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探口风
目送族长孙子离开,徐成林看着自己的好大儿,不由得感慨道:“成为举人就是不一样,以后你回村里,全村的人都要捧着你。”
徐瑾年对捧不捧的不在意,看向盛安温声问道:“你要一起回么?”
盛安用力点头:“回!”
必须回,她要好好欣赏徐老大那帮人的脸色!
哪怕徐怀宁也是举人,打脸的效果大打折扣,也不妨碍他们真真实实的被打脸了。
徐瑾年看出自家媳妇的小心思,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好,顺便叫上小姑。”
小姑也喜欢看热闹。
如徐瑾年所料,得知自家出息的侄子要回村祭祖,徐翠莲二话不说决定一起去。
自从跟徐老大他们闹翻,除了清明回村给徐家二老上坟,她就没有回过徐家坝,跟徐老大他们彻底断了。
连大姐徐桂莲也没有往来,张大奎三兄弟娶妻生子,压根没有请徐桂莲一家上门喝喜酒。
不过这一次又不一样。
徐翠莲提醒侄子:“你现在身份不一般,徐家坝那几个且不提,徐桂莲十有八九会往你跟前凑,让你提拔她的儿子孙子。”
徐瑾年淡淡道:“我只有你一个姑姑。”
徐翠莲感动极了,眼眶泛红:“小姑也只有你一个侄子。”
这一幕看在张家小儿媳妇王小芳眼里,内心不由自主地多想了几分。
趁婆婆出门忙活了,王小芳对正在哄孩子的方玉英说道:“咱家与表兄家亲厚,如今表兄越来越出息,日后的前程我想都不敢想。”
方玉英点点头,赞同这个妯娌的话:“谁说不是呢,可惜咱家的三个男人没沾上老徐家的聪明劲儿,不知道咱们孩子的脑袋瓜灵不灵光。”
说着,她慈爱地看着怀里的孩子:“你要是有你表伯一半的聪明劲儿,老娘砸锅卖铁也要送你去学堂念书。”
以前方玉英感受不到普通人与有功名的人之间的差别,直到这几天左邻右舍对自家殷切备至,连最尖酸刻薄的婶子,都对她们笑脸相迎,她才体会到其中的不同。
王小芳心思多,见方玉英说不到点子上,忍不住开口引导她:“光有聪明劲儿还不行,还得拜一个好夫子。”
方玉英摇了摇头:“只要孩子够聪明,好夫子会主动寻上门。”
人家好夫子也是挑学生的,就像徐家表兄,但凡他没能入姜夫子的眼,就算当年给姜夫子磕头把脑子磕坏了人家也不会收。
不然这么多年下来,姜夫子不会只收四个学生。
王小芳嘴角一抽,索性把话挑明:“咱们普通人家接触不到好夫子,你没想过找徐家表兄帮忙?”
方玉英呆了呆,半晌才道:“好像是可以哈。”
王小芳:“……”
这个憨货玩意儿,跟她说话费老鼻子的劲儿。
二伯哥挑媳妇的眼光真不行!
方玉英不知王小芳的吐槽,瞅着怀里吃奶的儿子琢磨了下,最终不自信地摇了摇头: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等孩子长大了再看看是不是读书的料,现在说这些还是太早了。”
王小芳心知这是事实,却还是想尽早探明自家公婆的心意:
“不如你问问爹娘,不然等徐家表兄来年考上进士,要留在京城或是去别处做官,千里迢迢的咱们找人都难。”
方玉英没有多想,觉得问一句不是啥大事:“成,一会儿我就去问。”
等徐翠莲从外面回来,她立马抱着儿子凑上来,带着一脸憨笑地问道:
“娘,表兄这么出息,我也想让三宝念书,你问问表兄能不能帮三宝寻个好夫子。”
徐翠莲看了看憨货媳妇,又看了看还在吃奶的三孙子,顿时两手叉腰破口大骂:
“问问问,问什么问,你表兄正是紧要关头,忙活自己的学问还来不及,哪有空跟你寻夫子,你给老娘安分些,少耍那些花花肠子!”
说这话时,徐翠莲瞟了眼不远处院子的小儿媳妇。
王小芳头皮一紧,手里的扫把挥舞的更快了。
方玉英没少挨徐翠莲的训斥,早已对她的训斥的话免疫了:“娘,表兄年底就要去京城,指不定啥时候能回来,我这不是提前为三宝打算么。”
徐翠莲白了她一眼:“就你是慈母心肠,老娘是恶奶奶,不知道为孙子打算!”
方玉英讪笑:“娘,我不是这个意……”
徐翠莲抬手打断她的话,神情认真语气郑重:
“你怎么想的我知道,我也跟你说实话,你表兄不欠咱家啥,他愿意拉拔咱家,老娘感激他。他不愿意,老娘也没二话,只能说明你们太蠢,他一个人拉不动,懒得拉。”
方玉英:“……”
婆婆一张火热的嘴,是怎么说出如此冰冷的话的?
徐翠莲觉得跟这个憨货媳妇说不明白,等晚上一大家子围着饭桌吃饭,她明明白白的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
除了张大奎,剩下的父子仨一听,就猜到有人白天闹妖了。
六道怀疑的目光略过张招娣,在方玉英和王小芳之间逡巡片刻,最终落在王小芳头上。
王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