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元庭的反击
第306章元庭的反击函谷关,战国时天下第一关,六国集兵百万攻打,只落得个惨淡收场。
后因地理变迁,崤函古道分南北,函谷关只能扼守北道,因此建潼关,控遏两道合并处,以屏蔽关中。
本来,元军打算重修函谷关以方便关中出兵中原的,只是因为人力物力不足,不得不放弃函谷关,直接退守潼关。
对,就是人妻曹脱衣服剃胡子的地方。
时至今日,潼关历经修缮或重建,虽说位置有变迁,但是险要未曾改变。
姜才曾经想过强攻潼关,但是手雷提前用了,便绝了此念想。
当然,入关中不止一条路,当初冷静下来的人妻曹就是从山西过黄河,直接绕过了潼关。
姜才的参谋部已经在研究这个方案,前提是控制住黄河河道。
那木罕撤至黄河北岸,原洛阳守军一部分去潼关,一部分守黄河北岸,而开封守军未等到宋军进攻,全部进入归德府。
过了开封,黄河两分,从南北穿过归德府后再次合流。
元军牢牢把控着归德府,宋军水师不能逆流而上,而且黄河以北都是元境,宋军自然无法借黄河跳过潼关。
“根据多方刺探侦查,估计归德府驻军至少六万,火炮五百门,抬枪至少一万。
其岸边遍布堡垒,又有铁锁横贯河面,水师难进。
我军倒是可以强攻,只恐激战中摧毁河堤,到时候……”姜才停下话头,看向了皇帝。
黄河决堤,动辄贻害千里,非同小可,哪怕皇帝给的权利再大,姜才也不敢自专。
“如此看来,只能由山东张元帅为主攻?”赵昰说道。
“陛下圣明。”姜才说道:“臣意,洛阳大军转为防守,抽调大军支持张元帅,一鼓作气收复河北,直逼鞑虏伪都。”
“如此……”赵昰摸着下巴考虑了一阵,道:“不如走海路,直接由渤海湾登陆,不过三二百里,比一城一地打过去容易。”
“陛下,孤军深入乃是兵家大忌,万一有个闪失,后果严重。”姜才劝道。
赵昰笑道:“以十万大军登陆,岂可言孤军?”
姜才咋舌。
什么是大手笔?
这就是!
枢密院曾经考虑过直接进攻大都,只是觉得登陆大军容易被四面包围,实在太过冒险而作罢。
万万没想到,皇帝不但故技重提,而且更加激进。
但是,直接进攻大都确实很有诱惑力,姜才努力克制一口应下的冲动,道:“事关重大,臣以为当与枢密院仔细商议。”
“本该如此,此事暂且不论。”赵昰说道:“开封空虚,元帅府可有定议?”
姜才回道:“尚在为难之中,若是少量进军,只怕为敌军围歼,若是大军进驻,又恐鞑子撅开河堤,因此为难。”
“仔细思量,莫要因为开封乃是故都而冒进。”赵昰看了眼北方,继续说道:“鞑虏威胁不除,国朝难以重返故都,不必急于一时。”
“臣遵旨。”姜才应下。
就在这时,一信使急冲冲进来,拜道:“启奏陛下,两广急报。”
“读!”赵昰沉声道。
“三月初一日,三万元军由陈朝境内出,邕州边境守军不备,大败,元军随即强攻邕州城,知州祁全、防御使王庆拢城坚守!”砰~
赵昰猛地一拍椅子扶手,喝道:“国朝扶持李氏复起,为的便是屏蔽南方边境,如今鞑虏借境而过却不能查,留之何用?”
倒不是皇帝迁怒别人,李氏存在的意义就是预警,没这个功能,早就被取而代之了。
宋国取其土,代而治之!
“陛下息怒。”姜才道:“此乃二十日前战报,江璆苗再成必有应对,广东不至有失。”
“是啊,广东无虞,广西或有变故。”赵昰感慨。
广西未有大战,然而前线冲突一日未停,大军皆屯驻前方,邕州位于驻军不多,且无精锐,又缺火炮火枪,被元军预谋突击,抵挡的很艰难。
此时,邕州城只剩下知州衙门还有抵抗,百余残兵败将借着房舍,与元兵厮杀。
最里面的档案库房里,各项档案文书铺满了一地,祁全正把火油浇下。
旁边,其夫人李氏、儿子、儿媳妇、孙儿都在垂泪。
“官人,我等倒也罢了,孙儿还小,能不能降了?”李氏说道。
祁全说道:“当初坐镇一方,敌至而降,后官家未予追究,依旧委以重任,又以俘虏换回大郎。
失节之人得遇如此明主,若是再叛,何以为人?
今鞑军突袭,我竭尽全力而不能守,自当以死殉国。”
“儿子不怪父亲,只怪这世道,若是陛下早为皇帝,何至于此。”其子祁正收了眼泪,继续道:“今日配父亲赴死,千百年后亦有美名流传,倒也不亏。”
就在一家子生死决别时,副队长曾粮撞了进来。
整个邕州只有一个旅三千军,依靠百姓的支持,坚持了二十多天,时至今日,副队长是最高的军官,旅长及以下全部战死。
一眼看明白知州一家子打算,曾粮行了一礼,道:“知州有忠义,不枉全城军民追随,且先去,末将杀两个鞑子来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