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第62章
朱元璋越想越乐,连带着发现张士诚那么富裕都没那么羡慕嫉妒恨了。
钱再多粮再多,还不是得给他送上来?
这饭呐,还得是抢来的才好吃。
张士诚的求和信在一群亲信手里传了个遍儿,所有人的表情都跟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
大家伙儿:(ΩДΩ)
财神啊财神,这得好好供着才行。
徐达殷勤的把信递回去,眼睛亮晶晶的问道,“大哥,你什么想法?”
朱元璋笑笑,“你们什么想法?”
所有人异口同声,“他给咱就要!”
没有人嫌弃自家粮食多!没有人!
他们不是张士诚,没有那么大的地盘那么多的良田,所有的粮食都得算着吃,别人上赶着来送粮他们断没有把人赶出去的道理。
张士德是个不可多得的猛将怎么了,他们比张士德还猛。
将领们七嘴八舌的讨论,说来说起就一个意思,要是张士诚换回弟弟就不再给他们送粮,他们就想办法再把张士德抓过来,啥时候缺粮了啥时候抓,反正张士德打不过他们。
朱元璋笑骂道,“你们缺不缺德?”
“缺啊,这不正好把张士德抓来涨涨‘德’。”一群人点头点的利索,为了粮食连脸都不要了。
朱大帅:……
这脸皮也不知道是跟谁学的。
朱元璋嫌弃的摆摆手,懒得和他们说那么多,回归正题继续说,“张士诚在信上说了只要把张士德放回去他年年往应天府送粮送钱,但是咱觉得那家伙不太坦诚,十有八九只会送这一次钱粮,二十万石太少,咱准备多要点。”
他已经算过了,以隆平府和周边地区这两年的收成来算,给张士诚留够养兵的钱粮,他估计还能留下六十万石的粮食。
他也不多要,五十万石怎么样?
既让老张换回了他的好弟弟,又给他留了十万石粮食应急,天底下再没有比他更贴心的了。
议事厅里的其他人:额……
就是说,谁也别嫌谁脸皮厚,上梁不正下梁歪,他们缺德也是有原因的。
李善长想了想,感觉这个狮子大开口开的有点太大了,“要不降一点,三十万石如何?”
三十万石,不至于让张士诚肉疼到不要弟弟,也不至于让那边觉得他们这边答应的太轻松。
真要直接要五十万石,张士诚放弃张士德的可能性更大。
朱元璋觉得不太够,“四十万?”
李善长凑过去低声道,“大帅别忘了,张士诚过些日子可能要投降朝廷,他若是投降朝廷,咱们这边可就不安稳了。”
张士诚投降朝廷得有个理由,平白无故的他也不会想不开去投降。
南边起义军多,朝廷分身乏术,不止一次派人过来招降,张士诚那里也不例外。
但是老张不给朝廷面子,招降的使臣来一个他杀一个,来两个他杀一双,弄得现在朝廷都不敢往那边派人了。
张士诚投降朝廷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他自己主动向朝廷求和。
发生什么事情能让张士诚放弃和朝廷作对转而投降朝廷?
李善长琢磨了一下,只想出了一种可能,那就是周边出来了一个比朝廷更让他恨之入骨的敌人。
张士诚周边都有谁?
除了朝廷就只剩下他们了啊。
他本来一直想不明白张士诚为什么会投降朝廷,毕竟就算他们家大帅文化水平不高写了封不能交好反结仇的信送过去,那也不至于把张士诚气到投降朝廷。
比起他们家大帅送过去的那封信,明显是杨完者更能拉仇恨。
前些日子杨完者火烧连营四十里,打的张士诚的大军狼狈逃窜,那一仗张士诚的损失不算小,即便老张家底丰厚也得肉疼许久才能缓过来。
不是要命的大仇的话,张士诚肯定紧盯着杨完者来,即便要分心攻打他们也只是小打小闹,不会把全部兵力都用来和他们抢地盘。
要是张士德死在应天府,那可就不一定了。
天音透露的消息有限,和他们相关的更是寥寥无几,只凭那点消息根本没有办法确定他们这边是什么情况。
如果张士诚真的投降朝廷,契机很有可能就在张士德身上。
李善长耐着性子分析一番,最后擡头看向他们家大帅,“现在只看大帅是想和张士诚不死不休,还是想睁只眼闭只眼就这么算了。”
朱元璋啧了一声,以他们现在的实力,当然是少点敌人专心打朝廷最好。
长江以北的官兵主力交给刘福通,长江以南这边交给他和张士诚徐寿辉一起打,不管他们这些人之间有怎样的恩怨情仇,在蒙古人面前总归要往后放一放的。
唔,不把人得罪太狠的话,应该可以放一放。
先把蒙古人打退,之后如何他们各凭本事就是。
天音之前说张士诚降了之后和方国珍一个出粮一个出船给大都送粮食,也就是说,再过不久方国珍也会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