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第74章
今薯靠在他胸膛上,两人都没有穿衣服,她的心剧烈的跳动着,愿恒凑近她耳边,亲吻她的耳朵。今薯被他抱在怀里无处可躲,耳朵变得红润起来,她想躲开,又被他拥的更紧。
房间安静下来,今薯缓过来转个身和他面对面,他也在看着她,一只手把玩着她的头发。“昨晚,”今薯说着脸色微红,没想到自己一把年纪了还这么容易害羞。愿恒噙着笑意看着她害羞,比起四年前,她更勇敢了,不是吗?
他伸手把人抱在怀里,她的脸贴着他的胸膛,他的一只手放在今薯脑后,温柔的抚摸着:“让我来说。我一直没有想过我们在一起的场景,我以为那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直到昨天我才知道,我没有给过你安全感,让你再重逢后一直在主动。在璃月港,我的生活是一潭死水,没有一丝希望,那个时候我能想到的只有你。今薯,我的生活简单枯燥,在你来了之后才有了人间烟火,我们在一起吧。”
今薯窝在他怀里安静的听着,这是他们第一次主动面对这个问题,以前是不想说,现在全盘托出后,心里的忐忑越来越多,会害怕,会担心,会为未来考虑,他们是对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相遇那天开始。
愿恒捧起她的脸,盯着她的沉默,有那么几个瞬间,他们又回到无忧无虑的小时候,他们追逐嬉闹,热爱彼此。
叶新和苏夜的婚礼在两天后,作为伴娘的今薯已经开始和她度过最后的单身生活,两人从城郊回到市中心,车里的战利品满满。新婚前一天晚上,她们一起爬了虞山,叶新穿着高跟鞋提着裙摆,沿着虞山的小路往上爬,登顶的时候,早已筋疲力尽,她们坐在山顶望着下面的城市,灯火辉煌,袅袅生烟。
今薯打开啤酒和她碰杯,敬她们勇气可嘉,敬她们的坚强,敬她单身生活的结束。叶新喝着啤酒吹着微风,夜晚的虞山,还有花儿开,松叶茂盛,绿草青葱。
黎明破晓,升起第一缕阳关的时候,今薯先睁开眼睛,天空的蓝色一望无际,地面的青草生机盎然。她拍了拍叶新,叶新才懵醒着睁开眼睛,昨晚喝的有点多,两人就靠在松树下睡着了。从虞山望下去,山树环绕,道路宽阔,远处应接远处白云,宽阔无垠。
俯瞰整座城市,高楼林立,纵横交错。她们一起眺望山下,山道路口走来一大批人,领头是穿着中式婚服的苏夜,他的手里捧着金花,旁边是黑色西装的愿恒。
看到苏夜那一刻,叶新连忙捂上脸,昨晚她没有化妆,还喝了酒,此刻一定很丑。苏夜走上前拉下她的手,紧紧握着,两人并肩站在山顶,对着清晨的晨曦招手。
婚礼上,音乐低沉温柔,随着开门的动作,叶新穿着婚纱缓步走来,叶新和愿恒站在门口当着伴郎伴娘。叶新走向苏夜的时候,灯光打在她身上。从相识到熟悉,他们之间的磕磕绊绊,并没有阻止他们的脚步,从再次相遇到订婚,叶新知道她从来不是付出的那一方,此刻她披着婚纱站在英俊的男人面前,苏夜的眼眶瞬间红了,她伸出为他擦去眼角的泪水。
司仪活跃着气氛,很快婚礼迎来扔捧花环节,叶新接过话筒,手里拿着一束向阳花,她看向今薯,带着幸福的笑意:“这束花我想送给一个好朋友,祝她和她的爱人永远幸福下去,向阳花是她最喜欢的话,希望她能和我一样幸福。”当她把向阳花递给今薯的时候,今薯给她一个拥抱,站在灯光下,为她们的友谊举杯。
婚礼结束,今薯和愿恒离开,叶新和愿恒在机场送他们回去,愿恒拍了拍他的肩膀:“江城等你。”苏夜点点头。两人目送飞机升上天空,祝他们都能得到幸福,并且永远幸福下去。
江城的春天染上花香来到夏天,桃花镇漫山遍野的桃花开的灿烂,身穿衬衫的男人身后跟着一群小朋友,他的手指粗糙,泛着黑色,带着厚重的茧子,完全看不出他是个教书先生。
有个带着红领巾的男孩捧着一个一只蝴蝶,新奇的给男人。“苏老师您看,它还在飞哎。”被叫老师的男人弯下腰,露出笑意:“那你知道它为什么会飞吗?”小男孩挠挠头:“他有翅膀。”“对,你说的对,它有了翅膀才会飞的,那你知道翅膀两个字怎么写的吗?”小男孩摇摇头:“不知道。”男人耐心的继续说:“翅,一只羽毛,鸟儿或者蝴蝶有了羽毛才能飞起是不是?”
