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第66章
朱大帅一封信在张士诚的谋士群体中引起轩然大波,他以为信送到了很快就能得到回音,结果十天半个月过去一点儿消息都没有。
怎么回事?张士诚不要他弟了?
事实证明,弟弟还是挺重要的,就是谋士们为了争风头非要各种解读,这才把简单一件事给拖延到差点再打起来。
杨宪艰难的突破谋士防线和张士诚说之以情晓之以理,一人舌战群儒毫不怯场,这才终于带着张士诚给的定金粮食返回应天府。
他也没想到能拖那么多天,实在是老张身边的谋士太难缠,就没见过那么能胡思乱想的。
那么能发散当什么谋士,直接写书去得了。
不管怎么说,这事儿最终能圆满解决少不了他杨宪的功劳。
朱元璋看着到手的粮食也不吝啬他的夸奖,抢来的粮食吃着香,这些粮食足够他们安安稳稳过上两三年,甚至今冬可以继续招兵买马。
他们现在打下来的城池说多不多,说少也绝对不算少,一直不敢大肆招兵买马就是怕粮草支撑不住。
现在有散粮财神老张在,怎么说也能再养几万兵马。
朱大帅手里有粮心里有底气,走起路来都带风。
最近唯二不开心的只有徐达和朱文正。
徐达因为过于不靠谱,结束修城墙的日子遥遥无期,他走不了,朱文正自然也开心不了,索性直接请命协助冯国用攻打淮安。
那边磨磨蹭蹭蹲了小半年终于准备开始重头戏,此时不去更待何时?
抢军功听上去不太好,大不了过去后先挨一顿揍。
朱文正风风火火带兵离开应天府,留下徐达哀哀戚戚的继续修城墙,他怀疑这段城墙修好之后还有下段等着他,该不会要整个应天府的城墙都修好他才能走吧?
他是个带兵打仗的将军,不是无所事事的监工。
不行,他得抗议,他不能一直留在城里蹉跎人生。
沐青幽幽开口,“叔,你说的抗议,就是带我一起来监工?”
徐达理直气壮,“你爹发现我在城里待太久会带坏小孩儿肯定要把我弄出去,你就说这主意行不行吧?”
一个娃不行下次就带两个娃,让小朱标提前看看他爹给他打下来的应天府,省得娃长大以后出门都不知道往哪儿走。
沐青:……
完蛋,感觉回去还得被数落。
前几次他是共犯,一起挨训是他应得的,这次他是被牵连的,会有人相信他是无辜的吗?回去后真的不会男女混合双打吗?
叔啊叔,你真的是害娃不浅啊。
徐达摇头晃脑裹裹外衣,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过了中午最热的那会儿,气温很快就降了下来。
沐青不乐意陪他在这里挨冻,蹲了一会儿就催着要走。
他不是无所事事的监工,他回去还得做作业呢。
“直接在这儿写不行吗?”徐达拍拍旁边的小桌,已经把放书本的地方给他腾了出来,“笔墨这儿也有,小风吹着多舒服。”
沐青看看另半边桌子上剩了一半的小菜,抱紧自己的小书包不肯就范,“我不。”
他定性不好,做不到在闹市里学习,更做不到在有人吃着小菜喝着小酒儿在旁边指指点点的情况下学习,“如果明天先生问我大字为什么没写完,我就让先生来找你。”
徐达乐了,“行,你让他来找我。”
沐青继续,“先生会先告诉我爹,再让我爹来找你。”
徐达悠哉悠哉,“要的就是你爹来找。”
小豆丁发出魔鬼的声音,“然后我爹可能会让你继续修城墙。”
修完东边修西边,修完南边修北边,金陵城修完还有别的城,总之不会少了他的活儿。
元朝拿下南宋的地盘后把能这边能拆的城墙全拆了,就剩下几个要防范天灾的不能动,重建城墙是个长期工程,不怕没得修,就怕修不完。
徐达想想周边城池破破烂烂的城墙,搓搓胳膊打了个寒颤,“走走走,咱还是直接找你爹讲道理吧。”
一大一小溜达着回去,顺便琢磨怎么说成功率更高。
徐达越说心里越没谱,他感觉他平时很稳重,在军中更是个威严的大将军,也就回到应天府才稍微跳脱了一点点,让他修一段城墙也就算了,不能天天都在家待着。
连文正那小子都知道跑出去抢军功,他天天在城墙底下当监工合适吗?
沐青小声嘟囔,“现在只是监工,还没让你去修城墙呢。”
徐达脚步一顿,随即惊恐的睁大眼睛,“文青,你回去就说我们出来透透气溜达溜达,千万别让你爹知道我们刚才说了什么,我怕他真的让我去扛石头。”
那活儿让他干他不是干不下来,就是堂堂大将军被罚去干苦力实在太丢脸,他丢不起那个人。
沐青揉揉脸,“叔,不至于,真的不至于。”
俩人在路上磨磨蹭蹭,徐达吓的连帅府的大门都不敢进,目送沐青进去然后头也不回的离开,他怕他慢一步就不再是监工而是被监的工。
就……
很不稳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