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 流离 - 吴若离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流离 >

第59章

第59章

瑞王心焦,直接过来了,进门就说:“你怎么住偏院来了?不好找。”

“清静。”瑞王歉然道,“请十七叔见谅。”

“怪我不请自来。擦头发要紧,不用起身,接着弄。”瑞王摆手把下人都打发走,随手拎把方凳,坐到他面前,压声问,“又有什么事?宫家的人也太小心眼了,总盯着你不放,没完没了……”

端王放下布巾,急切地打断他:“十七叔,除了你告诉我的那两条密道,还有没有别处?你再仔细想想,兴许老神仙偶然间说漏了些什么,我总觉着不该只有那些,想要逃命,只有潜行到宫外才能保证有活路。”

瑞王不敢看他的眼睛,垂眸重叹。

“十七叔不必为难,不知道不要紧,不过是好奇,随便问问。”

瑞王了解他,少痝可不是这样的闲人。他仔细思量过,干脆反客为主,身子前倾,压声问:“你是不是也怀疑玉姑没死?”

端王点头,怕被十七叔看穿心思,拿起布巾,借擦头挡了脸,含糊答:“我总觉着她不喜欢这样的结局。”

“我也这样想。我还记得她哄老神仙穿鸭子法衣时的模样,十七八个男子也攒不出那样的神气。我真心希望她还活着,像雄鹰一样高飞,自在洒脱。对了,少痝,那些女子……不,我记得还有一个姑娘,如何安置?我没听人提起。”

“她没出过存真殿,仍旧只是宫女子,我有意还她自由身,她倒坚贞,想留下。问她有没有苦衷,她只表忠心,那得成全。”

要么是心比天高,还在梦着荣华富贵。要么是家里容不下,她不得不留下搏一把。机会给过了,尽到了心意,他讨厌这样世俗的眼睛,便丢下不管了。

宫里什么样的人都有,这样的并不稀罕。瑞王没了兴致,只说:“我听得喜说,有了玉姑,南宫那些人,日子好过了许多,她这样……”

糟,得喜早该“走”了,怎么能知道后头的事?

他察觉说漏嘴,赶忙找补:“宫人太监感念玉姑的好,特地写信来告诉得喜,说他离开实在可惜,你说我是不是该赏点什么补偿他?”

端王看着他,出了神:十七叔和玉姑是一样的人,心里慈悲,少算计,不图什么。他最失败,既做不成好人,也做不成坏人。

“少痝,你别伤心。廱和身上,实在找不出一丝长处,你呢,什么都好。你们一个天,一个地,皇上迟早会看到你的诚意。”

端王苦笑,把皇帝要安插他去户部做侍郎的事说了。他零零碎碎管了十年内务,应该能很快上手。事是好事,但少痝这样子,让瑞王不由得深思。

“皇上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

“谁知道呢。十七叔,恐怕要连累你了,宫家……”

瑞王摇头,失笑道:“他们恨我,恨得比你早。我母亲在的时候,管得严,他家没能从宫里贪到什么好处,恨得咬牙。要说连累,我还想说是我害了你呢。我就是个废物,文武两不沾,又不领事,成日闲散,吃吃喝喝而已,他们要找茬,只能鸡蛋里挑骨头。由他们去吧,就算皇上偏心,还有百官在看着呢。”

手里没实权,就算想防备也做不了什么。

两人一齐沉默。

十七叔心疼侄儿,早成了习惯。瑞王不愿意看他消沉,起身关窗,回来后,神神秘秘说:“我给你拿几样好东西,往后不论出入,都要随身带着,关键时刻能救命。千万别说出去,东西宝贵,老神仙只给我留了这么些,那么多的侄儿侄孙,实在匀不开。”

