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俘虏营
第304章俘虏营火光一闪,轰地一声巨响,气流带着杂物四处乱砸,宋兵不由背身蹲地。
噼里叭啦,也不知道什么打在身上,幸好都有铁甲护身,未曾有损伤。
尘埃落定,宋军进去搜索了一番,阿刺帖木儿已经尸骨无存。
自燃火药库,当即尘归尘土归土,宋军却不解恨。
“直娘贼,倒是便宜了那厮。”
“三千泽袍丧生于此,剥皮抽筋才解恨。”
“两军交战,各为其主,倒也不必如此。”
议论中检查了现场,并没有找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元军指挥部是最后的抵抗之地,这里被夷为平地,牟平镇的战事完全结束。
三三两两的元兵钻出废墟,向宋军请降。
这部元军占据镇子后把百姓清了出去,十多日激战中,全镇化作废墟却没有波及无辜,因此元兵不会被清算。
这是宋军的政策,元兵却不知道,然而穷途末路,只能把身家性命交付敌手。
看押的宋兵并不在乎元兵怎么想,提刀挺枪,虎视眈眈地押送入俘虏营。
“就在这里,老老实实排队登记,若是乱动,刀枪无情!”队长丁浩中冷喝道。
“哎,莫要如此,莫要如此,都是汉家兄弟,当为自己人。”笑的如同弥勒佛一样地崔康出来做好人。
“就他们?呸!”丁浩中不屑。
“莫要如此。”崔康说道:“他们被鞑子欺骗,或者是迫不得已,并非故意为敌,可以理解,可以理解。”
“哼,人给你们了。”丁浩中扭头离开。
目送丁浩中离开,崔康看向俘虏,道:“诸位,到了这里,无需担心虐待,大家先做登记,然后分配营帐。
一般来说,只要不违抗命令,就无需担忧责罚,而且保证能够吃饱饭。”
许是看他一团和气,有一个俘虏大着胆子问道:“将军,王师会放我等回家吗?”
“小小上尉,可不敢称将军。”崔康自谦一句,问道:“兄弟如何称呼,哪里人?”
俘虏回道:“小人李三,邯郸人。”
败军之兵被如此对待,语气里颇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
“邯郸啊,那暂时不能回去。”崔康说道:“且莫失望,我只问你,如何就成了军兵?”
李三回道:“县上征兵役,要么每户出一丁,要么交银四两,小人家一贫如洗,如何出的起钱?只能来当兵。”
“你们的赋税这么重?”崔康知晓元境百姓的负担重,还是装作很惊讶,道:“这么说来,伱们都是被逼的?”
“倒也不是,县老爷说,南……宋国大军占据地方,会没收田地,因此有些人为了保护田产而主动投军。”李三摇摇头,自嘲道:“小人只是佃户,无论县老爷是谁,总得有人种田不是。”
“兄弟却想差了。”崔康说道:“国朝只没收豪强大户的田地,你们没地的从朝廷手中租种,一般是一户十亩,只收三成,这是按照收成核定的,免徭役杂赋。”
“这么低?”左近俘虏都惊呼。
这个时代消息流通不便,乡民很难知晓外界情况,何况元庭有意封锁。
“真的假不了,随意去军中打听便知。”崔康说道:“你们家中在朝廷治下的,想来已经享受到了此等好处,在鞑子治下的,只能等朝廷打过去了。”
正好轮到李三登记,崔康结束了闲谈,任凭左近俘虏交头接耳。
不敢相信,却又想相信,因为崔康说出的条件确实是太过诱人。登记完成,到了晚饭时间,崔康点了一群俘虏去抬饭,其中就包括李三。
未到伙夫所在,已经能闻到香味,诸俘虏不自觉地咽了口水。
崔康问道:“怎么,你们平时吃不饱?”
因为聊了一阵,李三自认为已经熟稔,回道:“只有操练和战时才能吃饱,平时都是半饥半饱的。”
元庭快打不起了,崔康内心一笑,道:“等会看到伙食莫要惊讶。”
肉是没有的,没人却有一截咸鱼。
俘虏都惊呆了。
“我们卖命打仗时都见不到肉,你们居然给俘虏吃鱼?”李三问道。
“咸鱼而已,没餐必备。”崔康语气很复杂,说道:“国朝捕鱼技术厉害,海鱼十分便宜,但凡车船能到处,百姓都吃得起,军中自然大量供应。”
刚入伍时,天天吃咸鱼只觉得伙食好,吃上几年就想吐。
户部可不管军兵想不想吃,只保证军兵吃不吃的饱,而且有咸鱼就不用盐,还能减轻后勤负担。
俘虏们可没这种感觉,一个个吃的香喷喷,若非限量,怕不是要有被胀死的。
吃完饭后,俘虏各自回帐。
“感觉很不踏实啊。”有俘虏说道。
李三闻言,道:“有甚不踏实的?就我们这贱命,值得甚么?”
“也是,要是罚做苦役奴隶,直接押去就行,实无必要如此厚待。”
“是啊,我等在军中,逢年过节才能见到荤腥,王师倒好,直接给我们吃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