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章
小徐村整体地势低洼,雨水下的又急又快,全部积攒在路面上下不去,之前的暴雨天气,导致沟满河平,根本没有排水的空间。
而村西这边最低哇,村东,村南,村北淹没脚脖子的时候,周方圆院子里积水已经过了膝盖。
水位在不断上涨,杨树林里原本茂盛的野草,这会也堪堪只露出顶端一部分。
雨势太大,老房子漏雨地方已经连成一片,哗啦啦的往下渗水。
周方圆已经顾不上接水,她甚至把羊硬生的抱到她睡觉的床上去,粗喘着气,心慌乱到不行。时刻注意着外面的动向,躲在堂屋里,也能看到大门外哗哗啦啦的水流声。
两扇木门早就掉了,飘在水面上方。
就在周方圆惶恐不安的时候,外面狂风暴雨中,她阴郁听到了村里大喇嘛的声音。
她以为幻听了,立即跳下来淌水冲到院子里站着,风雨劈头盖脸落下来,只竖着耳朵听着,刺啦乱响的喇嘛声,在混杂着风声,雨声中,却变得清晰起来。
就在十几分钟前,徐明伟站在家里看着外面雨势,以及院子里积水,眉头皱着心头闪过各种不安。
昨天才组织村民去大坝加固,看水位还有一米多,连着两天晴天以为没事了。可一晃眼就是瓢泼大雨下过来。
徐明伟家里有电话,一直想办法联系村委,联系镇上,想询问情况。却一直联系不上,正焦急上火的时候,家里大门被人敲得咣咣直响。
“明伟啊,”是村委会的人,穿着一身黑色雨衣,浑身上下都在往下滴水,进了屋子擡手摸了一把脸上雨水。
徐明伟全家老小都在堂屋里,两个孩子,父母还有李艳梅。
那人一脸焦急,“赶紧想办法通知小徐村撤离,往高处走,徐镇北湖和三大河的水漫堤了,周边村庄全淹了。道路中断,桥梁都冲垮了,徐家村前面的大坝眼看着水位就只有二十多公分,马上就要决堤,赶紧让村民离开,晚了就来不及了。”
李艳梅惊骇的一张脸,“那赶紧挨家挨户去通知,必须要快。”徐明伟的父亲一听就转往外走,“我去通知大伙。”
李艳梅转头叮嘱大女儿徐香,“你领着弟弟去房里赶紧收拾点东西,一定照顾好奶奶和弟弟。”
村委会的人跟着一起跑出去通知村民。
徐明伟跑到话匣子跟前,村里的电,今个早上才通上。但是外面风声呼啸,雨声哗哗的,也也不只能村里能不能听清楚。
可眼下情况紧急,顾不上那些因素了。
平时打开广播都要先咳嗽两声,可这会徐明伟急切,不晓得下一刻会不会停电。
话匣子打开那一刻,用劲力气大吼着,“全体村民注意了,全体村民注意了,全体小徐村村民注意了,徐镇北湖淹了,水势紧急大坝要决堤了,村民赶紧往土山高处撤离。情况紧急,不要携带多余东西,保命要紧,赶紧撤离。”
“全体村民注意,大坝要决堤了,赶紧撤离,往高处走,赶紧撤离保命要紧,镇上已经淹了,全体村民赶紧往土山上跑。”
徐明伟声嘶力竭的喊了一遍,又一遍,噗的一声,屋里瞬间漆黑,停电了。
李艳梅穿着雨衣挨家挨户敲门,刘桂琴听到广播,早已经六神无主,看到李艳梅人,赶紧拉住她胳膊,“她二婶子什么情况现在,这大雨停了水不就下去了,怎么还要抛家撤离啊,我这一家子东西呢。”
李艳梅着急通知其他家,猛地推开刘桂琴,直接对着她男人说,“百年未遇的洪水,镇上淹了,河坝要漫堤了,不想死,赶紧带着孩子往山上走,晚了都得死。”
乡里乡亲这么多年,刘桂琴还没见过李艳梅这么骇人的表情,吓得赶紧推着两个孩子进屋收拾东西。
“还收拾什么,赶紧走,保命要紧”李艳梅怒喊一声,赶紧跑到另一家去通知。
徐明伟的喇叭被环境所困,有些人还在疑惑,观望。
但有人看着这漫天的大雨心里早就惴惴不安,这一听喇嘛,全家老小急忙收拾东西,就往土山上跑。
有雨衣的穿雨衣,没雨衣的用塑料布扯一下。
村里水位哗哗上涨,已经淹没小腿,即使穿着雨衣,出去没一会全身湿透。
停电了,漆黑中也能看到村里四处乱窜的人影。
说是保命要紧,可真到跟头,舍弃全家的家当谁不心疼,那些喂大的家畜,鸡鸭羊,还有那一百多斤眼看着就能宰杀的肥猪,就这么扔了,宛如心头割肉一样。
还有家里电视机,缝纫机,柜子,被子啥的,都扔了?
都在心疼犹豫的时候。
湍急的浑浊河水,咆哮着,低吼着,像成千上万只野兽组成的大军,一下子涌进村里来。
遇树树倒,遇房房塌。
有路没路,都阻止不了肆虐的洪水进来。
“快跑,快跑啊,发大水了。”
只看到汹涌的河水前方急急跑着一个人,边跑边回头看,可只在眨眼之间,就被大水裹挟着不见了踪影。
村里水位过了大.腿,还想着推平车,带上米面走的人,这会什么都不要了,拼着命的往高出跑。
徐明伟找到李艳梅,“你带着孩子和我妈赶紧去山上躲着,这里用不到你。”
李艳梅知道这个时候,徐明伟不能走,看着家门口婆婆死死拽着两个孩子。
小儿子吓得嗷嗷大哭,“妈啊,妈,我怕.....”
“艳梅啊,咱们赶紧走,水进来了。”
李艳梅望着徐明伟跑远的身影,到嘴边想要叮嘱的话,却突然说不出口了。小儿子跑过来,哭着喊着走,走。
村里到到处都是水,所有人都在着急逃命。
徐明伟半路上拦住村里几个大老爷们,“你们几个村头村尾,都辛苦跑一趟,村里腿脚不好老人,想办法背上,带上,确保全村老少一个不能少,全都通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