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弃子与涟漪 - 四合院:开局街溜子,玩爆众禽兽 - 我家有母老虎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第185章弃子与涟漪

周师傅的辞职信放在桌上,字迹有些颤抖,理由写得冠冕堂皇,但字里行间透着一股难以言说的疲惫和决绝。

张建军看着这封信,久久没有说话。火灾后的抢修,周师傅几乎是拼了命,那份焦虑和投入不像作假。内部审查也证明了他的清白。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选择离开?

是压力太大?是对他张建军的不信任?还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他提交辞职后有什么异常?”张建军问钟先生。

“没有。直接回了宿舍收拾东西,看起来情绪很低落。我们的人暗中跟着,他买了回广州的火车票,明天一早走。”钟先生回答,“期间没有接触任何可疑人员。”

张建军沉吟片刻:“让他走。按照最高标准结算工资和奖金,额外再包一个红包,感谢他这些年的贡献。派人‘护送’他平安到家。”

“明白。”钟先生顿了顿,补充道,“需要继续监控他回乡后的情况吗?”

“暂时不用。给他清净吧。”张建军摆摆手。对于这位创业元老,他愿意保留最后的信任和体面。或许,离开这个漩涡中心,对周师傅来说是件好事。

处理完周师傅的事,张建军的注意力立刻回到眼前的狂风骤雨。

威尔逊那边显然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伦敦总部的质询和国际媒体的负面报道,让他在董事会面前极为被动。他对张建军的“关注”级别陡然提升,但那种无处不在的监视感,也让他投鼠忌器,不敢再轻举妄动针对张建军个人的极端行动。

双方陷入一种诡异的僵持。明面上,港府的“巡查”悄然减少了,汇丰的催款语气也稍微缓和了一些。暗地里,较量却更加凶险。

龙四按照张建军的指示,将那些关于威尔逊和汇丰的重磅材料,通过多个隐秘渠道散播了出去。

很快,涟漪开始显现。

首先是一家英国老牌财经媒体刊登了一篇深度调查报道,详细分析了怡和九龙仓计划的巨大财务风险和潜在环保法律纠纷,质疑其估值模型的合理性,并隐晦地提到怡和管理层可能向投资者隐瞒了关键信息。

报道一出,国际财经界一片哗然。正在与怡和谈判的另一家中东基金立刻宣布暂停磋商,要求重新评估。

紧接着,香港几家亲华报纸开始连续发文,抨击英资银行在信贷政策上对华商的系统性歧视,点名汇丰配合怡和进行不正当竞争,损害香港自由市场声誉,呼吁港府和银监会介入调查。

舆论压力下,汇丰董事会内部矛盾公开化,几位非执行董事对管理层提出尖锐质疑,要求重新评估对建邦实业及相关华商的信贷政策。虽然最终决策权仍在握有实权的英籍高管手中,但那种铁板一块的局面已经被打破。

威尔逊焦头烂额,四处灭火,脾气越发暴躁。据冯永发冒死传出的消息,怡和董事会已对威尔逊的能力产生严重怀疑,伦敦总部派了一个特别小组来香港“了解情况”。

胜利的天平,似乎正在向张建军倾斜。

然而,他深知这只是表面。威尔逊树大根深,绝不会轻易倒下。而自身的资金危机,也并未真正解除。

就在他筹划下一步行动时,台岛那条几乎被遗忘的线,突然有了爆炸性进展。

王副主任在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内部审查下,竟然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他在驻港机构的宿舍内烧炭自杀,未遂,但陷入重度昏迷。

消息被严格封锁,但龙五通过特殊渠道得知了真相。

“他留下的遗书里,承认了对你的部分行动,但把主要责任都推给了那个已经‘失踪’的金丝眼镜男,声称自己是受其蒙蔽和胁迫。”龙五汇报,“台岛方面似乎接受了这个说法,正在紧急善后,试图淡化处理。”

张建军听完,沉默良久。王副主任成了弃子,用自杀来切断线索,保全幕后更深层的人。台岛机构的狠辣和冷酷,让他心生寒意。

“那个金丝眼镜男,还有用吗?”他问。

“他知道的有限,但对台岛机构来说,活着就是隐患。他们一定会继续尝试灭口。”

“加强看守。以后或许能派上用场。”张建军道。这个人证,关键时刻或许能换来一些东西。

王副主任的自杀像一块石头投入深潭,表面上波澜不惊,水下却暗流汹涌。台岛机构在香港的活动几乎彻底转入地下,暂时失去了威胁。

张建军趁机加快了资金回笼和股票吸纳的步伐。南洋的货款陆续到账,虽然不多,但聊胜于无。二级市场上,趁着怡和股价波动和威尔逊自顾不暇,他又悄悄吃进了不少九龙仓的散股。

但核心的资金缺口依然巨大。昌荣项目像个吞金兽,不断消耗着宝贵的现金。郭广荣的贷款还款日日益临近。

他必须找到一个决定性的破局点。

深夜,他再次独自站在地图前,目光扫过香港、南洋、内地。威尔逊的弱点在哪里?台岛的威胁暂时解除,内部隐患也已清理…突破口,似乎只剩下一个。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利铭泽的号码。

“利生,抱歉这么晚打扰您。”

“建军啊,还没休息?听说你最近动作很大啊。”利铭泽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也有一丝赞赏。

“被逼无奈,让利生见笑了。”张建军谦逊一句,转入正题,“利生,关于汇丰…董事会内部,现在风向如何?”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利铭泽缓缓道:“分歧很大。老牌英裔高管依旧强硬,但一些少壮派和独立董事认为继续偏袒怡和会损害银行长远利益。而且…伦敦金融城那边对你的‘投诉’很重视,已经派人来非正式问询了。”

张建军心中一动:“利生,您觉得…如果我这个时候,能拿出一笔足够分量的抵押物,比如…昌荣项目未来几年的部分收益权,或者我在印尼的贸易合约,有没有可能从汇丰少壮派那边,打开一个缺口,争取到一笔新的贷款?哪怕利率高一点?”

利铭泽沉吟良久:“…有点冒险,但未必不能一试。关键是抵押物的价值和说服力。而且,必须绕开现在的主管经理,直接和能拍板的人谈。”

“我明白了。谢谢利生指点!”

挂掉电话,张建军眼中重新燃起光芒。汇丰内部的裂痕,就是他的机会!

他立刻叫来陈威廉和财务团队,连夜整理昌荣项目的详细未来收益预测和印尼贸易的长期合约,准备一份极具说服力的贷款申请材料。

他要孤注一掷,直接攻击汇丰堡垒的内部!

然而,就在他准备材料时,一个陌生的号码打到了他的私人手机上。对方声音经过处理,只说了一句话:

“张先生,小心来自北方的老朋友。他送了一份‘大礼’给你,已经在路上了。”

电话戛然而止。

张建军握着手机,眉头紧锁。

北方的老朋友?林向东?!

他还没死心?这份“大礼”又是什么?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