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那些星星像是也落到了他眼里。” - 小说家的边缘角色自救指南 - 你手短短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31章“那些星星像是也落到了他眼里。”

第131章“那些星星像是也落到了他眼里。”

《sunset》剧组雇佣了专业的餐饮团队,提供日常餐饮服务。

餐饮车常驻拍摄地,能根据剧组需求制作早、中、晚三餐以及点心。

餐饮根据剧组成员的饮食需求进行调整,包括素食、无麸质、过敏食物,或其他饮食限制。

他们拍摄周期不算长,导演没有活络团队的经验,男女主又不和,制作人几次想约他们一起聚餐,都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赵贞找餐饮团队那边要了剧组忌口清单,最后把晚餐定为新西兰特色食物——羊排、绿唇贻贝和新鲜海鲜。

消息一出,受到了剧组方面的热络响应。

谁也不想每天带着低气压和牢骚工作,现在解决的人来了,还请他们吃饭,这哪儿能拒绝?

惠灵顿餐厅很多,剧组不用在意保密性。

这群人里唯一容易被认出来的就只有万俟祖,而且可能性并不大。

新西兰的人务实友好,平日上网更偏好本地新闻,或是环境相关的资讯。

这顿法吃得很愉快,两个刺头都偃旗息鼓,在万俟祖两边老老实实坐着。

大家都是一个圈子的同事,合作一次之后或许还会经常合作,平时有小争执的人也能读懂气氛,丝毫不提任何不愉快的事。

当万俟祖主动解释黎亚岷的身体不适时,副导演非常上道,接话:“原来如此。”

他还说了一大段找补的话,万俟祖边听边点头,手机震动了一下。

坐诺拉另一边的marcus给他发了消息:

【说真的,我现在完全支持你的事业了,这是我处理的好莱坞案子里,他们对亚裔最尊敬的一次。】

诺拉踩了她哥一脚,用气声对marcus说:“你们不要隔着我对话。”

marcus觉得莫名其妙:“那你为什么不踩他?”

诺拉又踩了他哥一脚,踩完后深呼吸,对黎亚岷说:“我很抱歉。”

饭桌上顿时安静下来。

“我和marcus关系很亲近,不管是念书还是工作,一直是他在支持陪伴我。刚入行的时候,我没有任何机会,也是marcus帮我联系了老师,我才正式开始了我的事业。”

“直到两年前,我都没办法靠工作养活自己。我问marcus,我是不是压根没这方面的本领,我非得要坚持下去吗?”

诺拉说,“marcus告诉我,万俟祖也是二十几岁才开始在热爱的领域崭露头角。”

黎亚岷微微擡起眼,目光越过诺拉,看向骤然听到自己名字后略显惊讶的marcus。

marcus耸耸肩:“是的,我是这样说过。”

其实marcus也可以拿自己举例,家里全力支持他当律师不假,但希望他能在美国发展。

在大学毕业前,marcus一直念的普通法。

他自己找了门路,和内地综艺搭上线,这才在没有大陆法基础的前提下拿到国内红圈的实习offer,借此才从家里离开。

marcus和万俟祖是非常容易掐架的两个性格,能维持现在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因为,他们本质是一类人。

起初只是为了一只可怜死去的小猫,暗暗下定决心,开始思考自己要成为怎样的人。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他们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他们要在这片过于拥挤的空间中,找寻自己的位置。

不需要任何人的鼓励和鞭策,他们很清楚自己的目的,并为此抓住所有能抓住的机会。

直到在某一刻,他们能清楚看见志向的轮廓,能清楚摸到梦想的形状。

而那也不是句号,而是那该继续攀爬台阶的标志。

相信自己能做到想做的事,得到想得到的结果,如果没有,那也只是时间问题。

他们不会、也不愿意辜负自己的随时更改向上的野心。

但marcus知道,用自己举例,搞不好诺拉会更加沮丧。

他们毕竟是同样出生,同样生活环境下长大的亲兄妹,很容易产生比较。

万俟祖就很合适当例子。

他不像自己从小打法学基础,莫名其妙去学导演,又莫名其妙去当经纪人——他可以成为诺拉的榜样,而且诺拉从小就认识他,“榜样”升级为“认识的榜样”。

诺拉对黎亚岷说:“我真的很抱歉,因为你发表了一些关于marcus的负面言论,我一时冲动,没控制住情绪。你能原谅我吗?”

黎亚岷只能有一个回答,无关心情和态度。

众目睽睽下,年轻的新人表达了自己的歉意,每字每句都带着诚意,解释清楚她动手的原因,希望得到谅解。

诺拉比黎亚岷更像“得体的成年人”,尽管也会因为意气用事搞出烂摊子,她会在找到机会后立刻解决。

“我也有问题。”

黎亚岷淋雨的狼狈已经被赵贞收拾了个干净,回答,余光落在经纪人自敛的脸上。

“我和marcus也算熟悉,没把握好开玩笑的度。”

万俟祖没表情,没回应。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