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敦煌 - 大晋缠花娘 - 枕宋观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大晋缠花娘 >

第107章敦煌

许清如一行在路上走了一个多月,终于穿过陇右道进入了安北都护府的辖境。

安北都护府辖下的伊吾州骨利部,是他们所要到访的第一个部族。骨利部建都于一片广袤的草原之上,草原的最中心处便是骨利部的王帐所在。

到了骨利部后,一行人先稍事修整,而后许清如将大部队留在原地,只带了正副使、方玉瑶,以及十几名羽林卫,在骨利王派来迎接他们的宾使的带领下,向王帐而去。

两辈子加起来,许清如是第一回来草原。草原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不是一览无余的平地,而是有高低错落的山峰。

那些远处山谷间一团一团移动的白团,就是羊群。

许清如不太会骑马,所以乘马车前往,方玉瑶可就不一样了,在许清如让她一起前往王帐的时候,她就率先跨上一匹马,暗示自己要骑马,许清如只好随她去了。

方玉瑶一边骑马一边欣赏草原风光,好不快活,许清如怀疑要不是队伍拘着她,她能立即扔下他们这些人去跑马。

前来迎接他们的宾使会说一点晋语,不过不太熟练,许清如听得吃力,还不得不努力应付着。就在这时,左副使荥阳郡王从后头追上来,拍拍宾使的肩膀,“宾使大人,小王方才看见左边的那一片营帐十分奇特,似乎不是一般的营帐,不知里面住着什么人啊?”

“那里啊,是左贤王的营帐……”宾使被荥阳郡王吸引了注意力,放过许清如这边,转而向荥阳郡王介绍起骨利部的这一片草原的地形。

许清如放下帘子,心想,这位郡王还算有点良心。

离王帐还有一公里时,忽然听到了号角声,许清如不明所以地掀开帘子,荥阳郡王似乎知道她在担心什么,一双桃花眼慵懒地勾了勾,拽了下缰绳让马走得慢些,俯身注视着许清如,安慰道,“郡主放心,那号角声是骨利部欢迎外使来访的仪式。”

许清如身子挪了挪,萧暻的忽然靠近让她不太舒服,“嗯,多谢郡王告知。”

瞥见许清如微微蹙起的眉头,萧暻直起腰,目光却依然落在许清如掀开的车帘上,“小王唐突,郡主莫怪。”

许清如:“……”

怪不得这荥阳郡王在长安欠了一摊子风流债,真是走哪儿撩哪儿。可惜她是一个活了两辈子的老阿姨,荥阳郡王这点子小动作对她实在没什么作用。

号角声越来越响,他们终于抵达了骨利王帐。

许清如整了整衣冠,在未央的搀扶下步下马车,方玉瑶立即给她送上了天子符节。许清如右手持天子节,左手横在身前的腰带上。左副使荥阳郡王双手捧诏书,右副使鸿胪寺少卿双手捧女皇赐下的信物,一左一右神情肃穆地立在许清如身后,等待骨利王的召见。

号角声停下后,王帐内立时出来一人,先对天子符节行了跪礼,而后邀请晋使入帐。

许清如迈开步伐,一步一步登上台阶。

王帐内,骨利王与王后端坐正上方,等候多时。

许清如抬头望去,骨利王约莫四十余岁,五官深邃,骨相锋利,瞧着像是前世欧亚的那种混血人,至于王后,就是一副晋人的模样。

来的路上听荥阳郡王讲,骨利王后原是大晋民间的医女,随师父出关采药时被路过的骨利王看中,继而求娶。二人膝下两子两女,想必就是骨利王下首的四个年轻些的面孔了。<

“晋使远道而来,一路辛苦。”大约是因为王后的缘故,骨利王的晋语讲得不错,至少比他派出的宾使强上许多。

“谢王关怀,臣等奉女皇圣意来此,不敢言苦。”许清如颔首应答。

王后看到许清如的那一刻眼前一亮,“这位娘子是?”

