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玉佩
许清如想伸手将人扶起来,少年下意识躲开,眼神中透露出戒备。
蓝袍小郎君见人醒了,大喜过望,“阿晏,你感觉如何?”
“我无事,你别担心。”少年抬头给了蓝袍小郎君一个安抚的眼神。
既然人已醒,许清如也无心逗留,她拍拍手起身,好心提醒道,“小郎君醒了?醒了就想办法联络上家人吧,外面的雨差不多停了,我也该走了。”
说完背起箩筐,捡起地上的布袋,用空的那只擦了擦手,转身往外走,走了两步又折回来,将剩下的一根人参连着布袋扔到少年怀中,“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这支也给你吧,我是个布衣百姓,只能帮你这么多,剩下的你自己想办法吧。”
箩筐一下子变轻,许清如不无可惜道,“白高兴一场。”
话音一落,庙里神像那头传来一阵慌乱的脚步声。
许清如瞬间警觉起来,后退几步将自己藏好,少年静静地看着她,等她藏好后,淡淡开口,“不用藏了。”
许清如在少年开口的一刹那心提到了嗓子眼儿,紧接着一阵后悔,恨不得给少年来上一拳头,心想她干嘛多管闲事,救了个傻子,情况未明还敢出声。<
“这儿!”蓝袍小郎君生怕来人找不着似的,提高声音提醒,很快那边的人循着声音来到后面,一见二人,“唰唰唰”跪了一地。
许清如:“……”
怪不得这么冷静呢,原来早就听出是他们自己的人了,一句解释都没有,害得她胆战心惊。
少年的目光从许清如沾满药汁的双手慢慢移到她的脸上,许久说道,“多谢。”
“不必,他已经谢过了,”许清如目光从蓝袍小郎君的脸上一划而过,直起身,见机开溜,“你们慢聊,我先走了。”
“等等。”身后传来少年平静无波的声音,许清如的去路立刻被一黑衣男子挡住,“呵呵呵呵,”她努力扯出微笑,侧身告诉少年,“你放心,我不爱多管闲事,今日我什么都没看见。”
“误会了,”少年向为首的侍卫伸出手,“岩风。”
岩风会意,摸出钱袋放到少年手上,少年在蓝袍小郎君的搀扶下挣扎着起身,岩风赶紧去扶,“阿郎有什么事吩咐属下就好。”
“无妨,”少年缓缓行至许清如面前,将钱袋递到许清如面前,“多谢小娘子相救,那两支人参不下百两,出门在外没带多少银两,还望恩人不嫌弃。”
蓝袍小郎君闻言顺手摘下了腰间的一枚玉佩,也递给许清如,“钱袋里的银钱大约不够,不过加上这枚玉佩,应当是够了。”
少年看了眼蓝袍小郎君递出去的玉佩,终是没说什么。
许清如才不想收,眼前这个少年身份不明,处处透着诡异,年纪不大家人就敢让他一个人带着侍卫乱跑,还受了那么重的伤,谁知道收了他的东西以后会不会被他仇家盯上。
“小娘子,我家阿郎请您收下。”叫岩风的侍卫提醒道。
“不用了!”许清如摆手,“顺手而为,当不得谢。”
“应当的。”少年直接把玉佩和钱袋放到她的箩筐中,而后吩咐道,“我们走吧。”
眨眼功夫,偌大的土地庙就只剩下了她一个人,若非筐子里的玉佩提醒她刚刚发生的是真事,她都快以为她出现了幻觉。
做戏做全套,人参没有了,镇上还得去,李大伯还在镇口等她。
许清如用布袋将玉佩和钱袋包好,重新放进箩筐,在上面盖了一层又一层麻袋,压得严严实实绝对看不出来下面的东西,这才离开土地庙。
去了镇上随意购置了些米面,在镇口遇上了李大伯,李大伯焦急地问,“丫头,刚刚那会儿下雨了你怎么整的?”
“我啊,去阿伯上回告诉我的土地庙躲了下,没淋到雨,阿伯别担心。”
“那就好那就好,”等许清如上了车,李大伯赶着车回村。
回到家以后,许清如拿出玉佩和钱袋,将今天遇到的事一处不落地告诉了江柔。
“阿娘,这些我们该怎么处理。”她问。
江柔打开鼓鼓囊囊的钱袋,里面约有七八个十两的银锭,还有一张百两银票,光这一袋钱怎么着也抵得了那两支人参了,可偏偏那蓝袍小郎君又额外搭上一枚一看就价格不菲的玉佩,是年纪小不识价,还是故意为之?他的目的又是什么?
江柔吃不准,“阿如担心的有点道理,这两样我们拿着就似烫手的山芋一样,天降之财福祸不知,还是先找个地方埋了。”
“暂且也只能这样了。”
许清如从放置杂物的屋子里翻出一只废旧的陶罐,用布包了玉佩和钱袋,又用草绳扎紧,塞进去后将罐口封好,“阿娘,埋在哪里?”
江柔站在院子里望了望,伸手指了一块地,“埋到萝卜旁边吧。”
“我来埋!”许清婉并不知道阿娘和阿姐是怕罐子里的东西给她们家带来麻烦才埋的,她以为是把钱藏起来而已,自告奋勇地揽过这个差事,这钱可是她挖出的人参换来的。
“好,阿婉来挖土,”许清如蹲下身,把小铲子给许清婉,“要埋深一点哦!”
“阿婉知道,埋深一点才不会被人家偷走!”许清婉一铲子下去,撅了一大块土,江柔忍不住提醒道,“阿婉,小心点别让土沾到身上!”
“知道了阿娘!”许清婉一边挖,一边问许清如,“阿姐,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再次上山啊?”
“昨日才去过,怎么又想上山?”
“想挖人参嘛。”许清婉脱口而出,“挖到就又能卖钱了。”
“小丫头,人参哪能次次都挖到。”许清如心说,同样的事折腾一次就够了,她可不想再来一次,“对了,阿婉,人参和玉佩的事都不可以告诉其他人哦,这是我们家的秘密。”
“嗯,”许清婉重重点了下头,“阿婉晓得。”
“人参事件”就像一个小意外,母女三人很快将它抛诸脑后,重新回到平静的日子。江柔继续绣双面绣,而许清如忙着处理她从山上带下来的那些藤条树皮。
经过了反复晒、泡等一系列程序后,许清如取出其中一种,用刀片劈成极细极细的条,
试着在手指上绕了几圈,感觉还成,就是不知道缠上线之后会不会成型。
仔细整理一通,许清如将自己觉得可能代替铜丝的材料放在一边,其它的放在另一边。
回屋问江柔要了几根丝线,劈成几缕,将备好的纸板剪出花瓣的形状,再将花瓣从中线剪开,她做得熟,可以直接上手缠,并不需要先用胶水将花瓣固定在藤丝上,再说,这个时候哪有胶水,家家用的都是熬制的浆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