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1章番外一东极辰光大天的变化
第981章番外一东极辰光大天的变化
“各位旅客请注意,云舟即将抵达本次旅途的终点站……降落期间可能出现短暂的颠簸,请各位旅客注意安全……”
伴随着宛如清泉般悦耳的声音在云舟内回荡,诸多乘客只觉得精神一震,少数昏昏欲睡的人也是纷纷精神起来,向窗外看去,便见到云层变化,逐渐遮蔽视线。
同一时间,众人只觉得身体一轻,片刻功夫后,景色豁然开朗,诸多高耸入云的山峰林立在大地之上。
云舟灵巧的在山峰间穿梭,几次要与嶙峋的怪石接触,吓得不少初次乘坐云舟的人口中惊呼,手心冒汗。
然而云舟的行驶核心之一是遍布舟身的符箓,能够聚云悬浮,也可提供防护,于山峰之间飞行,也如履平地,没有任何危险。
随着接近停泊的位置,云舟四周又生出阵阵灵光,停泊位上则是开出一朵虚幻的莲花,花瓣绽放,一圈圈灵光涟漪生出,同云舟底部的符文相互感应,牵引拉扯,确保这庞然大物停靠不差分毫。
随后云舟舱门打开,栈桥落下,乘客们纷纷起身,拿好行囊,涌向码头。
一个少年站在地面上,有些好奇的四处张望,这里非常繁忙热闹,无论是此刻停靠的平台,还是上方许多山峰的上,时不时都有灵光闪烁,而每一道灵光的闪烁,都意味着一艘云舟腾空或者降落,不断交织出属于天空的交通网络。
突然,一阵并非雷霆,却更加浑厚、低沉的声音从天空之上响起。
那声音似乎带着实质性的重量,压得不少人心跳加快。
紧接着,遮蔽苍穹的云层似乎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拨开。
但后面的景象并非万里晴空,而是又一片黑压压,厚重如铅的墨云。
墨云以一种看似缓慢,实则快捷的速度在苍穹之上飞行,片刻功夫,便将整个港口覆盖,少年瞪大眼睛,他的眼中有虚幻的宝镜浮现,看到了云层之中闪烁着的诸多符文。
但依靠他的见识,只能大概看出一二浮于表面的奥秘,至于更加玄妙的却无法窥探。
倒是镜面之上符文变化,默默记录下来。
在此期间,少年身边同行之人,不少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庞然大物,纷纷惊恐道:“这是什么怪物!怪物啊……”
相对的一些知晓其来历的则是高喊:“是云中城!是传说中的云中城!”
极个别知晓更多信息的人,则是带着震撼的情绪,同身边的朋友解释。
“有浮岳常隐九天,其内广厦万间,载生民十数万……”
这边正在感慨,边上的同道突然想到什么,打断道:“等等,当前我等大天也没什么大事情?怎么会派遣云中城外出?”
“还能因为什么?八成是第一批跨海的归真青衿吧。也不知这次远赴重洋,成果如何……”
一个明显是本地的老人突然开口,引起四周众人关注。
老者见众人侧目,特别是一些晚辈渴望和崇拜的眼神,也是来了兴致。
他先是神态恭敬的对东方虚拱行礼,众人见状,纷纷跟着行礼。
老者见状,嘴角笑意更深,乐呵呵道:“自太一真君立圣国,距今已有三甲子。第一个甲子,太一真君唤醒化育显生真君,配合东土诸神群仙,修复中原地脉,涤荡污浊,建立道院、云宫,开辟灵渠、天路,完善秩序。”
“第二个甲子归真青衿学制初辟,从南疆、北荒和西域调来天资卓越的幼童,送入各地道院、云宫、丹房、社圃学习,而后让他们根据‘地脉灵契’归乡反哺。现在这一个甲子,正是依靠这些归真青衿在各地梳理地脉,调和风水,更易旧俗,才使得四方律法统一,又保留了各地大半的特色。”
“同时,也是在最近这一甲子,随着南、北、西三地基本完成改造……”
老者目光浮现出些许复杂的情绪,看着那远去的墨云,低声道:“自然需要开辟海外归真青衿学制,进一步推动圣国制度的完善,就是不知道那些自海外诸洲而来的修士,在归乡之后,能够发挥多少作用。”
不少人听到这话,有些好奇,归真青衿学制既已经推行接近两个甲子,又有什么可以担心的?
