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忠仆
验明身份后,盛安一行顺利入城,在一处僻静的宅院前停下。
门房看到门口的一溜马车,默默在心里算了下日子,立即猜到了来人的身份,快步走到打头的马车前询问:“诸位可是来自东江府青州?”
马车门打开,露出方轻舟的脸。
看着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门房,方轻舟恭敬拱手行了一礼:“福伯好,我和三位师弟来自青州,奉夫子之命到此借住。”
面前的老人对夫子忠心耿耿,且早年救过夫子一命,并非普通的奴仆,受得起他这一礼。
福伯连忙回礼,脸上挂着慈祥的笑容,眼眶却隐隐泛红:“快进来快进来,宅子早已洒扫干净,就等四位公子入住。”
姜夫子曾在京城做官,这座宅子是他的私宅,离京后并没有卖掉,留下福伯在此看守。
这一守,就是十余年。
半个月前,福伯收到姜夫子的来信,知道姜夫子的四位弟子进京参加春闱,他就带领其他人,把宅子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日日盼着徐瑾年一行的到来。
两人说话间,盛安等人走了过来。
知晓福伯的身份后,众人纷纷对他行了一礼。
在福伯的安排下,一行人进入屋内休息,护院们则把一箱箱行李搬到各自主子即将入住的小院里。
谭振林的屁股刚坐下来,就长长舒了口气:“一个多月的舟车劳顿,今儿个总算能睡个安稳觉!”
一路上众人尽量吃好住好,但是到底不在熟悉的地盘,无法真正静下心来吃饭睡觉。
现在顺利到达京城,住的还是自家夫子的私宅,这跟住在自己家一样,整副身心不由自主的放松下来。
见谭振林翘着二郎腿没个坐相,其他人表示理解,没有去纠正他的坐姿,端起茶杯默默喝茶吃点心。
中午没有找到吃饭的地方,众人就啃了几块干粮,这会儿厨房里刚生火,他们只能茶水配点心对付两口。
两块点心下肚,盛安的状态好了些,问对面的谭振林:“你打算今晚回家还是明早回?”
谭振林看了看天色,又摸了摸自己糙了不少的脸蛋,果断道:“明早回。”
谭大人出身寻常,早年买不起京城的宅子,倒是谭夫人有一座两进的陪嫁宅院
前阵子谭夫人带谭晴柔先一步回京,就住在自己的陪嫁宅子里,谭振林不打算住进去。
一来那座院子面积不大,等谭大人带一众妾室和子女回京述职,住起来会十分拥挤。
二来春闱在即,跟三位师兄住一处能相互探讨学问,在这里看两个月的书,比在家里闭门造车好。
听见谭振林的话,方轻舟开口道:“明早我们同你一起过去。”
谭夫人是长辈,登门拜访是礼数。
谭振林求之不得:“行,正好让我妹带咱们四处逛逛。”
他很小就离开京城了,对京城的记忆仅有几个模糊的片段,除了能分清东西南北,对京城其它方面仅从谭夫人口中听到过。
一个时辰后,厨娘做好了饭菜,十几道菜要摆了满满一桌。
厨娘的厨艺很一般,只会做京城的一些菜式,盛安等人并不挑食,一个个端起饭碗吃的很香。
几个男人饭量大,十几道菜愣是被吃光了。
福伯见他们吃的香,一张老脸笑成了菊花,看向他们的眼神更加慈祥。
不愧是老爷的学生,这胃口跟老爷一样好。
吃过饭,几人没有急着回房休息,同福伯说起姜夫子夫妇在青州的情况。
得知自家夫人病情好转,这一年多里能够出门走动,福伯激动的老泪纵横:“好,好,老天爷垂怜,夫人终于要好了!”
姜师娘温柔贤淑,嫁给姜夫子后,对服侍姜夫子的仆从们十分宽厚。
只要不是犯下无法弥补的大错,往往轻拿轻放事情就过去了。
后来姜夫子带姜师娘离开京城,仅带走了一小部分服侍的人,原本是要带走福伯的,但是福伯处于其他原因留在了京城。
姜夫子便把放了他和其他人的身契,让他们成为拥有良籍的普通人,还给他们留下一笔丰厚的傍身银子。
福伯和其他三个无二无女的人无处可去,索性留在这座宅院帮姜夫子看家。
对于福伯四人而言,无法在老爷和跟前伺候,这里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看着泪流不止的福伯,众人心里五味杂陈,心里很想知道当年夫子和师娘遭遇了什么,却没有一个人敢出声询问。
过了好一会儿,福伯才止住眼泪,不好意思地对几人说道:
“人老了就是猫尿多,今儿个看到你们,老奴像是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老爷,也不知有生之年能否见老爷夫人最后一面。”
说到这里,福伯的神情又变得伤感。
徐瑾年几人对视一眼,方轻舟出声安慰道:“您老想念夫子,夫子也很想念您。待春闱结束我们几个回青州,您老同我们一起走吧。”
福伯的脸上露出一抹惊喜:“这、这行么?”
方轻舟笑道:“怎么不行?您老害怕我们半路落下您不成?”
福伯也忍不住笑了,只是心动之后,他摇头拒绝:
“老奴这把老骨头不中用了,不能再好生服侍老爷和夫人,老奴在这里守一日,便是为老爷夫人守住家。”
老爷夫人是离开了,小主子还在这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