这是玉姑在信里的说辞,瑞王背下了才出门,说得很顺畅。至于郎家和宫家勾搭这事,少痝早有猜想,倒是不必提了。

寻常的救命药,贵人身上都带着,这样几乎没有文字记载的神药,只有九五之尊配享。

瑞王怕他起疑,故意透漏些愧疚:“他对我,也算尽了心,我却是个不孝儿,一直盼着他早日归西。如今得偿所愿,心里却不是滋味。”

这是人之常情。

“十七叔心中有大义,当树碑立传,可惜这世上总少不了猪卑狗险,暂且不能罢了。十七叔,你我是一样的处境,这药,我们分做两份,各自携带。你常和十四叔走一块,彼此扶持,但药不能直接给他,他对身边的人和事都不上心,只怕会透漏出去,惹祸上身。”

那是,老神仙把东西传给了他们,让皇上怎么想?

瑞王点头,端王又提醒:“这阵子不要进宫。我听着很不好,譬如在奉先殿守神位的李崖,竟然早早地知道了报丧人进宫走的哪面。兴许还是李义那条藤上的人,只可惜查到一半就没了下文。这人倒好摆布,舍些小恩小惠就愿意投靠。”

那可是不能走开的差使。

“漏成了筛子!”瑞王苦闷,摇头道,“我还以为皇后管事有多厉害呢,原来都是吹出来的本事。”

风雨欲来!

端王没再说话,只一下又一下地梳着头。

瑞王借机打听:“那位绿枝姑姑是哪的人?一直不见你提起,是有什么难处吗?”

端王摇头,苦笑道:“真不是我安插的棋子,皇上本就多疑,怎么敢呐?不过是年少时有过一点交情,那年我从南边回来,皇上为洪涝的事生气,打发我去海经馆找册子,凑巧撞上她在角落里烧纸祭奠早死的姐妹。我没计较,只叫她小心些,往后要避开逢三逢八的日子。她千恩万谢,哭着问我是不是到了二十五就能出宫。我告诉她那是太祖定下的规矩,可惜后来的人,因用顺手了不愿意放出去,就故意为难。我提点她几句,赏了几两金,原以为她会拿钱去疏通,没想到隔年竟在御前见到了她。她是那样的处境,自身难保,又只是说过几句话而已,我不好去讨人情。”

瑞王喝一口冷茶,激出一哆嗦,火急火燎说:“你可别小看了她,我听说皇上很看重她,连唐四海都不敢在她面前摆架子。这男人啊,一旦上了心,会把理智礼法都抛在脑后。”

端王换到他对面,无惧审视,盯着他的眼睛,斩钉截铁说:“十七叔放心!我怜惜这些女子,只是为人的本分,而非私情。”

瑞王被戳破心思,干笑道:“我怎么会不放心你?不过是胡说一气,解解烦闷罢了。对了,我带了些野菜过来,交给文忠去料理,一会我就在这吃饭。”

“也好。”

天渐渐热起来,能吃野菜的日子不多了。

阿旺和得喜都是勤快人,早上去干活,顺道采回来两篮子。三人一羊,根本吃不完。玉姑跟着来择菜,挑出一些,修整齐了,让得喜带上。

“你是去做客的,不好空着手上门,带这个省事,还省钱!”

那可是王府啊!以他们的身份,算不上做客,只是去主子跟前回事而已。

阿旺原本觉得这不要钱的玩意拿不出手,得喜夸她会过日子,她乐不可支,阿旺便也理所当然了,跟着笑起来。

送东西是个上门的好借口,为了巩固人情以保将来,野菜底下还有要物归原主的保命丹药。瑞王早就交代过下人,因此得喜一路畅通无阻,立刻被带到了瑞王跟前。

话说完了,东西交出去了,可是人还走不了。

瑞王仔细交代:“先在这等等,等我回来再说。想尽快送你们走,瞬息万变,我担心还会出岔子。”

瑞王要他在书房等,他借故出来,跟留守的太监一块待在值房喝茶,耐心等着。瑞王回来得晚,抓紧说事,给了他一块方便出入城门的牌子,他赶在天黑前回了琼花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