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第82章
擡褚廱的腰舆一过门槛,堑龙卫统领便下令立刻将殿门关闭,并吹响了石海哨。
侍卫里三层外三层守住仁寿殿,苍蝇都飞不出去了。
皇后无数次环顾,试图在这些人里找出亲近的,或是能用上的,然而没有。
褚廒应承的事,完全没有要做的意思。
本该出现的自己人,一个也不在。
不光宫家人不在,主动投靠她家的大臣也不在,就连宗室里得了她好处的那三个,凑巧也不在。
不可能!
她心烦意乱,坐立不安,偏偏这时候,好事的庸医竟然叫起来:“这粽子的馅有毒!快看快看,快快快,正是这个。”
不可能!
她立马扭头看过去,还真瞧见那针前头发乌。
怎么会?
难道是邱问汀被人收买了,故意陷害她?
她瞪向他,邱问汀垂着头,有苦难言——娘娘,镇定啊,你这是做贼心虚,会让人看出来的!
他也震惊,明明验过无数次,绝不会露馅,况且那药根本不会这么快发作,至少要三个时辰后:特意掐算过,正好赶上除夕宴,在娘娘什么都不沾的时候毒发,才好借机行事。能推到敌人身上最好,就算不能,也能以国母的身份稳稳地主持大局。
明显是被算计了,对方技高一筹,他们已经输了这局,就不能光陷在原地懊恼狂躁,应该赶快想法子脱身、补救,可惜皇后早就乱了分寸。
危矣!
这头冒出个物证,里边的“受害人”也渐渐好转,皇上淌着涎水,哆哆嗦嗦问话。
端王让出床边的位置,主动退到了外三层。
唐四海一面伺候主子喝汤药,一面掉眼泪,忠心耿耿地上报晕厥之后的事。
端王被多次提起,皇上却没有多看他一眼,只盯着唐蔼,示意他过来。
唐蔼用胳膊肘碰了云中山,两人一前一后上去听令。
皇上声小,又含糊,此刻他老人家说的每一个字都至关重要。殿内的人个个提着心,立了大功的端王却安之若素,没有要上前探听或者打量别人的意思,只是静静地站在那等着。
靖郡王耐不住,想要上前替他说几句,袖子却让人拽住了——侄孙提溜眼珠子,代替摇头。
这……这还讲公道吗?
皇帝交代完事,太医们轮流上前诊脉,又喜又为难,小心翼翼将熬的第三碗药喂了进去。
皇帝没有精神,但把他们的神色都看在眼里。他闭目休息了半个时辰,再次开口,叫人去传荣宁长公主。
大臣和宗室自觉退到外间等候,谁也不敢落座,就这么干站着。
唐蔼几次看向端王,可端王并没有要给他们施压或求情的意思,仍旧老僧入定,垂眸想着心事。
长公主早就进来了,只是没赶上,被堵在殿外,这会一得了传召就匆匆跑进来。
这是唯一在世的妹妹,皇帝分得清是真心的关切还是虚伪的打探,眼角噙泪呼痛。
长公主心疼,自己淌泪顾不上,忙着帮他擦汗、抹眼泪。
皇帝哭过一场,悲怆地喊:“五脏六腑都着了火,头像是泡在了咸水里。朕怕是好不起来了……”
长公主咬着嘴,不断摇头。
“十一,朕有句话,再不问你,就来不及了。”
“皇上,您别说了,安心睡一觉,太医们凑在一块商量,一会就有好药送来。您放心,再吃一剂就好了,就好了……”
皇帝有气无力地叹息,听得人揪心疼。
长公主掉头往外爬,“我去找太医来……”
“不,你回来。”
长公主爬回床边,趴在枕边抽泣。
“朕活到这年纪,也算……”
其实并不甘心:真正舒心的日子有几天?
他无法抑制悲痛,又不得不暂且抛开它,问出了那句一直藏在心底的话:“廱儿不堪大用,对吗?”
岂止是不堪大用,简直是大祸害!
等褚廱登基,这殿内的人要死一大半。
长公主擡头,泪眼婆娑地看着他,不说话,只摇头。
“那少痝呢?你也不喜欢他,你只喜欢长庚。少痝看着不错,可总是不得人心,也不好!”
“皇兄!你清醒一点!”
皇上并不想清醒,一清醒,那些骂他虚伪的话,就像利箭一样密密麻麻扎来,他受不住。
长公主为何不夸也不骂少痝,皇帝心里有数,她是不想掺进来,好保全自家。但他不得不问,他心里那个坎,始终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