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风波骤起
与霍英东合作的印尼航线计划开始悄然筹备。第一批混编船队的三艘货轮正在进行检修和补给,龙五从新组建的安保队伍中挑选了十名精干队员,将以船员身份随行,负责安全和情报收集。
新界工业邨的土地平整工作基本完成,设计师拿出了初步的规划蓝图,利铭泽看过之后表示满意,只等资金进一步到位便可开始基建。
电子厂的产能扩张进展顺利,新收购的生产线已经投入使用,利润稳步提升。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风暴总是在看似平静时降临。
这天早上,张建军刚到办公室,就看到陈威廉和蛇仔明脸色难看地等在那里,桌上摊着几份小报。
“老板,你看这个。”陈威廉将一份《香江快闻》推到他面前。
头版头条用醒目的标题写着:《北资神秘大亨快速崛起,背后是否另有隐情?》文章没有直接点名,但通篇用“某位近期在股灾中暴富、大肆收购地产和工厂的年轻北地富商”作为指代,暗示其资金来历不明,可能与内地官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商业扩张的速度“快得不同寻常”,并意味深长地提及“某些势力”正利用商业渠道“渗透香江,窃取经济成果”。
另一份《工商论坛》则更加露骨,直接点了张建军的名字和建邦实业,质疑他当初偷渡来港的合法性,编造其在内地就有“不良记录”,甚至影射他利用不正当手段打压竞争对手、勾结本地社团。
文章写得极尽煽动之能事,充满了捕风捉影的暗示和恶毒的揣测。
“还有这几家电台,早间新闻也用了类似的论调。”蛇仔明补充道,语气愤懑,“一夜之间,好像全香江都在议论老板你!”
张建军面无表情地翻看着报纸,眼神越来越冷。
他知道,这是台岛方面和其豢养的笔杆子开始发力了。这种舆论攻势极其毒辣,它不需要确凿证据,只需要种下怀疑的种子,就能慢慢腐蚀他的声誉和人际关系。
“利生、霍生那边有什么反应。”张建军放下报纸问。
“利生秘书刚才来电,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压一下舆论。霍生那边暂时没有消息。”陈威廉回答。
“告诉利生秘书,谢谢他的好意,暂时还能应付。”张建军冷静地道,“威廉,你以公司名义,立刻起草一份严正声明,驳斥所有不实报道,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联系我们的律师,给这几家报馆和电台发律师信。”
“效果可能不大…”陈威廉犹豫道。
“我知道。但态度要有。”张建军打断他,“阿明,你去找相熟的几家中间偏左的报纸,把我们在观塘雇佣了多少本地工人、给政府交了多少税、最近又投资了哪些实业的消息放出去,冲淡一下负面影响。重点突出我们对香江经济的贡献。”
“明白,我马上去办!”
两人离开后,张建军沉吟片刻,拿起电话打给龙五。
“龙五,之前让你准备的反制小组,可以动起来了。我要知道是哪几个记者写的文章,是谁指使的。找到他们的软肋。”
“已经在查。初步判断,是台岛那边通过中间人付钱,找的几个专写黑料的枪手。”龙五汇报,“其中两个记者欠了巨额赌债,另一个和上司的老婆有染。材料很快就能拿到。”
“拿到后,不用客气。让他们知道,乱写文章是要付出代价的。”张建军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寒意。
“明白。”
舆论战刚刚拉开序幕,商业上的麻烦接踵而至。
下午,陈威廉再次匆匆赶来,脸色发白:“老板,不好了!我们运往暹罗的那批电子产品,在海上被海关缉私艇截停了!说是接到线报,怀疑我们夹带走私物品!”
张建军猛地站起身:“哪里的海关?谁带队?”
“是水警联合海关的行动,带队的是个鬼佬帮办,以前从来没打过交道。船和货都被扣了,说要彻底清查!”
张建军瞳孔微缩。这绝不是巧合。暹罗的订单是打开市场的关键,一旦延误或者被坐实莫须有的罪名,损失金钱事小,信誉受损事大,后续的印尼航线计划也会受阻。
“联系我们在水警的关系,打听一下具体情况。另外,立刻让我们的律师去海关交涉,要求他们出示搜查令和合理依据。”张建军快速下令,“龙四,查一下那个鬼佬帮办的背景,最近和什么人接触过。”
命令一条条发出,办公室里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然而,坏消息似乎商量好了一样。
临近下班时,前台打来电话,语气惊慌:“张…张生,楼下来了好多记者,堵着门口,说要采访您关于…关于那些报道的事情…”
张建军走到窗边向下望去,只见大厦门口果然围了十几家媒体的记者,长枪短炮对准了出口。
“让保安拦住他们,我从地下车库走。”张建军沉声道。
他意识到,对方这是组合拳,舆论抹黑、商业打压、官方骚扰一起上,要的就是让他疲于奔命,应接不暇,最终露出破绽。
回到深水湾的住所,张建军发现门口也蹲守着两个鬼鬼祟祟的记者,看到他车子过来,立刻举起相机。
龙五眼神一冷,作势就要下车。
“不用。”张建军阻止了他,“让他们拍。这个时候动手,正中他们下怀。”
车子驶入车库,隔绝了外面的窥探。张建军坐在车里,没有立刻下车。
龙五低声道:“老板,对方来势汹汹,要不要从澳门调些人过来。”
张建军摇摇头:“还没到那个时候。霍生和利生暂时保持沉默,是在观望。台岛方面和怡和也不敢真的动用超越底线的手段,香江毕竟有香江的规矩。”
他推开车门:“他们想用这种盘外招逼我自乱阵脚,我偏要让他们看看,什么叫无懈可击。”
走进书房,张建军看着墙上挂着的香江地图,目光锐利。
风波已起,他不能退,也不能乱。
这场硬仗,必须打赢。而且要赢的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