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小乔,关门。”
第120章“小乔,关门。”
万俟祖进医院这件事不是秘密。
在堪称危机公关的黄金事件段,公司总负责人直接倒下。
参会的高层熬了几天,脑子好歹没彻底沦为浆糊。
他们没叫救护车,而是让人驱车将万俟祖送进私密性较好的病房。
——要是被蹲在楼下的娱记拍到万俟祖上了救护车,那才真是彻头彻尾的灾难。
消息无法完全封锁,但依旧有喘息的功夫,高层果断通知了还在洛杉矶的黎亚岷。
彼时,黎亚岷正在和netflix的执行制片商谈。
万俟祖的手段了得,在流媒体逐渐攻占大荧幕之初,他就开始在国外运作关系。
迪士尼disney+、华纳hbo、亚马逊prime、netflix在美国本土市场打得难舍难分,内部消息外加季度财报,足够分析出大致动向。
其中,netflix在电影业的投入让万俟祖嗅到了机会的味道,事实上,也是netflix先一步主动抛来了橄榄枝。
除去投入巨资和名导名制作合作外,netflix还推出了一系列的新兴电影制作人计划。
它每年与三位新人合作,提供从开发、自主、制作到发行的全流程支持,并配备经验丰富的导演导师指导。
netflix想用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国面孔,尝试在国际化战略上又迈开一步。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明星全球化阵营里,提到亚洲面孔,好莱坞更倾向于日本韩国。
一方面是因为日韩本土市场小,迫切需要对外“出口”获取更大市场,另一方面就是好莱坞的刻板印象。
导演是例外,在好莱坞能说得上名字的导演,地位比同族裔演员要高得多。
真要带上演员打进好莱坞,约等于从头再来。
万俟祖带黎亚岷去洛杉矶,一方面是谈妥新项目,给黎亚岷的事业打开另一扇门,要不要继续往国际化靠全看黎亚岷自己。
另一方面,他要和netflix谈未来几年和黎首娱乐的合作协议。
虽然受条例限制,netflix无法进入中国,但大荧幕审查区别于网络内容审查政策,版权合作有很多能洽谈的空间。
万俟祖看上的是这一块。
稳赚不赔的合作。
想要走出国际的国内艺人会因为渠道,更倾向于和黎首签约。
想要打开国内院线的国外影业,也会加深和黎首的合作关系。
堪称两头吃。
但因为偷税导演潜规则的事,万俟祖不得不提前飞回国,他不能让国内舆论毁了这次机会。
结果人病倒了。
谷安不得不喊回另一位主心骨。
电话那头的男人沉默两秒,一言不发挂断联络。
十四个小时后,黎亚岷下了飞机。
谷安早有预料,知道他肯定不管不顾往医院冲,干脆在机场把人劫停:“那边谈得怎么样?”
黎亚岷没什么表示,也不需要给谷安报备进度:“一般。”
“按轻重缓急来,黎哥。”谷安说。
黎亚岷二十来个小时没睡,眼睛又涩又红,下巴的胡茬也没剃,哪怕是粉丝见了,也得恍惚几下才敢认。
他浓黑的眼睛注视着谷安,里面空得什么也没有。
谷安不为所动:“祖哥也会这么想。”
黎亚岷扯起嘴角,时间没能在他脸上留下太多痕迹,沉淀下来的东西是实打实的。
“他也会这么想?”
这个笑容实在不算自然,很难分辨情绪。
从万俟祖把功夫放在沈惟笛身上后,谷安开始接手更多黎亚岷相关的工作。
他在明面上是黎亚岷的执行经纪,实质干的总经纪的活,分成也按最高比例来——祖哥永远不会亏待手底下干实事的人。
几年磨合下来也没磨合出成效,黎亚岷鲜少听谷安的建议,也不用听,他始终是老板之一。
老板说什么就是什么。
前提是两个老板意见一致。
当两个老板意见相左的时候,谷安更倾向于偏到万俟祖的那边。
于是他坚持说:“对,现在处理不好,祖哥醒了又是一堆烂摊子。”
黎亚岷淡淡道:“我以为你又要说,这事和我没关系。”
谷安一怔,回忆起上次说这话的时间,黎亚岷没给他晃神的功夫,长腿一迈,自己推着行李箱往保姆车走。
“行,沈惟笛是吧,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