老者闻言,不由眉头微皱,压低声音道:“小友此言差矣,你当海外诸洲都是和我等圣国这般海晏河清?当年各地不知有多少魔窟盘踞,如今几位魔君伏诛的伏诛,入灭的入灭,可其留下的魔性遗毒早就深入地脉人心之中。”
“太一真君虽有无上大神通,却也只能一次拔除七七八八,剩余两三分乃是根植在众生内里,只能代代教化,以求消除偏执戾气,再以春风化雨之法,正本清源。”
“至于雷霆手段,虽然不可避免,但也不可多用,唯有像半个甲子前,部分魔道修士倒行逆施,不愿回归正道的时候,才需要强势镇压。”
边上一位面容桀骜的青年突然嗤笑一声,开口道:“说到底,还是太一真君太过仁慈,行事不够果断。按我说,他当年就应该引动天地之气,将那些魔化之地彻底打碎,再重炼地水火风,把其中万灵都洗涤一遍,哪还又有现在这么多麻烦事?”
听到这话,老者气的胡须直颤,边上有人站出来呵斥道:“那么按你的说法,真君果断之后,是不是还应该再霸道一些,统一众生信仰,统一言论,断绝一些非正统言辞?”
“若是为了圣国大业,自然需要一些强硬手段。毕竟乱世当用重法,当年便是显而易见的乱世,行非常之法才是最好的选择!”
“当真是笑话,按照你的说法,你性格桀骜,是否也该被清算?岂有机会在这里大放厥词。”
在众人争论的同时,少年边上突然出现一位青年,轻笑道:“自我掌道三甲子以来,陛下还是第一次来我这走动。只是您才驾临,就让你见到这样热闹的场景,见笑了。” 少年目光澄澈,看向青年有些疑惑,可下一秒他眼中宝镜转动,一个声音传入青年耳中。
“见笑?道友此言差矣,唯有这等争论,才知晓道友你是真心引导众生,而非限制他们的思想。只是道友你治理下百姓如今生活虽好了许多,可他们的性子还需要再打磨一二,部分言论还是太过激进了……”
随后,那声音话锋一转,问道:“不过,你是什么时候发现我的?要知道这次我过来,你那位祖师都没有察觉。”
“太乙祖师虽已恢复修为,但最近几年多处在闭关状态,尝试突破先天,成就道君之位,对两界的关注不多,没能发现您的踪迹倒也正常。至于我,在你进入大天的那一刻,便知晓了。”
少年听到这话,上下打量了一下青年,惊叹道:“先前还没有发现,楚泰你的修为是又有进步了,看样子,东皇钟已经修复大半,那天门也已经基本完成了同化,距离道君只剩下最后一步了?等等,不对……”
目光一转,少年看向天空,透过层层阻碍,见到了那立在虚空之上的天门,低声道:“不对,你的修为早就超过了一般的后天限制,你早就能够成就先天,只是一直以来卡着自己不让自身突破而已。你想要将圣国体系也纳入自身道果之中?”
楚泰笑而不语,反问道:“比起我,弥罗天帝你的选择呢?您当年已经度过了所有的劫数,可以成就先天才对,可我看您的气息,似乎是想要回归弥罗道君的身体?”
“我和太乙不一样,我是神祇,他是仙人,仙道贵生贵我,将灵台一点真性视作是横渡苦海的云舟,是自在逍遥的根基,所以他会希望保留自我。”
“可我没有这等想法,对于我而言,回归本尊处,本就是一种修行,恰如一棵树从落地入土为开始,生根发芽是过程,绿树成荫,荫蔽四方是成果,可最后的枯萎和回归大地,同样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并且天地之中,也总是要经历这样的循环,我既源自于他,又何必非要独立在外?”
“陛下境界高远,不是我能比拟。只是我有些好奇,你为何突然想到来我等东极辰光大天走走?“
太乙真君的声音突然响起,楚泰微微行礼,真君急忙回礼。
弥罗天帝见到这一幕,笑道:“同自家晚辈倒是客气,在我这位兄长面前倒是没大没小,至于我为何来此,你看不出来吗?”
“所以,你已经打算回归本尊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