弟俩可能会互相攻讦甚至可能想杀死对方,但要是出现会让敌人得利的场景出现,他们二人肯定又会兵合一处先把敌人干死。

这也是孙翊只是排斥孙策知道自己的一些秘密的原因。

将前一天用的蒜泥都清理干净孙翊就带着三人开始制作新的蒜泥,每个人孙翊都分配了任务。

孙策孙权分别把大蒜去皮洗净切碎,孙翊则把切成快的大蒜烤干,周瑜负责将其粉碎成蒜泥,放进准备好的陶瓷桶里。

“三弟不是我说剥蒜捣泥还要咱们亲自上手吗,让那些下人来干不久行。”

孙权对枯燥的剥蒜产生了质疑。

孙翊见蒜泥捣的差不多了把蒜泥倒进准备好的陶瓷桶中,然后取来高纯度白酒就往里倒。

“让下人来也行,到时候曹操袁绍要是得到了制作方法做了出来就怪你。”

对此孙权也不再多说,只是看到孙翊往陶瓷桶里倒的白酒顿时心疼起来。

这么好的东西就直接倒进蒜泥里,简直浪费。可他也不好说,孙翊在制药之前就说这药若是能制成可驱体内邪气还可外敷,造出来对自己也有好处。

倒完酒搅拌一下改善盖子用蜂蜡密封好放到搬到另一间房子里浸泡就好了。

这样弄了八桶将孙翊带来的酒用的差不多才停手。

“这就弄完了?你说的大蒜素什么时候可以让我见见?”孙权干了半天活已经想看看那大蒜素是什么样子。

孙翊带着几人走进了实验室。

“之前那种方法是因为我昨天没有在实验里提取出大蒜素用的第二种方法,现在带你去看看简单点的。”

孙权听闻这话顿时来气,合着你有简单的方法还在这玩我们是吧。

孙策见状先给孙权拦住。

“二弟莫急,三弟也只是考虑周全以防万一的做法。”

孙权无奈哼了一声看着孙翊做实验。

将刚才留存的一些蒜泥放进蒸馏设备,加水开火。

由于冷凝管在这个时代确实做不出来孙翊用的是泡在冰水中的铜管,也是花了孙翊不少时间才造出能实验用的细铜管。

半个时辰左右在冷凝管中便有淡黄色油状液体随着水一滴一滴的流了出来。

随着淡黄色的大蒜素被蒸馏出来,实验可以告一段落了。

“三弟这就是大蒜素吗?”

孙策看着淡黄的液体也是好奇不已。

“应该是,但我不确定。”

孙翊说完还拿出了几个小瓷碗里面长满了霉菌。

“这是我之前提取出的大蒜素,如果成功上边一部分是不会发霉的。”

周瑜看着也是点点头。

“所以这次也要用这个方法?”

孙翊点点头,取了几个新的培养皿把大蒜素滴在上边盖好盖子收了起来。

“行了,这边已经没事了,等明天看看还会不会发霉就知道成果了。”

几人帮孙翊整理完实验设备也是离开了这间小院。

“现在可以带我们去看看你仓库里都藏了什么好东西了吧。”

雨已经下了一天,一行四人举着米黄色的桐油伞跟随着孙翊的步伐往工业区的仓库走去。身后跟着孙策的亲卫,也是令行禁止,不惧风雨想来除了装备不如孙翊的海豹突击队,成员素质已是不差。

“叔弼当真厉害,这伞竟是用纸做的。”

周瑜感受着雨水从身边滴落身上缺无一滴雨水,不禁为这纸伞感到神奇。工业区的路也不像土路一般泥泞,雨水大都顺着路面滑进了路边的排水渠缓缓流走。

在孙翊做出桐油伞之前,大部分人雨天都是披蓑衣出门的。伞也多以布帛或者丝绸为材质,虽然这样的伞抹上油脂也能防水,但性能与桐油伞差很多。

孙翊脸上笑了笑,毕竟夸自己的话谁不爱听。

“公瑾兄谬赞了,这伞不过是根据前人经验改进的而已,包括我现在的种种作为也都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周瑜却摇了摇头。

“谦虚确实是好品质,只是你种种作为可不是前人栽树就能概括的。”

孙翊发扬自己不要脸的精神欣然接受周瑜的夸奖。

“那在谦虚就是我不好了,多谢公瑾兄夸赞,我确实是个天才。”

孙策也是笑着摇了摇头。

孙翊带三人来的仓库乃是离实验小院不远处的一处自用仓库,这里不是工业区的大型仓库只是孙翊用来堆放杂物和一些有纪念意义物品的库房。

整体不大占地只有大概两百平高三五米,整体是个砖房为了照明开了天窗和好几个大窗户。

只是今天阴天下雨即便把窗户全部打开也不能看起全貌,孙翊只得命人将库房内的烛台点燃还给每人发了一个烛台用来照明。

当蜡烛点亮后仓库内虽然还有许多地方看不清但已经明亮了许多。

孙翊先是找到了一箱琉璃制品给孙权看看证明一下自己的清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