刚上一年级的小男孩似懂非懂,男人还想继续讲下去,远处传来一阵哭声,他连忙牵着人往哭声的方向走。桃花树太多,他们的课外活动都在这里进行,他熟悉的绕过桃花树走到那声音面前,小女孩走路摔倒在地上,周围没有人,还好他赶过来,他把人抱起来拍拍身上的泥土,小女孩还在哭着,看到是他哭声才变小,口齿不清的叫着苏老师。
“摔哪里了,痛不痛?”男人温和的问,小女孩抽泣着,努力从袖子里掏出手指,小胖手指着膝盖,满眼含泪的看着男人:“痛。”男人抱着人往人多的地方走,身后还跟着刚才的小男孩。他把人报到一个女老师身边,告诉她小女孩摔倒了,让她检查一下身上有没有摔到。女老师友善的抱着她往自己的办公室走,小女孩伸手擦擦眼睛,还是忍不住的抽泣着。
苏逾卿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去寻找其他的学生。小男孩始终跟在他身旁,他腿长,跨步大,小男孩就跑起来。四十分钟的课外实践看结束,所有的学生都排在一起,等他赶到的时候,学生们整齐的站在哪里,已经在等他了。
回到教室,水泥墙刷的干净的房间里,摆着几排课桌,学生们擡起头认真的听着老师讲课,站在门口的班主任满意的笑笑。“苏老师,你们班学生一直让我最放心。”女校长推着眼镜框看了一眼苏逾卿,往年他们班听话懂事爱学,今年也不例外。
苏逾卿看着班里的学生,这些从偏远地区赶来读书的学生,他们没有好看的衣服,也没有一日三餐的饱饭,朴实的脸上写满了对知识的渴望,这座镇上最好的学校收纳了他们,他们才可以坐在里面,不用风吹日晒的学习。
桃花镇在五年前遭遇一场自然灾害,洪水爆发后淹没了整个小镇,一时间民众惶恐、被迫流离失所。漫山遍野的桃花树淹没在洪水中。洪水无情,夺走很多人的生命,也毁了所有的房屋。这个时候镇上来了一位男教师,所有人都以为他是国家派来援救他们的人,后来才知道是他自己要来的。苏逾卿和所有的老师们一起,重新修建了这座学校,第二年开春后开始大力宣传,招来一部分学生。
洪水淹没后的桃花镇,一贫如洗,当地政府给他们物质,帮助他们重建家园,可是他们忘记了,这里的孩子还需要读书。王校长是当年出力最大的,她为这些孩子们能读上书,跑去教育局堵人,才有了现在的学校。
不负众望,这里有大山的孩子,他们在这里读到很多书,考上外面的大学,走出大山,走出小镇。
苏逾卿便留在了这里。
泥泞的小路在下过雨后很滑,行人艰难的走在上面,路边没有路灯,他们只好打着手电筒往里面走。这是学校为教师们安排的宿舍,尽管偏僻,里面装修的很好。苏逾卿赶到自己宿舍里已经九点了,他简单吃了点东西坐在床边看教案。今晚月亮弯弯的,旁边还有星星作伴。
第二天一早,教师铃声响起,同学们坐回自己的座位,苏老师拿着书走进教室。“同学们早。”所有学生起立:“苏老师早。”苏逾卿推了推眼睛,翻开昨晚备好的教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书写。
这里的工具还是很落后的,只有课本和外面的一样,粗糙的粉笔,简陋的黑板,下面是渴望的安静,是能让他们继续讲下去的信念。
夏季炎热,头顶老旧的风扇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叶片艰难的旋转着,早已不起什么作用。苏逾卿在两个月前就跟校长反应过这个问题,只是维修师傅一直没有上门,同学们热的有些躁动,下了课他就匆匆离开了学校。
镇上卖家电的不错,空调还没有家家户户都安装,只有门口摆着吊扇,他蹲下来拿起吊扇,和教室里的差不多,便询问商家能不能上门安装。“是苏老师啊,给孩子们装风扇啊,完全可以的,您什么时候需要我让我家那个去装。”老板娘摇着蒲扇边走过来边说。“那谢谢了,这两天天气热,麻烦你们辛苦一趟了。”苏逾卿客气的说。
“麻烦啥啊,您先回学校吧,他回来我就让他去。”老板娘笑呵呵的说。苏逾卿就放心了,交了钱离开。