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身负巨债绝境求生 - 四合院:开局街溜子,玩爆众禽兽 - 我家有母老虎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第122章身负巨债绝境求生

九龙城寨的巷道如同迷宫,污浊、嘈杂,充斥着各种阴暗的交易和窥探的目光。

张建军拖着伤腿,无视周围那些或警惕、或贪婪的注视,找到一个相对僻静的角落,背靠冰冷的墙壁坐下。

剧烈的喘息牵动着全身伤口,左臂的疼痛尤为钻心。

他撕下相对干净的里衬布条,重新将伤口死死勒紧止血。

目前最要命的是系统界面那触目惊心的红色数字:【欠款:-99,998元】,并且伴随着一行冰冷的提示:【债务未清偿期间,所有系统功能冻结】。

真正的身无分文,举目无亲,还带着一身伤,被困在这座巨大的贫民窟。

但张建军的眼神里没有绝望,只有冰冷的计算和狠厉。

系统靠不住了,但他还有来自穿越前超前记忆和见识,还有抢来的二十多块港币,这些就是他翻身的全部本钱。

现在当务之急是处理伤口和填饱肚子,然后搞到更多钱。

休息了片刻,恢复了些力气,张建军站起身,朝着巷子里人声稍显密集的方向走去。

那里有些简陋的摊档,卖着劣质食物和一些来路不明的东西,像个自发的黑市。

空气中弥漫着廉价鱼蛋和猪油渣的腻人香气。

张建军胃里一阵抽搐,但他看都没看那些食物摊,目光扫视着其他摊位。

一个老头蹲在地上,面前铺着一块脏布,上面散乱地放着一些旧手表、钢笔、打火机之类的小物件。

张建军目光落在一堆旧报纸和杂志上,大多是过期的马经和八卦小报。

他心中微微一动。

“老细,呢份《工商日报》几多钱?”张建军用生硬但能听懂的粤语问道,指了指一份看起来稍新的报纸。

他前世因业务需要,学过一些粤语,听说勉强。

老头抬了抬眼皮,瞥了他一眼,伸出三根手指:“三毫子,北佬。”

张建军没还价,掏出三毫硬币递过去。

信息,是现在最便宜也最可能带来价值的东西。

他拿着报纸,走到一旁,快速翻阅。时间:1973年1月15日。果然是这个时间点!

张建军的心脏猛地一跳!1973年,香港恒生指数将从年初的接近800点,在石油危机和泡沫破裂的双重打击下,狂泻到年底的不到200点!

这是堪比后世金融风暴的恐怖股灾!

但危机,永远伴随着巨大的机遇!对于能预知趋势的他来说,这就是一个巨大的赌场明牌!

然而,现实立刻给他泼了盆冷水,他全身只有二十多块港币,连进入正规证券交易的门槛都远远不够,更别提在股灾中抄底了。

而且,他现在这身份,连个合法的户口都没有。

必须快速积累第一桶金,至少要有几百甚至几千港币,才能撬动杠杆。

目光再次投向那个黑市地摊,以及周围那些眼神闪烁、做着各种见不得光生意的人。

靠黑吃黑?风险太高,容易惹到硬茬子,而且来钱不稳定。

张建军视线扫过报纸角落一则很小的广告:“高价回收各类电子元件、集成电路。”

一个念头瞬间闪过!

70年代初,电子表刚开始兴起,价格昂贵。

其核心是石英振荡器和一块简单的集成电路。

对于来自2025年的他来说,这技术简单得如同玩具,但对于现在,却是尖端。

香江本身就有不少电子装配厂和走私渠道,找齐材料并非不可能。

关键是,他有把握用最便宜、最基础的元件,靠设计和组装,做出能走时精准的电子表芯!

成本可以压到极低,但卖出去,利润惊人!

黑市,正好是消化这种东西的最佳渠道!

思路清晰了。

用二十块港币做本金,购买最基础的电子元件,手工组装出表芯,然后卖出去换第一笔像样的资金!

他立刻回到那个地摊老头面前。

“老细,唔该问下,知唔知边度有电子零件卖?电阻、电容、石英晶振呢啲。”张建军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不那么突兀。

老头警惕地看了他一眼:“你做咩啊?差佬?”

“搵食啫。”张建军面无表情,递过去一枚一元硬币,“指点下路就得。”

老头迅速收起硬币,脸色缓和了些,朝巷子更深处努努嘴:“行到最尾,有个叫‘烂牙明’嘅,佢专门搞呢啲拆机零件,平靓正。就话係‘收买佬’介绍嘅。”

“多谢。”

张建军按照指示,深入城寨更混乱的区域,终于在一个挂着“维修收音机”破牌子的铁皮屋前,找到了“烂牙明”。

这是个龇着两颗大金牙的干瘦男人,眼神精明。

张建军直接说明来意,要买最低价的电阻、电容、三极管、石英晶振,还有一小块万用电路板,以及最细的焊锡丝和一个旧烙铁。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