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43章
给开福十万个胆子,他也不敢胡诌位份。
确实有了名号,只是尊玉贵妃的意思,秘而不宣,她也不叫人改称呼,仍旧愿意做玉姑。
玉姑可以不要名利,那是她高洁,但老神仙不能不给。
皇后就是拿规矩说事,故意给她没脸:玉姑没有在册的品级,按宫里的老规矩,别说珰珠了,走珠都轮不上。
老神仙震怒,皇帝再不情愿,也得让三分,赶紧把贵妃金册和赔礼都送来。好在老爹说了要从简,不用轰轰烈烈过礼。皇帝说将来玉姑要陪着老神仙一块去,就该有个正经的封号。有了这话,朝臣和宗室也不好说嘴,因此这事办得很顺利。
明德殿人多热闹,玉姑出来,黄迎进去。
玉姑回后启殿不久,他就领着人证物证过来复命。
好好的香炭不用,非要花大价钱买低等烟炭来熏孩子。
小太监奉上拿炭兑来的金锭,死命磕头求饶。玉姑怜他年纪小,叮嘱几句,放了。
从寿膳房匀出来的好饭好菜,宁王妃一口不碰,也不给身边人吃,全塞给了玉姑赏赐的三位美人,逼着她们必须吃完。
主妇有命,侍妾不得不从,怨不得她们,也放过。
炭盆、扇子,现成的证据。
装香炭的箱子,装首饰的匣子,都收在耳房的角落里。
正房柜子顶上有一整盒没动过的市卖点心。
人家宁愿吃外头的糙货,也不肯碰玉姑的心意。
玉姑打开匣子,看着这些精挑细选出来的名贵首饰,心灰意冷道:“你们几个拿去分了吧,算作受我牵连的补偿。”
三美人磕头道谢。
玉姑又劝一次:“想走的,还能走,往后我可就不管了。”
长辈怜惜晚辈,特意把好东西找出来送人,宁王妃面上感激,背地里随意糟践,实在过分。宁王也有些不对劲,有可能早就和皇后娘家扯上了关系,他一来,玉姑就出事。
从溯州到向京,一路风尘仆仆,大人都难受,他们却不顾孩子年幼,非要在这时候带上他。
父母糊涂,遭罪的是孩子。玉姑心疼他,就给抱了回来。
玉姑说这孩子好看得不得了。
老神仙听出点意思:孩子有灵气,留在身边对我有利。
玉姑感叹孩子太小,眼下不好玩。
老神仙懂了:这是灵气太弱,还不够用。
玉姑夸小人儿乖巧,吃了这么多苦,还睡得安稳。
老神仙骂那对混账不识相。
上回乳母掐孩子,玉姑瞧见了,悄悄和老神仙商量重新挑人。
正好这回能用上。
褚牧办事利索,当日就出门找去了。这边打发人过去传唤,他就领着已经找好的几人过来回事。
乳母们都收拾利索了,样子不赖。玉姑咦一声,指着第四个,说她有些惠贵人的样子。
老神仙想起了那些跟随他修行的女人,思虑一番,觉得把孩子送去万霞山,放在柳淑妃她们跟前滋养,是个万中无一的好主意。
“等大了再接回来,我们亲自照看。”玉姑如是说。
“正是!”
六个乳母,每人怀里都有一个女婴,忐忑不安地跪着。
“抱过来看看。”玉姑一招手,开福就挨个叫起,领到跟前,给玉姑过目。
玉姑一直摇头,老神仙失望,妇人们慌得腿肚子打颤。好在玉姑没有要为难的意思,只说:“资质平平,做护法吧,一块带上山。褚大人,你可要听仔细了。母女不分离,每日轮换着来,让护法先吃过,再给小世子吃,这样才稳妥。哟,我叫错了。”
老神仙乐呵呵道:“玉姑没说错,就他了,宁王世子,他当得起。这事容易。”
“小世子,快谢过老神仙!”
玉姑抱着孩子轻摇,随意做个谢恩的样子,就接着交代:“每座院子派一对,叫几位姐姐帮忙看着,不叫奸人有空子钻。该给的工钱按时给了,让她们自个收好,你们看紧门户,不能叫外人进去。三年之后,你把世子接回来,再遣她们走。”
养孩子肯定比念佛有意思,一下去这么多孩子,那万霞山可就热闹了!
褚牧惊讶,但不敢表露,恭敬应是。
这些都是走投无路的妇人,原是提着脑袋来闯生死关的,听她这么一说,大喜过望:有容身之所,只要给主子喂一顿两顿奶水,剩下的足够照看好自己的孩子,能攒工钱,还不用怕男人来打抢,实在是太好了!
众人一齐磕头感激。
玉姑看一眼窗户,再看一眼孩子,不舍地说:“再挨下去,没准又要下大雪,别冻坏了他,早些出门吧。芄兰,你亲自送出去。开福,去寻几样吉利的小玩意,给护法们戴着挡灾。她们好,世子就好。金的玉的,捡实在的拿,那些花里胡哨的玩意不顶用。”
开福恭维:有老神仙和玉姑呵护,是小世子最大的福气,必定福泰安康。
玉姑笑笑,打发了他们。
人走了,玉姑说屋里冷清,心头有些不顺,想出去走走。
老神仙要跟着,两人说着《西泰胜览》上的故事,慢慢地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