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将计就计除隐患金蝉脱壳赴濠江
宋卫国传来的消息像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因业务扩张而带来的些许热度。
林向东的人竟然摸到了香江!还查到了观塘工厂!
张建军眼神冰冷,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果然不能小看副部级能量的渗透力,哪怕隔着一条香江。这些追兵就像跗骨之蛆,不彻底解决,永无宁日。
深居简出?暂时蛰伏?
不!这不符合他的性格。被动挨打,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必须主动出击,至少要先搞清楚对方的底细和目的。
他立刻叫来蛇仔明和阿炳。
“蛇仔明,你带几个生面孔机灵的兄弟,这几天就在工厂附近和观塘一带转悠,留意所有打听工厂和我的陌生面孔,特别是北方口音的。不要打草惊蛇,摸清他们有多少人,住在哪里,想干什么。”
“阿炳,码头那边也给我盯紧了,所有从北边过来的船和人,都多留个心眼。特别是那些看起来不像渔民、也不像生意人的。”
“明白!”两人感受到张建军语气中的肃杀,立刻领命而去。
信息很快反馈回来。确实有三个陌生男人最近常在工厂外围徘徊,偶尔向附近小贩打听老板是不是姓张,从哪里来的。
他们住在观塘一家廉价的旅社,行事谨慎,但眼神举止带着一股体制内人员特有的味道。
只有三个人?张建军略感意外。
看来林向东也不敢大张旗鼓地派太多人跨境行动,更多的是试探和确认。
确认?张建军脑中灵光一闪。
对方可能还不完全确定“观塘张老板”就是他要找的“张建军”,或者即使怀疑,也需要确凿证据回去交差。
这就给了他操作的空间。
他立刻有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将计就计,金蝉脱壳。
张建军叫来潮州明,低声吩咐了一番。潮州明先是惊讶,随即重重点头。
第二天,工厂里悄悄传出一个消息:老板张生其实是南洋华侨,最近身体不适,要回新加坡休养一段时间,工厂事务暂时由潮州明负责。
同时,张建军让蛇仔明找了一个身材与自己相仿、又欠了高利贷的落魄混混,许以重金,让他冒充“张老板”,住进了一家稍好的酒店,并故意在酒店前台留下“不日将返回新加坡”的口风。
饵已经撒下,就等鱼上钩。
果然,那三个盯梢的人很快得知了“张老板”要回新加坡的消息,似乎有些着急。
他们显然无法确认这个“张老板”的真实身份,又怕目标真的溜走,任务失败。
这天深夜,“假冒张老板”醉醺醺地从外面返回酒店。刚走进一条僻静的巷子,那三个盯梢者突然出现,堵住了他的去路。
“张建军同志,请跟我们回去一趟。”为首一人压低声音,带着命令的口吻。
“你…你们谁啊?什么张建军?我姓陈!你们认错人了!”混混按照吩咐,故作惊慌地大叫。
“少装糊涂!老实点,免得吃苦头!”另一人上前就要动手控制。
就在这时,巷子两头突然亮起刺眼的车灯!几辆汽车猛地堵死了出口!
张建军从一辆车中走下,身边跟着潮州明、蛇仔明以及七八个手持棍棒的工厂护卫和城寨青年。真正的张建军出现了!
那三人脸色骤变,心知中计!想反抗,但对方人数众多,且早有准备。
“林向东就派你们三个废物来?”张建军走到为首那人面前,目光如冰刀般刮过他们的脸,“说,你们的任务是什么?怎么确认?怎么联系?”
三人咬紧牙关,不肯开口。
“不说?”张建军冷笑一声,对蛇仔明使了个眼色。
蛇仔明和阿炳带着人上前,二话不说,直接用麻袋套头,一顿闷棍痛揍,专挑疼又不致命的地方下手。惨叫声在麻袋里显得沉闷而凄厉。
几分钟后,三人像死狗一样瘫在地上,彻底没了气焰。
“现在能说了吗?”张建军的声音依旧平静。
“说…我说…”为首那人喘着粗气,断断续续地交代了。
他们的任务就是确认观塘工厂老板的身份,如果是张建军,立刻报告,并设法收集其“违法犯罪”证据,为后续跨境抓捕提供借口。他们通过一条秘密渠道与内地联系。
“联系渠道和方式。”张建军追问。
得到所需信息后,张建军沉思片刻。
不能杀,杀了会引来更疯狂的报复和调查。也不能放,放了后患无穷。
“把他们捆结实,嘴巴塞住,用船送到公海,找条准备回北方的货船,塞点钱,让他们‘顺便’把这三位‘偷渡客’带回内地,随便找个地方扔下。”张建军下令道,“记住,做得干净点,让他们吃够苦头,但别弄死。”
这样处理,既清除了眼前的威胁,又送回去三个惨兮兮的“失败者”,足以向林向东传递一个强烈的警告信号:香江不是他能为所欲为的地方,想动我,得付出代价。
“明白!”蛇仔明和阿炳立刻照办。
处理完追兵,张建军没有丝毫放松。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击退,林向东绝不会善罢甘休。他必须更快地壮大实力。
噢门贺先生的邀约,变得至关重要。如果能搭上这条线,借助噢门的特殊地位和贺家的能量,或许能为自己增添一道护身符。
张建军不再犹豫,立刻安排前往噢门。
此行不宜声张。他让潮州明对外宣称老板已回新加坡养病,自己则带着蛇仔明和两个精干的护卫,乘坐那艘改造过的渔船,趁着夜色,悄然驶向澳门。
海风凛冽,夜色深沉。渔船破开海浪,朝着那片灯红酒绿、赌场林立的自由港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