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猛虎套链 - 宋末:我要做中兴之主 - 江湖无水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72章猛虎套链

第372章猛虎套链

“卖报,卖报,官家御批,国朝宪法颁布。”“千古未有之法,国朝宪法~”

“阁老致仕前最后一功,钦定宪法颁布。”

大街小巷里,报童们呼喝连连。

“快,给我一份。”

“两份。”

“这里,来一份。”

站在远处吆喝根本没用,因为报童都被围住了,顾不上。

其实宪法不算什么秘密,因为从开始,内阁就在广泛征求意见,知道详细的人不在少数。

本来,人们都不相信。

自古以来,只见天子滥权的,何曾见过天子主动约束自己的?

无异于猛虎给自己套上链子。

只是随着修宪不断推进,人们这才相信,皇帝确是玩真的。

如今报纸上刊发,尘埃落定。

条文明确,有皇帝宝印,无可置疑。

街头巷尾,男女老少,但凡识字的,都聚集在一起来看。

“皇帝是最高领袖,皇帝是人民的选择。”

第一句话,就把大家给看懵逼了。

“人”和“民”,大家都认识,也知道意思,合在一起就云里雾里。

“皇帝是大家决定的?”

“官家逗我们呢,天生地定,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是啊,看不明白。”

即便如此,大家还是继续往下读。

“皇帝当爱护人民……当皇帝不能理政或长期不理政时,经内阁六部枢密院全体同意,可请皇帝退位给第一顺位继承人……”

“大逆不道,如此大逆不道,枉李庭芝为忠臣,安敢如此!”

“莫不是李相有异心?”

听着周围百姓的议论,李庭芝苦笑着看向赵昰。

“无妨,日久见人心,十年八年后,天下人会感谢你的。”赵昰低声安慰一句,站起来大声说道:“这可是陛下用了宝印的,说到底乃是陛下旨意,和李相没什么关系。

你们不懂陛下的心思,以后若是再出现度宗那样的皇帝,朝臣齐心,完全可以换一个皇帝。”

“君君臣臣,岂有此理!”有一老叟骂道:“败坏纲常,实与禽兽无异!”

“老丈此言差矣。”赵昰反驳道:“管束皇权,利国利民,可比纲常伦理重要太多了。”

“黄口小儿,岂敢大放厥词?”老叟显然是气急了。

李庭芝赶忙拉着赵昰出了茶楼,生怕气出人命来。

“陛下勿气,百姓意见激烈,不过是爱护陛下罢了。”李庭芝劝道。

赵昰摇头道:“朕以为教化二十年,民智已经开化,如今看来,任重而道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退伍军兵掌控地方尚可,教化万民多有不足。”李庭芝回道。

民间议论纷纷,国朝思潮风向标的国子监则对此大加赞美。

“圣明无过于陛下,千古一帝已不足以形容。”“三皇五帝已降,无有圣君,唯陛下而已。”

“陛下之功,万世不易,国朝定然江山永固,万万载永传。”

其实过分了。

因为皇权的天然独裁性,而李庭芝等人尚未彻底突破纲常桎梏,宪法中其实颇多漏洞。

比如内阁中有个贾似道一样的存在,就喜欢皇帝不理朝政,如何能够同意换个皇帝?

目前只能这样,等个三二十年,义务教育全面推开,百姓/

当赵昰回到宫中时,得到了江璆即将抵达的消息。

没说的,立刻打马赶往码头。

当看到赵昰等在码头上时,江璆三步并两步赶到近前,刚要拜下便被皇帝扶住。

“臣失礼。”江璆感慨道:“犹记当年,臣等行礼,陛下来扶,臣等佯装被扶起,如今确是真的拜不下去了。”

“朕之过也!”赵昰说道:“君臣二十载,公于京中不过半载,为国事奔波劳碌,半日不得闲,如今正该颐养天年。”

“国事败坏,殚心竭虑却徒劳无功,身心俱疲,而今夙兴夜寐却精神抖擞,全赖陛下治国有方。”

说着闲话上了车,缓缓往城里驶去,君臣说了一阵四川的情况,话题不免转到了宪法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