“此为我大晋特使,翊王姜原遂之后,咸安郡主。”鸿胪寺少卿报上许清如的身份。

这回不光王后眼前一亮,骨利王也不遑多让。

“哦!郡主竟是姜大将军之后!难怪年纪轻轻便担任特使。”骨利王拍了拍王座上的把手,看向自己的两个女儿,“你们两个看见没有,这才是将门之女!还不快学学。”

许清如可不敢当这一句“将门之女”,不过,难怪陛下同意让她出使,姜大将军的名头还真是好用。

骨利王的两个女儿接连起身,向许清如行了一个标标准准的晋礼,“见过郡主。”

“不敢当,”许清如持天子节,不便行礼,便颔首以代,“而且公主客气了,公主生于草原之上,英姿胜过臣百倍,臣不过是得祖辈余荫庇护,怎能同公主相比。”

眼见再说下去话头就歪了,许清如赶忙提醒骨利王自己此行的目的,“臣此次前来是代女皇陛下送信物,还请骨利王接诏。”

一听长安有诏书,骨利王和王后对视一眼,急忙起身,“小王不知长安有诏,怠慢之处还请使臣见谅。”

“无妨,”许清如持节杖往前一步,询问道,“骨利王,那我们这便开始宣诏了?”

王帐中众人单膝跪地,右手握拳抵在心口,这是骨利部最高的礼节,表达了他们对长安城内那位女皇的尊重。

许清如侧身走到一边立定,“请郡王宣诏。”

荥阳郡王萧暻徐徐展开玉旨,字正腔圆地念读敕旨:“门下:朕承天序,恭临万宇,夙夜忧勤,以明亲贤【1】……赐伊吾州骨利部飞鹰冠带,以为信物,以定王位,以正王脉,主者施行。”

“骨利部谢女皇陛下赐信物。”骨利王颔首。

“王上,这便是女皇所赐飞鹰王冠与腰带一副,”许清如打开右副使手中的锦盒,“日后王位传承,以此为信,得承此物者,方为大晋陛下所承认的骨利王。”

骨利王像锦盒内看去,面上大惊,“这?这是何工艺?以前从未见过。”

“鹰为骨利部图腾,因此在为王上打造信物时便取了鹰纹。王冠为纯金打造,上嵌宝石珍珠,中间这一块鹰纹嵌宝则是我朝天下第一窑昀窑所出的白釉瓷,为昀窑上贡的贡品,一窑几百尊才出了这么一尊极品,陛下命工匠碎成三十六块,分别嵌入了三十六份信物中。”许清如又将手指向腰带,“这一条‘鹰击长空’的腰带上的纹样用的是我大晋新出的缠花技术所制,与王冠成套。”

骨利王后轻轻抚摸着腰带,赞叹道,“听前往长安的特使说,去岁的百花宴上,百花尽是用了有一种名为‘缠花’的东西制成,后来特使回部时带回了女皇所赐的缠花,我原以为缠花只能制花,没想到连鹰也能做得这般栩栩如生。”

“王后有所不知,”许清如解释道,“飞禽走兽,花草虫鱼,只要世上有,缠花尽可为之。”

宣了诏书送完信物,又在骨利部多留了一日参加骨利王专门为晋使举办的晚宴,许清如一行继续上路,四日之后,众人到达了敦煌。

第一次在地图上看见敦煌时,许清如倍感意外,她前世所在的时空也有一个名为“敦煌”的地方,在那里有着震古烁今的敦煌莫高窟。

后来才知,世上哪有那么巧的事,是晋宁夫人将沙州改名为敦煌,因其境内有一弯泉水状似月牙,泉边又有一座沙山,像极了敦煌的月牙泉和鸣沙山,所以晋宁夫人才为其更名。

敦煌是安北都护府的首府,所以不属于安北四大州的任何一州,而是直归安北都护府辖制。

女皇命咸安郡主出使西域的诏书已经抵达安北都护府,所以安北大都护裴敏早就知许清如会在这几日到达,一早便派了人在敦煌城门口等待。

敦煌城是一座有石砌城墙的正经城池,也是许清如进入安北都护府辖境以后见到的第一座状似中原城池的城。

和她想象中的黄沙遍地不太一样,这个时空的敦煌还是一片绿洲,除了城墙低了些,人烟少了些,从外观上看,和楚州、苏州甚至长安都别无二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