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泰和五年,梁帝年逾四十尚无子嗣,太医诊断帝肾气亏乏、精室空虚,此生恐难有子嗣。
为家国计,为社稷谋,有朝臣提议立裴王为皇太弟。
御史大夫郑公力谏反对此举,并参裴王在封地时揽权纳贿、为祸乡邻,请求夺其爵位、撤其封地。
梁帝命三司会审裴王案,最终案件因缺乏关键证据不了了之。
泰和六年,帝召裴王入京,虽未封皇太弟位,但政事太半交付于其。
一时间,裴王声势如天。
泰和七年二月,御史大夫郑公因贪墨罪入狱,三月后,证据确凿,累及满门。
御史台一干人等,贬谪半数。
泰和七年六月,京城第一才女杨氏女如雪入裴王府做继室,而她青梅竹马的未婚夫傅家子翊此刻刚从刑狱中出来,接着就被贬去了礼部任八品主事。
曾经受人钦羡的金玉良缘,就此连理分枝。
曾经被交口称赞的经世之才傅家儿郎,终是泯于庸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